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呆如木雞 【注音】dāi rú mù jī 【解釋】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翻譯】紀渻(sheng)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莊子認為,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鬥,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 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雞”,這是鬥雞追求的境界。不是驕氣,不是盛氣,最終是一分呆氣。(黃明堅) 要是形容一個人有些呆頭呆腦、痴傻發愣的樣子,人們往往會用“呆若木雞”這個貶義詞。然而,“呆若木雞”最初的含義和現在的用法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一個褒義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故 事講的是:因為周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就專門為周宣王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是否訓練好了,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 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10天,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 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他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莊子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現出來的也許是愚鈍,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來卻有些笨 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別人誤解為膽怯。但是,如果真正處於非常境況時,這些人往往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莊子透過這則寓言,也許是在闡明“相反的兩 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辯證思維。 【示例】那幾個軍人和財主,一個個~。 --魯彥周《廖仲愷》第六章八五 【同義詞】呆如木雞、呆似木雞
【詞目】呆如木雞 【注音】dāi rú mù jī 【解釋】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翻譯】紀渻(sheng)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莊子認為,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鬥,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 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雞”,這是鬥雞追求的境界。不是驕氣,不是盛氣,最終是一分呆氣。(黃明堅) 要是形容一個人有些呆頭呆腦、痴傻發愣的樣子,人們往往會用“呆若木雞”這個貶義詞。然而,“呆若木雞”最初的含義和現在的用法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一個褒義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故 事講的是:因為周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就專門為周宣王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是否訓練好了,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 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10天,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 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他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莊子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現出來的也許是愚鈍,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來卻有些笨 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別人誤解為膽怯。但是,如果真正處於非常境況時,這些人往往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莊子透過這則寓言,也許是在闡明“相反的兩 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辯證思維。 【示例】那幾個軍人和財主,一個個~。 --魯彥周《廖仲愷》第六章八五 【同義詞】呆如木雞、呆似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