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熱玳桃

    原生家庭就是基因加外在家庭封閉小環境。對幼兒和青少年影響最大,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不能脫離的原生態生存環境

  • 2 # 平一合金車模

    我理解的原生家庭是,造就習慣以及觀念的形成、對世界的認知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進入潛意識,也就是下意識的選擇,這些的形成都有原生家庭的環境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原生家庭中不知不覺學到的一些行為,由於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對事情的要求有著不同的規則,所以說,家庭的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 3 # Tracy囈語

    我記得明星范曉萱選擇紋身之際,對自己的母親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我會將身體的一邊留給你們,不去觸碰。而另一邊則由我自己主宰。”《孝經》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很少有人能夠像范曉萱那樣,對父母直言,衝破束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此文化氛圍中成長。這使我們懂得孝順父母、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也讓我們敬重祖輩,瞭解他們過去的艱辛,懷揣敬愛之心;但也加劇封鎖了我們的內心,在自我成長與孝順之間,本可並駕齊驅,卻往往“舍我求孝”。

    在想到這些內容時,內心是焦灼的、是不堪的、甚至是厭惡自己的。孝順本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為何會心生抗拒?深知自己內心依然是愛著父母,但又為何會有這種想法?直到我看了這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護自己的性格缺陷》的書,才開始明白自己真實的想法,才敢去面對內心真正的情感。

    作者蘇珊. 福沃德,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作家和演說家,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訪談節目中,解答受眾問題。著有《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情感勒索》等暢銷書籍,本書《原生家庭》更是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之位。蘇珊. 福沃德在美國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治療中心,幫助飽受性虐待苦痛的人正確認識自我。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有毒父母”的行為,投射到自己身上,找到了那麼多的相似點,明白了好多自己承受的,本不應該自己去忍受;更為重要的是,讓我明白想要從父母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需要什麼樣的方式,誰不想真正快來呢。

    蘇珊. 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提到,“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商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這個體系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現在想來,生活上的我們常常就是這樣被一步一步影響的。生活中的我們在被教導時,往往會聽到“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孩子就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這個年齡段你就應該,不然有你後悔的”這類的說辭。倘若去爭論誰這樣說,長輩也只會給出“大家都是這樣活過來的”的理由含糊過去。對他們來說,也只是按照既定成文抑或隱性預設的觀念、規則在生活。一旦子女的做法有悖於家庭的平衡,便會出現孝順與否的說辭施壓於子女,並且子女內心服從的壓力都會大於自我追求的需要,久而久之,便造成深遠影響。對我們自己來說,卻沒人問我們自己想要的喜歡的是什麼。

    在父母眼中,他們做的所有行為都是對的,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則需接受所有,因為都是“為你好”、“不會害你”,而子女自己真正的需求往往被標籤為“不懂事”、“沒必要”、“會後悔”。他們認為,子女永遠都只是孩子,哪怕已經長大成人,那也還是長大之後的孩子。幼時的我們需要父母的輔助和引導,但當子女長大成人之後,父母還是會干涉子女的日常生活,小到今天吃什麼、錢夠不夠,大到買房娶妻,事無鉅細。父母不會去想我們能不能接受,只會考慮自己應不應該這樣做,並且常常伴隨著威脅、恐嚇和羞辱。“如果你不…那我就不再認你這個兒子”、“如果你不…那我將不會再給你一分錢”。讓我們覺得只要不按照父母的要求來做,我們就會被唾棄,背上不懂事的稱號。就算不會直接說,也會透過旁人,三姑六婆的口中,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承受心理上的折磨,迎合父母的做法。

