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其自然染

    2歲以前的孩子不讓他(她)看手機螢幕,除非是通話或者和家長視訊,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是通過手機進行學習,可以看1-2小時的手機,但是存娛樂的節目避免在手機上看,上小學的孩子,可以通過手機學習基本的網際網路技能或者學習和娛樂,但時間應該控制在2個小時,而且每30分鐘中間要休息10分鐘。

    不讓孩子在手機裡面玩遊戲或看遊戲攻略,把孩子的業餘時間安排在現實世界,比如,週末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遊樂園、農業園等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再聯絡幾個小夥伴一起遊玩,這樣就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現實交往中;平時寫完作業之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帶孩子看書。如果一定要用手機,就一定和孩子一起看,看看他(她)在看什麼內容,不包括已經有獨立意識的小學生的電子日記等隱私內容,進而引導孩子如何運用這些網際網路上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要嚴格禁止不適合未成年人看的內容。另外,臨睡覺之前的半個小時內,絕對不能讓孩子看手機,不利於身體的發育。家長在孩子學習、玩耍、吃飯等狀態下,不要玩手機,孩子會潛移默化的學習家長的舉止行為,家長要制定不能玩手機的規定以及設定不能玩手機的場所,比如,晚上8點半之後,全家手機關閉,在廚房和臥室禁止玩手機等。這些規定製定之後,要帶頭執行,不僅對孩子要嚴格,也要對大人們嚴加要求。家長帶孩子見朋友或者忙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拿手機讓孩子玩,可以找華容道、流行的校園小說、有趣的玩具等給孩子玩。經常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一起到家裡玩,或者到花園盪鞦韆、玩輪滑,或者大家一起到書店選購圖書,或者大家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樂趣。

  • 2 # 西部漁歌

    理解和接納:1 可以跟孩子交流感情,滿足孩子的傾訴欲,讓孩子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對不太了解的又無傷大雅的事物,家長不妨保持寬容和接納的態度,這會讓孩子產生被理解、被尊重之感,拆除了兩代人之間的圍牆,你的建議和規矩孩子更易接受。

    2、共同制定規則: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機的需求,但因為他這個階段學習是不能放鬆的,所以對於玩手機的時間和限制,一家人一起制定一個共同遵守的規則,注意,規則不是單方面限制孩子的,而是需要全家共同遵守。

    3、孩子使用手機的規則可以包括:手機的作用是,跟家人保持聯絡,所以,上課必須關機,晚上10點之後必須關機。在家可以用手機聽歌玩遊戲,但有時間限制,在遊戲時間,家人一起分享好音樂好遊戲,而在作業時間,手機絕對不能再用。

    4、指引孩子有“路”可走:要引導孩子走上一條可行之路,能讓他們把心願投之於實踐、付之於行動,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才能更有方向感,才不會再沉迷於虛幻。

    5 孩子沉迷手機甚至不能自拔,一直以來都被高度重視,但這一難題始終沒有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手機主要是防止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過度打遊戲、瀏覽不良網站、給網紅打賞,以及訪問零售商等。對此,各種辦法和高招都用過,但效果都不理想,如去年國家網信辦起草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送審稿)》,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0到8點打網遊。

    該條例還要求公共上網場所應安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智慧終端裝置在出廠時或銷售前,應當安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或者為安裝保護軟體提供便利並進行顯著提示。在很多人看來,智慧手機目前已成為“精神鴉片”,有些內容很不適合於未成年人,部分內容甚至要禁止未成年人接觸。遺憾的是,孩子們沉迷於手機的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而浙江大學的這個團隊與國外大學合作研發出的新軟體,就可以分辨出使用者是成人還是小孩,以阻止未成年人瀏覽不良網站,或控制其使用。雖然這項技術的“演算法仍有改進空間,區分青少年手勢是難點”,但如果最終推出,就可以部分地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於手機的問題。孩子的自制力差,容易沉迷手機,用科技創新的辦法使其不能採接觸到有害資訊,這對未成年人來說無疑是福音。

    然而,防止孩子沉迷手機不能僅靠科技手段,科技再神奇,最終還是要由人來操作。就是說,孩子手機不離手,甚至整天沉迷於其中,並非是科技手段不先進,阻止不成功,未成年人的監護者才應該負主要責任。記者採訪徐文淵教授時,他的一句話耐人尋味:“我有一些同事不想管小孩了,就給小孩一部手機,小孩子會拿來玩遊戲,也會做一些不當操作。有時候群裡會突然有人道歉,說之前的資訊不是他發的,是兒子發的。”

