回覆列表
  • 1 # 科技數碼隨時答

    而榮耀手機不同的是,拍照方面沒有最佳化,而且設計方面不算是那麼用心,而且功能性方面只是一般,而且在螢幕方面華為高階系列,LCD螢幕JDI,夏普和LG,AMOLED螢幕現在還是三星的和京東方。

    雖然兩者的資源是共享的,但是榮耀沒有共享完,只是一部分而已,再加上走的是價效比路線,所以我們每次看到榮耀雖然搭載的是麒麟旗艦處理器,但是價格更低,用料也很一般,第一個是成本,第二個就是為了讓華為高階系列好好的成長。

    華為分離榮耀的目的:在我們看來有三個目的。

    第一個就要談談,華為為什麼要分離榮耀,那就是看到了小米模式的成功,所以想模仿,其實最初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如果沒有小米的話,國內確實不知道有網際網路模式的存在,畢竟那個時候,華為榮耀,OV魅族線上下的店鋪還是很多的。

    第二個就是分離榮耀之後,其實兩者差異化可以更加的明顯,比如榮耀是做價效比手機,而華為慢慢的開始走向高階,這樣兩個品牌不用為了價格方面再去整天糾結,而且這樣客戶的認可度會越來越高,很多人是想選擇榮耀的時候,看到了華為手機的配置更好這也是一方面的影響。

    第三個就是獨立之後,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人們可以去選擇價效比更高的榮耀,也可以去選擇高階的華為,不僅僅可以增加銷量,而且抗風險的能力確實要更強。

    總結:如果說華為手機那個最值得選擇,那就是華為mate系列和華為P系列,接下來就是榮耀系列,因為榮耀手機雖然是獨立的,但是我們發現他的配置相比華為旗下的其他系列要更強,現在各個廠商都在實行雙品牌戰略,其實兩者可以做到互不影響,但是可以增加銷量,而且可以增加品牌的差異化,而且也可以增加抗風險的能力確實不錯。

    回答完畢

  • 2 # 極客談科技

    劃分兩個不同的系列,主要是市場細分的產物:

    華為手機主打高階和使用者體驗,對標的機型為蘋果、三星高階手機;

    榮耀手機主打價效比,對標的機型為小米。

    不同的定位,導致了兩個系列手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華為手機

    華為手機同三星一樣,使用雙旗艦策略:

    分別是主打商務功能的Mate系列,例如華為的Mate 20 Pro旗艦手機;

    主打外觀以及拍照功能的P系列,例如重新定義了影像的P30 Pro旗艦手機。

    華為最新的科技以及手機當中最優的零部件都會拿來給這兩個旗艦使用;

    雙旗艦手機吃喝完畢後,剩下的才是榮耀系列,也就只能喝點湯,用用麒麟處理器。

    榮耀手機

    作為以價效比為賣點的榮耀手機,更加看重效能,對於品質不會過於強調。

    拿5月21日即將在英國倫敦釋出的榮耀20為例:

    該款手機會搭配華為最強的麒麟980處理器;

    後置同華為P30 Pro一樣使用四攝,具有不錯的拍攝體驗。

    咋一看,該款手機和華為P30 Pro配置基本相同,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價格差異呢?

    關注細節的使用者就會發現,榮耀系列拍照是從來沒有使用徠卡認證的手機;

    也就是說即便硬體配置相同,軟體演算法卻要落後很多。

    榮耀與華為手機最大的差距,就是在一些你我輕易不會察覺的細節上縮減成本;

    然而並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榮耀系列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

    華為或榮耀,這兩個系列的手機,您會選擇品質還是價效比呢?

  • 3 # PM宋先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手機群雄爭霸的日子快要結束了,目前中國市場的賽道上基本上只留下了OPPO、VIVO、蘋果、華為、小米的身影,其它廠商基本上淪為了小眾品牌當中。那麼今天我們聊一聊華為和它的榮耀。

    華為的尷尬品牌定位假如可口可樂的所有工廠在一夜之間被大火全部燒燬,但它能一夜之間起死回生——可口可樂Quattroporte 羅伯特伍德魯夫

    2010年,中國科技企業正在蓄勢待發,準備搶佔4G到來之前移動網際網路最大的入口——智慧手機。此時市場主要分為諾基亞、黑莓、摩托羅拉老牌廠商與蘋果、三星、HTC這樣的新興陣營。

    當時作為“中華酷聯”之一中的華為,論做手機還真是一點經驗都沒有(主要是運營和營銷方面)。但是論通訊技術領域技術解決服務商,華為已經是歐洲前五,與諾基亞、愛立信、阿朗、中興並其。所以基於對2C業務的不熟練,中興與華為都選擇了與運營商合作推出簽約機的形式售賣。