    我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喜歡畫畫,當時也有老師教我們國畫、書法,現在想來這是自己的第一個興趣愛好。媽媽一開始先是跟我說,選擇了就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我信心滿滿地答應著。我媽估摸著我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己就偃旗息鼓了,但沒想到,我竟然從不喊累、也不抱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上國畫書法課。我媽沒轍,便讓我舅舅出馬,從旁告訴我學這些需要多少錢,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那時的我聽到這些懵懵懂懂,捨不得不去學,但每次去學的時候心裡又感覺好愧疚。再之後,自己生了一場病,高燒了好幾天,雖然心裡想去國畫課,但身體實在支撐不了,我媽就趁此機會斷了我的課,跟老師說我以後都不去了。等我病好了,準備再去的時候,我媽告訴我老師已經不教學了,已經搬離了原先的地方,不在這邊了。就這樣,我的書法課就這麼沒了。

    長大之後,我跟媽媽有談到書法課的事情,我媽說能夠看到我的熱情,但家裡條件確實不允許,所以只能狠心地斷了我的愛好,而我聽到這些也無法去說什麼,畢竟成人之後的自己也開始明白父母的苦衷,但卻不能否認這件事對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有所影響。

    曾經跟父母在聊天的時候,開玩笑地提到,自己也算是在棍棒下長大的孩子了。父母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每個人成長都會經歷的過程,還告訴我,他們其實也很心疼,但相比心疼,孩子的正確成長才是更重要的。在他們眼中,暴力只是一種手段,一種發洩內心憤怒、不安、難過等各類情緒和解決問題的手段。當子女頂嘴時,父母會覺得權威被挑戰,進而選擇毆打來告知子女自己的過錯。更有甚,子女常常感覺上一秒的父母都還和顏悅色,為何下一秒會暴怒毆打自己。有的父母事後雖會跟孩子解釋,希望得到孩子的諒解,但尋找的理由往往是自己太累了、抑或是為了孩子自身好。承認行為,但卻會將行為背後的原因歸咎於他人,彰顯自己的不得已。我們從小就有聽過“不打不成材”這句話,他們也都踐行著這一理論。在父母心裡,打你才是愛你;打你是因為不聽話做錯事;懂事乖巧就不會打你;打你也是為了讓你更加堅強。

    聽起來好像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只是當我問到,為什麼非要採取這種暴力的方式時,他們卻緘口不語了。他們才不會探究我們是否能夠接受暴打這種管理方式,一味認為打過之後不再犯就懂事了,如果還繼續犯就繼續打,子女的逆反心理越嚴重,就越要打。更不會去了解,被毆打過的子女都比較厭惡自己,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導致父母不斷對自己施暴;分不清虐待和關愛,成年之後的子女會將對父母的憤怒轉嫁給他人,即有可能成為新一輪的施暴者。

    直到後來與媽媽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媽媽說道,“說過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了。不管自己有多不喜歡,也不應該當著舅舅的面說。”才明白與人溝通時謹言慎行,切勿出錯,傷到別人。話語雖不如暴打,不會出現明顯的外傷,但依然可以是猶如鋒利的刀子。越狠的話,刺痛內心的傷口也越深。本來手機這件事自己並沒有什麼錯,但就是因為幾句吐槽,讓長輩心生怨念。

    將心比心,反之亦然。孩子眼中的父母是絕對權威的,也是絕對有說服力的。父母口中的一句玩笑話,卻會紮根在孩子的內心,造成影響。直接語言攻擊,用惡毒的語言來貶低孩子,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間接的言語攻擊,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也會帶來不可計算的傷痛。只是大多數父母不自知的,自以為用幽默的方式,但卻重傷了孩子的心。畢竟還是小孩的我們,是分不清是事實還是玩笑的。而且噹噹子女表達受傷的心情時,父母常常會以開玩笑的藉口為自己開脫;會以為你好、讓你變得更優秀的理由為行為合理化,進而子女還會自我責怪,以為誤會父母的用意,承受不應該出現的難受。