    徐文淵教授是大學老師,而他的同事即便不是教師,起碼也是教輔人員或“教育工作者”吧?而他的這些同事“不想管小孩了,就給小孩一部手機”這句話聽起來令人費解,也找到了孩子們沉迷手機的一個主因,即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對未成年人在生活和學習上的監管,主要是靠家長(在校時學校負責)。遺憾的是,有不少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縱容孩子,就是玩手機上也持放縱態度。

    其實,孩子們沉迷手機,主要就是家長監管不嚴所導致。試問,自己的孩子在沉迷手機的時候,難道家長看不見?而要是像徐文淵教授的一些同事們那樣為了“省事”竟主動給孩子手機玩,未成年人別說沉迷於手機,就是過度打遊戲、接觸網上零售商店,瀏覽不健康網站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從小學開始就如此,那麼到了中學甚至大學,習慣已經養成,孩子們沉迷手機不能自拔還值得奇怪嗎?

    可見,僅靠科技手段防止未成年人過度玩手機不可能完全奏效,況且,也不可能制止所有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就是單指望法律來約束都不可能奏效,因為涉及如何執法。良好習慣的養成,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義務教育法》也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對此,放任孩子玩手機的家長當自省。

  • 3 # 紅楓亭裡賞紅楓

    關於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父母應該嚴於律己,樹立榜樣。

    古人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作用。要想孩子不沉迷於手機,父母應該嚴格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數量,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試想:一個屢次在孩子面前邊玩著手機,邊對孩子說千萬別玩手機哈,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努力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擁有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並且將時間與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的時候,對手機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家長有責任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各種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尤其要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可以和同齡人良性互動的團體活動,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我有一位作協的朋友,在孩子出生後,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從最開始的識圖卡片,到簡易的圖畫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如此長此以往,孩子不但未對手機產生興趣,連電視也很少看。

    三、多關心陪伴孩子。孩子在感到孤單的時候更容易找其他方式慰藉,如玩手機或者其他,父母應該更多的關心陪伴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這樣孩子也更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指導,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四、向孩子說明危害。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想要完全遮蔽手機幾乎是不可能的。筆者由於職業的關係,常常看到3-4歲的孩子拿著父母的手機進行掃碼支付。要改變沉迷手機的現狀,必須讓孩子認識到經常玩手機的危害,併產生想要改變的願望,這是戒除任何成癮行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條件。

    五、父母必須給孩子制定玩手機的規則。也可以實現積分獎勵制。那方面做得好可以玩,否則不行。若孩子遵守了,就表揚一下。如果孩子沒有遵守,也不要打罵,而是直接把手機從孩子手中拿過來,或適當處罰。

  • 4 # 沐沐洋LIFE

    要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首先得弄明白孩子為什麼迷戀手機。

    現在經常看到兩三歲的寶寶一哭鬧,家長就拿手機哄孩子,更多的是模仿大人,幾次以後發現手機真的很有意思,就離不開了。

    很多學齡期的孩子在學習中、生活中處處碰壁,缺少成就感,而手機遊戲卻能讓他們過五關斬六將,讓他們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這種被認可,也許就是他們沉迷於手機的原因,這也說明了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

    如何讓孩子減少對手機的迷戀呢?

    1、年幼的孩子要多陪伴,帶孩子多去戶外玩。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少玩或不完手機,陪他們玩,陪他們閱讀,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好的玩具。

    2、學齡時期的孩子要多溝通、多聆聽,走進孩子的心裡,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懂他、愛他、支援他,幫助他一起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孩子就會向你敞開心扉,不用再時時刻刻面對那冷冰冰的手機了。

  • 5 # 桃夭說育兒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最主要的責任是在父母身上,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主要說來有以下幾點:

    1 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

    孩子沉迷手機,可能是他感覺無聊,沒有其他活動來消遣時光。當他對你說想玩手機的時候,你可以帶他去大自然走走,陪他做做遊戲,轉移注意力,當他感覺這些比手機有意思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再沉迷手機了。

    另一方面說來,父母對孩子也不夠關心,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打擾自己,總是丟一個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玩,手機遊戲當然是有趣的,成人都會沒有自控力,更何況孩子,長此以往孩子怎麼不沉迷?