    不過大家後來都知道,在2010年之後的一段時間,華為手機成為了“充話費送的手機、成為,7080後給爸爸媽媽使用的手機”,這一品牌定位讓華為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眼看著智慧手機這塊肥肉,一方面自己的手機卻只能在營業廳的櫃檯放著吃灰。

    所以華為在品牌定位上的偏差,使得產品無法得到更好的傳播,同時消費者也不會得到需求上的滿足。此時的華為必須開始著手找到自己的方向,於是榮耀這個新品牌的誕生和包裝被提上了日程。

    千元機之戰的轉折點

    實際上很少有人知道,當小米2011年釋出M1的時候,華為也在歐美市場釋出了一塊配置相似,並且還帶有華為雲服務的手機:華為u8860。至少從技術上來講,華為在當時已經可以做出零消費者滿意的手機了。U8860被視為榮耀的前身,一場中國產廠商之間長達8年的戰爭拉開了帷幕。

    2013年,華為分別在ESC和MWC大會上釋出了初代P系列:Ascend P2(同年又釋出了第二代P6,不得不說華為當時取名字還是很不按套路的)以及初代Mate系列:Ascend Mate。P6纖薄的機身、沉穩大氣的設計,特別是雙面玻璃以及全金屬中框的使用,讓華為一掃過去“老人機”的印象,轉身一遍成為了“商務、白領、成熟”的代名詞。

    然而勢不可擋的小米在2013年祭出了一記重拳“紅米手機”,直接將智慧手機的門檻拉到了1000元以內,目標直指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當時的小米奉行“硬體”“網際網路”“新零售”的三駕馬車,雷軍稱為“小米模式”。

    於是基於小米這樣的模式,中興推出了子品牌努比亞系列,華為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榮耀系列,目的就是劍指小米,要與小米搶佔3000元以下機器的份額市場,並且完全拋棄之前中興華為給人的固有印象。

    榮耀的剋制與邊界

    無論紅米、努比亞、魅藍、榮耀,目標都是中青年群體,都是定位中低端手機市場。而小米等選擇了更激進的技術,而榮耀選擇了更加實用的體驗:續航、訊號、品質。2013年推出榮耀3C與3X開始,到2014年推出暢玩系列,再到後面的V系列與Magic系列,榮耀的每一部機器都劍指小米、魅族、一加等中國產廠商,特別是榮耀與小米之間長達5年的口水戰。正是因為有了榮耀的加入,使得小米異常頭疼,中端機無法將價格提上去,紅米徹底淪為了跑量不爭氣的“刷單”產品。

    同時與小米自建電商平臺不同,榮耀雖然有一大半也是透過線上渠道銷售,但是每一次都是借力打力,自從2014年開始,榮耀每一款手機至少都會在6家主要電商平臺同時首發銷售,同時還與各個廠商推出聯名活動,積極造勢,拓展渠道。打出“勇敢做自己”的口號,獲得了大量年輕群體的認同。2014年,榮耀系列透過專注質量、擴充套件渠道、營銷合作的的方式,營收增長20倍,全年營收24個億;2017年前三個季度,榮耀總出貨量超過小米。

    榮耀的成功,在於它保持著剋制與行業的邊界,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從來不親自去做,學會借力打力。比如說電商和市場;同時榮耀的目標清晰,不求跑量只求精品,2015年到2016年兩年,小米為了穩住出貨量第一名的份額,不惜在24個月內釋出了7款1000元以下的機器,保了量,但也成功將小米均價從152美元下拉至141美元,而榮耀則由176美元飆升至213美元。目前已經成功站穩2000-3000元檔龍頭位置。

    榮耀不是產品而是戰略

    可以說,從誕生之初起,榮耀就註定不是所謂的產品追求,只是商業鬥爭中的一枚棋子,一款武器。是華為為了衝擊高階市場而對對手進行打擊的重要戰略。

    從品牌定位來看,榮耀成功將華為手機打入年輕人群體,並且榮耀品牌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第一臺手機,首先佔領年輕使用者的心智。

    從營銷資料來講,榮耀如今作為獨立品牌,緊隨小米身後,排名中國市場第六名,撐起了華為移動業務營收的一片天。從產品定位來講,榮耀產品系列劍指小米等中國產廠商,目的在於搞亂,搞黃廠商的既定計劃,你定價1999,我定價1998;你定價2998,我定價2899。使得其它廠商無法專注於高階市場的開發,同時也讓低端市場無法成為跑量刷單的工具。

    如今手機大局幾本已經定型,蘋果、三星、華為佔據高階市場,其它品牌方分割中低端市場。也正是有了榮耀的幫助,華為才有時間和機會去衝擊高階市場,最後留下昔日的對手跟榮耀競爭。是的,現在華為的釋出會已經懶得提小米了。

    所以現在放手讓榮耀獨自去應戰,豈不美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人的作文,要有心理、動作、神態、語言、外貌描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