    一次在與朋友聊天時,戲謔自己今年經歷了偶像劇般的劇情。雖是玩笑話語,但自己卻知有多傷。畢竟談戀愛被親人反對且以利益為誘惑的劇情自以為只是發生的偶像劇裡,殊不知,竟也出現在了自己身上。什麼惡毒的話、都是過激的行為,在“為你好”的大旗下,都顯得那麼有理有據。曾以為這一切真是自己的問題,但在自己看了《原生家庭》這本書之後,才明白“真正疼愛子女的父母是不會無情地傷害孩子的自尊,踐踏他們的自我價值感的”,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為人做事的,是不會顧及到孩子真正的感受的。當自己冷靜下來將自己的情緒告知母親時,得到的也是“為你好”的措辭,並否認事實給我帶來的傷害,認為是我小題大做、不懂理解親人的舉措。若是過去,或許我就進入這個怪圈了,或許我就真以為親人都是沒有問題的,只有我自己,也只是我自己讓自己深陷種種不幸。但,現在的我明白了,這是父母教育的一種方式,只是在這種方式下,父母從不會顧及孩子的感受,只會將一切的錯誤歸到孩子的身上,不曾從自身去思考,更不曾想過所做言行會讓子女自我懷疑和否認,痛苦中還要不斷合理化父母的行為,為父母找藉口。

    我們想象中的家,是有母親的溫柔體貼關心,又有父親的嚴正威嚴關懷。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通常感受不了父母的愛意,甚至會去承擔本該父母所應做的事情。過早的成熟導致孩子沒有童年,沒有享受到童年應有的歡樂。父母的作為,不僅讓孩子失去了童年,更是去承擔成人的事情。面對父親的怒火,本應母親與之溝通,但母親卻袖手旁觀,逃避不前,轉而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去承擔溝通、安撫、呵護的角色,使得母親與孩子的角色互換,犧牲了孩子。

    自己有些時候會考慮很多,會瞻前顧後、會看人眼色,只是當我漸漸釐清自己這些年經歷的種種之後,才明白這一切行為都來源於自己。是自己,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去生活。當我明白父母對我做了什麼之後,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相處方式,以此來減少父母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當我們不斷審視自己、審視內心、終於找到事件的癥結時,會長吁一口氣會開心,原來這一切,錯不在自己。但冷靜之後,我們還是會焦慮:該如何跟父母溝通,該如何讓他們明白這些年自己的心路歷程;更會擔心,當一切都全盤托出後,若父母還是老樣子,那這段關係又將何去何從。我就像縮頭烏龜似的,不敢邁出一步,擔心這裡害怕那裡。小時候的自己也曾試著給母親寫信,在一次與母親的掙扎中,母親開始對我冷戰,不再跟我說話。哪怕自己主動跟母親對話,母親也不會搭理我,實在沒有辦法了,自己想到了寫信的方式。哪怕到了現在,自己依然記得那時寫好信的自己,一遍又一遍檢查信的內容、看看有沒有錯別字什麼的,忐忑不安地將信給了躺在床上看著電視的媽媽,看著她開啟信封開始讀信的時候,緊張萬分。雖然在當晚母親依然沒有與我說話,但第二天卻恢復如常,就像之前的事沒有發生一樣。

    現在回頭來看,雖然會埋怨母親的不作為,但也會佩服自己的行為,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自己也能摸索出一條緩解內心情緒的一個方法。或許,這本就是我們成長中要經歷的,只是每個人會遇到不同的形式。有的,在太多束縛中找不到了自己;而有的,還能夠突破一點,看到內心的自己。

    母親在照顧她的母親時,同我說到:“曾經一開始的時候,還想著轉變你外婆的想法,但現在發現太難了,我自己有時都轉變不了去理解你的思維,又怎麼可能讓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去轉變呢。所幸,就讓她這麼生活吧,只是我們做子女的多受著點。雖然我現在是比之前更明白你的想法,但也不是全都理解,畢竟代溝這次不是白白出現的。”