    經常抽時間陪孩子去大自然走走,和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和孩子一起讀一本好書,給他講一個故事,讓孩子知道,父母有多重視他,而不是用一個手機打發他。

    如果孩子有健康的愛好,就儘量去培養,他們會覺得這比手機有意義多了。

    2 父母應該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都整日與手機為伍,那麼想要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是不現實的。

    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機,父母就應該做好榜樣,自己先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有一個朋友,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晚上八點之後,兩夫妻就關掉手機了,專心陪孩子玩耍,讀書寫字,對於電子產品,也嚴格控制,每天只允許孩子看十分鐘的動畫片,不許玩手機,孩子自然沒有什麼手機癮。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什麼樣的,說明父母就是怎麼樣的。

    3 真正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弄清楚他們到底為什麼沉迷手機。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裡講過一個事情:十歲的女孩開始學習很好,可後來卻沉迷於網路了,網癮越來越大,到後來甚至整日逃學去網咖,經過心理醫生分析,原來孩子是因為心中極度缺乏安全感,擔心父母不愛自己,所以才將網路當作心中的安全島,把自己的精神寄託在上面,如果沒有網路作為寄託,孩子的心理狀況更為堪憂。

    所以要搞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麼沉迷手機,而不是一味打壓。

    對於孩子玩手機,一昧的堵是愚蠢的做法,父母要善於引導,現在的社會是資訊化的,網路無孔不入,沒有網路的社會是閉塞的,所以想要隔絕網路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在平時的手機應用中,家長要注意資訊的篩選,手機的把控,只要應用得當,這也會是件好事。

  • 6 # 懶媽玩家

    這個問題說說簡單,實際好複雜。

    不說小學或者初高中階段沉迷手機,即使孩子一直都很好,到了大學開始沉迷,那還一樣是洪水猛獸,危害可能更大。

    那麼多網遊,網貸的慘痛經歷足夠讓我們警醒。

    這個事情要早預防。大體來說,我大致從兩個方向來佈置的:

    轉移注意

    1.從小注重閱讀。大量的閱讀,不但是為今後的語文學習打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文字方面的門檻。

    經典文學作品會抬高孩子的審美標準,直接的好處,就是一大批網文無法入眼。(我自己的感受哈,有些描寫和比喻看了尷尬)

    ◆ 眼睛和耳朵都用上,看書累了聽故事,注意保護視力和聽力

    2.動物,宇宙這些題材,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看紀錄片。

    優秀的動畫片,電影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3.通過運動和戶外活動,拓寬孩子的視野。

    注重孩子培養興趣,結交“崇拜物件”

    堵不如疏

    一味地禁止,我感覺不太合適。

    反觀我們自己,如果在童年,沒有魂鬥羅超級瑪麗,沒有下河抓魚蝦,那就太遺憾了。TVB那些劇少追點就好了,有那麼多時間,讓我看金庸全套多好啊。

    手機上,有些東西現在不玩,大了也不覺得好玩了,回想會遺憾,那就讓孩子玩,注意一個度,不沉迷;如果現在拖著,大了就不惦記了,只覺慶幸(我主觀上替孩子判斷了),那就控制不玩。

    具體來說,我跟孩子都玩遊戲。但是一直帶著玩益智類(即傻瓜類)的遊戲,玩玩隨時就能放下,不會一關又一關,連綿不斷,老是惦記。

    但是我控制孩子看漫畫,手機上的漫畫太多太濫,內容圖片很多都從暴力色情等方向進行刺激。我是計劃拖到孩子讀大學,平時買經典漫畫書滿足孩子的需求。

    我是懶媽,養娃專想巧辦法。

  • 7 # 一場遊戲一場夢71307563

    1.從小注重閱讀。大量的閱讀,不但是為今後的語文學習打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文字方面的門檻。

    經典文學作品會抬高孩子的審美標準,直接的好處,就是一大批網文無法入眼。(我自己的感受哈,有些描寫和比喻看了尷尬)

    ◆ 眼睛和耳朵都用上,看書累了聽故事,注意保護視力和聽力

    2.動物,宇宙這些題材,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看紀錄片。

    優秀的動畫片,電影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3.通過運動和戶外活動,拓寬孩子的視野。

    注重孩子培養興趣,結交“崇拜物件”

  • 8 # Mirily

    手機與電腦,是禁止還是正常使用,一直是個世紀大難題。一方面孩子沒有手機,父母在考慮要不要給他買;一方面孩子正在使用中,父母又想方設法限制。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核心問題都是想要防止孩子過早沉迷網路與遊戲,以免影響學習成績,或受到不良資訊入侵,使孩子誤入歧途。

