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
2 # 科級雞
pc產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會和現在一樣在波動中發展下去甚至遠超現在的規模。
假如把pc狹義的定義為以intel、AMD為代表的x86平臺系統,那麼它可能會在未來的競爭中被其他系統所取代。但是它的範圍並不是那麼的狹隘,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通常指適合個人使用的通用計算機,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等。
手機在近幾年也有朝著PC發展的趨勢,手機和個人電腦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假如手機效能進化到足以完成大多數輕辦公運算的話,接上一個螢幕,它就相當於一臺強化了通訊功能的個人電腦,我覺得目前的效能與所要求的差距並不是不可逾越的。
就目前市場來講,PC主要用於辦公和個人娛樂,工作中用來處理文件,管理庫存,寫程式碼等等,休閒的時候可以看看影片,打打遊戲,這些功能其實都可以用其他專業的工具來替代,但是大多數人對他某一項功能的需求都還沒有達到買專用機器的程度。例如大多數玩電腦遊戲的人並不會專門買一臺遊戲機,儘管遊戲及的體驗更好,個人電腦在能滿足工作要求的情況下還可以玩遊戲就已經達到他們的要求。類似的情況還有手機,人們會用手機來打打遊戲,但大部分人並不會去專門買一個便攜遊戲機。大部分時間普通人需求並不是最好,而是夠用就行。
在最近的未來,人們需要的還是一種能滿足人們儘量多要求的通用計算機,而現階段最適合的還是pc。未來手機和pc可能會進化成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通用計算機,進而佔領巨量的市場。
早在 2010 年 1 月 27 日,就有一位思想者宣佈了 PC 的“消亡”。太平洋時間當天上午 10 點整,史蒂夫·喬布斯在舊金山釋出會上掏出了 iPad 。
然而作為一個“瀕危物種”,那時的“時間旅人”並未猜測到 PC 的進化和生存方式。不久前,技術專家們還確信:到 2020 年的時候,傳統個人計算機將會滅絕。
2019 款 MacBook Air(題圖 via ZDNet)
實際上,PC 已經“被死亡”了很多次,比如 Nicholas Carr 曾在 New Republic 上發文稱《PC 已於今日正式消亡》。
幾個月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Money)亦透過一份圖表宣告了“桌上型電腦的終結”。2013 年 4 月,《福布斯》表示“PC 的消亡並未被誇大”。
直到 2017 年,The Inquirer 才說了句“PC 未死,市場正在變得穩定”。對於一個在唱衰中堅挺了 10 年的市場,PC 的生命力還是相當頑強的。
站在 2020 年的角度去回顧十年前,可以發現市場競爭格局雖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並未朝著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去發展。
從趨勢來看,曾被寄予厚望的上網本,已因速度慢、外形醜等原因而被無情拋棄。消費者更願意花差不多的價錢,去購買一臺真正的 PC 。
此外,隨著移動裝置效能的日漸提升,大屏智慧機已經很好地肩負起了傳統 PC 的許多工。
同時,PC 製造商意識到,至少有兩類客戶,仍願意為 PC 支付一定的溢價 —— 即商用和遊戲玩家。有鑑於此,許多 OEM 廠商都在這兩部分加大了投資。
過去十年,臺式 PC 的變化並不大,但行動式 PC 市場卻迎來了極大的改變。
上圖展示了帶有大量擴充套件埠的 2020 款 Alienware 筆記本,但 2019 款 MacBook Air 已經相當輕薄。
在蘋果的帶動下,許多 OEM 廠商都在向 MacBook Air 的輕薄設計看齊,且光碟機、甚至有線乙太網埠,都已日漸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同時,觸屏和變形本已相當常見。但在 2010 年的時候,微軟推出的首款 Windows 7 觸屏 PC,還是很快被蘋果 iPad 平板電腦搶去了風頭。
此外,固態儲存(SSD),正在成為 PC 的一種標配。卡慢、費電、噪音大、不抗震的傳統機械硬碟(HDD),在價效比上也越來越沒有優勢。
同時,我們要感謝電池和節能技術的發展。2010 年的時候,5-6 個小時的續航,已經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但在 CPU、晶片組、系統軟體、電源管理策略的合理調配下,電池續航已可輕鬆翻倍。
為了精簡機身重量,筆記本的埠也變得越來越少。影片輸出、乙太網、資料傳輸、甚至供電埠,都可以被全功能的 USB Type-C 聯結器給取代。
(圖自:FCC)
最後來聊聊軟體與服務:近 10 年來,許多軟體都已經受到了各種雲的感召,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強大的功能和體驗上的便利。
其中比較知名的有 2011 年推出的 Office 365、以及 2014 年改名為 OneDrive 的 SkyDrive,不過那時的網際網路速度還不夠快。
現在,無線網路已經無處不在、且速度更快。基於 Web 的服務,正在系統性地消除人們對於盒裝軟體的最後依賴。
隨著 ARM 裝置和 5G 連線的普及,未來將變得更加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