    我們都不能完全理解彼此,只能是努力著揣摩對方的心思。當我們漸漸長大,成家立業,我們卻是會更理解父母的行為,因為我們逐漸成為同父母一樣的人。但請心中留有一把尺,既然我們也是從孩提時代成長的人,我們就不應忘記過去的經歷,不忘記才會讓我們不會施加到自己的下一代。警醒,不是為了埋怨上一代,而是為了不讓下一代經歷。生而為人,都是憑藉自己的經歷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所以別卻揪著父母不放,與父母和解,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小時候的我是乖巧的,不敢做出離經叛道的事情,以至於長大之後稍微表達內心想法時,便會得到“長大了翅膀硬了”的迴應。在自己成長的大環境大背景下,尊老愛幼是必須要遵守的,體恤孝順父母更是無條件的。至今,哪怕是閱讀完《原生家庭》這本書,依然覺得孝順是無可厚非的。只是,自己也學會了直面內心,明白大部分的長輩都在用“孝”控制著孩子,自己便是被控制的一員。

    我依然會在母親的責罵中難過,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會在母親的遷怒中疑惑,認為是自己不得體;更會在母親的嘆息中傷心,是不是自己不夠孝順。好在,我會更在乎自己的想法;會更重視自己的人生;會更把握自己的選擇。我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活法也不止母親所說的一種。

    我們,還是應該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 4 # 牧藻

    有一個流行的概念,叫原生家庭,簡單的說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前半生,但還會對一個人的後半生造成影響。

    我們時常要面對分離,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有的人與原生家庭分離是從經濟獨立開始的,有的人與原生家庭分離是從選擇愛人結婚開始的,總之,每個人終有一天都要與原生家庭分離的。

    長大後,漸漸懂得自己要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離,漸漸懂得個性化獨立空間的意義,明白了“分離無比重要,要想擁有一個開闊的人生,必須去和原生家庭做分離”。

    與原生家庭分離,是為了新的開始,是“重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是在和原生家庭“分離”的那一刻開始的,從那一刻開始自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

  • 5 # 鯨看

    這個電影帶有了我過去生活過的那個地方的些許印記。我們家在六十年代隨著我媽媽的工廠離開上海來到貴州。無數個家庭就向無數個浮萍一樣無根無基地在異鄉漂流。

    from導演《青紅》的王小帥

    原生家庭這字眼,想必都不陌生。

    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驅動力,除先天的基因傳承,後天基本依靠原生家庭重塑。這種重塑也許是放任,也或許是抨擊。

    哪一種好?不得而知。

    然而典型的中國式家庭,作為你的監護人,往往以壓制的名義,讓你的思想和行為,服從他們。

    王小帥導演的電影,無一例外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掙扎。

    眾多王導電影中,如約而至是:長鏡頭和樸實無華的生活氛圍,一兩個經典人物,底層社會獨特視角,表達對社會的不公,對現狀不滿,掙扎束縛,卻沒想到還是逃脫不了殘酷的命運。

    或許這個反擊是微乎其微,但也是芸芸眾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

    今天介紹一篇電影,王小帥導演的《青紅》。

    《青紅》影片中,六十年代從上海來的知青父母,忍受不了貴州的貧窮與資訊閉塞,八十年代開始排除萬難,爭取帶著孩子回上海老家,給孩子更好的前途。

    而女主青紅卻不想去上海那個大都市。生於斯長於斯,無垠的大山和淳樸的村莊,年少的友誼灌滿成長的印記。19歲花樣年華,少女的情感舍不下的是初戀男孩小根,山溝裡愛情,不帶利益,僅有小根在白色柵欄邊每晚痴痴的等候。守候佳人未果時,在青紅學校抽屜裡放一雙精心挑選的紅色高跟鞋。