    可是,一味的禁止並不可取,一味的縱容也不是好方法。所以,筍乾老師根據孩子年齡的特性,制定了一份清單教你如何管理孩子使用手機,供各位家長參考。

    使用手機的管理清單

    01.針對14歲以下,遵循的首要原則是能不讓孩子玩,就儘量不讓他玩。因為小學和初中階段是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保護眼睛視力的階段,這個時期父母不宜過早給孩子單獨買手機。

    02.在孩子沒有手機的情況下,借用父母手機時,你要強調:這是我的手機,我付錢買的,我只是借給你用來學習,而不是玩遊戲。並且是在手機密碼解鎖後在給孩子,不要把密碼告訴他,防止孩子偷用產生依賴心理。

    03.當孩子想要玩手機時,父母可選用轉移視線的方法。陪孩子玩遊戲、帶他去打球、周邊遊,以自然界為基準,提供孩子更多真實感官的體驗。只有真人互動,才能激發孩子的關鍵能力,如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識別他人意圖,學習發生衝突後如何處理等。

    04.建立時間規則:週一至週五開放時間在19:00-21:00,週末在18:00-21:00,6歲以下兒童最多使用1小時,6歲以上的孩子可每天使用2小時,單次螢幕時間限制在15-20分鐘。前提是已完成功課,並且時間到點需馬上關機交還給父母,保管至第二天使用時間再開機。這一規則不能妥協。

    05.針對考試、小升初、成績下降、生病、鬧情緒等關鍵期。父母可相對縮減使用電子裝置時間,依據事情嚴重性可取消使用時間。並向孩子明確:手機只能在你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使用,是給你的福利;然而你未能達到標準,我也有權撤銷。

    06.在家設立唯一可使用電子裝置區域是客廳,而房間、衛生間等區域,不允許使用,尤其是吃飯時不能看電視、手機、電腦。除了學校安排集體戶外活動,其他上學時間禁止帶手機去學校。

    07.既然規格已經定下,家長要恪守底線,不能因孩子哭鬧就此妥協,一定要按照原有計劃執行。要記住,小孩是沒有多少自制力的。同時,做家長的,不要放縱孩子去電子裝置中尋求滿足感。

    08.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使用手機最頻繁的兩項功能是人際交往功能和遊戲娛樂功能,這也是孩子的兩種社會及內心需求。所以,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與異性有純粹的友情,其次不以成績好壞劃分一個人品性的優劣,應適時邀請孩子的好朋友過來一起玩耍。

    09.對於15歲以上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早期父母應培養孩子如何有節制性的使用電子裝置。後續加以引導告訴孩子:網路並不僅僅用來娛樂,還有更多更好的功能,可以幫助他普及一些網路知識,學習計算機的操作,以及一些學習軟體的應用。

    10.家中有電腦,家長需時刻關注孩子對電腦的使用情況。筍乾老師建議,家長在電腦裡安裝像格雷盒子一類的綠色上網軟體,可以記錄孩子上網的軌跡,可設定電腦的聯網時間,約束孩子上網的行為。通過這型別軟體的使用,可以讓家長對孩子實施更為有效的管制。

    11.利用手機引導孩子學習,父母最好開放出手機首頁桌面,劃分為學習軟體應用區,下載一些如英語詞典類,可以聽、背誦、做題的學習軟體,每天讓孩子花5-10分鐘進行學習。網路答題的好處是系統會自動判斷對錯,第一時間加深孩子記憶。

    12.若孩子非要玩電子裝置,最好由父母陪同,幫孩子弄明白哪些東西對他有幫助,學習網路文明用語。提高孩子認知度,區分什麼是不良資訊和網站,拒絕黃賭毒。當然,這種潛意識戒備不能抵抗網路對孩子的誘惑,但至少能幫助孩子內心建立“防火牆”。

    13.作為家長,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先要做好表率,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比如不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學習期間看電視調低音量或靜音,或回房玩電子裝置,不當孩子面玩。最忌諱的是一邊約束孩子,一邊自己卻在玩,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

    不管孩子現在有沒有手機,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

    不要總用百度尋找答案,唯有自己思考總結出來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不要將你的私人圖片或祕密告訴其他任何人,小心誘惑的陷阱,它會毀掉你的一輩子。

    音樂可以舒緩你的情緒,治癒你的心靈,但遇到事情千萬別憋著不講,我願意當你的傾訴物件。沒有必要把一切都紀錄下來(拍照),要用心體驗生活,這些經歷將會在你的記憶中永存。

    重要的事情最好當面講,常用社交軟體交流會顯得你不尊重他人。手機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長出來的東西,要學會拋開手機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一直在膨脹變大,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是不是也一直在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