    少女的19歲,純真的像是一朵雪白的花苞,閉月羞澀卻又含苞待放。

    父親去上海的計劃指日可待,迫切希望孩子換個環境出人頭地。

    父親認為小根的情感是青紅的羈絆,不惜棒打鴛鴦,在小小村落裡, 日日跟著青紅上學放學,像看守犯人一樣,監督她的一舉一動。

    最終在回上海的前段時間,男孩忍不住思念,質問為何青紅要拋棄他,在衝動下發生性關係。

    影片結尾悲愴現實:青紅一家剛上回上海的車上,就傳來了小根被槍斃的惡訊。

    最讓人無法忘懷的是,青紅父親在昏暗的橘黃燈下,緊皺眉頭,抬頭紋就像是三根蜈蚣趴在額頭上耀武揚威,雙眼緊瞪,發出凌厲的目光,伴隨著喉結粗喘的上下湧動,嘴裡發出一句句的罵聲。像個犯人一樣看著孩子,把男孩送女孩的紅色高跟鞋視為噁心,把情竇初開的少女壓制在“我為你好”言語下。

    如果在一個女孩的青春期,她的父親過於嚴厲苛責,那麼這個女孩子以後的人生中,父親通常會是一顆雷埋在心裡。

    這其實都是那個時代特殊的背景管制下,憤怒卻不得志,困在小山村裡知青的真實寫照。

    2

    少女珍珍,是青紅的好朋友。

    同樣出身於從上海來貴州的知青家庭。珍珍的父母相比於青紅的父母,開明的多,家庭氛圍很放鬆。在穿喇叭褲會被剪掉,燙頭髮都會被扣下來的學校裡,燙著波浪卷的珍珍比青紅大膽的多。在舞廳裡,和第一次見面的男孩接吻;在吹口哨的街邊小痞中,坐上男孩的二八腳踏車揚長而去;在男孩結婚後,寫信約男孩一起私奔。

    珍珍的家庭彷彿和青紅的家庭是對立面。

    青紅生於保守的家庭,和戀人小根發生性關係,是以強暴被迫為由。那珍珍和已婚男孩的私奔,在信中的纏綿,一定是以自願為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和原生家庭的保守理念密切相關。

    3

    原生家庭的思想,給每個人都是根深蒂固的。你覺得你是在對抗在反擊他們給你灌輸的思想,其實,你已經在走被灌輸的思想路了。

    你是否有那麼一瞬間,會討厭自己,發現自己所批判的某些落後的思想,在接觸相同事物後,大腦裡的反應和爸爸(媽媽)竟是一樣?知道後,是惶恐和不可思議吧,可偏偏最終又只能在糾結中,無可奈何罷了罷了。

    那如何和這些原生家庭思想和解呢?

    當然,原生家庭的思想不可能從我們腦海消除,我們只能和它並處。我們芸芸眾生,在經歷多年的教育,社會的進步,與外界不同思維的碰撞中,擁有一定的判斷力和批判思維。原生家庭灌輸的思想,或許是開放的,或許是保守的,其實都是有可取的地方,也有需要摒除的地方。

    學會理解。長大後,才開始慢慢的理解父母。換句話說,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的管制和他們身處的背景和想法,是密切相關的。如果青紅理解父親想讓她以後有更好的生活,更遠的眼界,也許她就能理解父親的焦躁了。

    分寸是關鍵。傳統保守的嚴厲家庭和思想開放的家庭,其實都是旨在培養孩子的行為,只是嚴厲和寬鬆的範圍,並不好把握。父母給我們一個皮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做,那其實你心裡也要有一個尺度,這件事如果是超過一個分寸,做法也許就不能一樣了。

    其實,原生家庭灌輸的思想,不能全盤否定它。

    毫無疑問,探索人生的除了我們,當年的父母,也是。

  • 6 # 佟小瞳

    “原生家庭”近來被頻繁提起,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錯的,糟糕的原生家庭將會給子女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

    那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呢?

    簡單來說,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那個家庭。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裡的童年,指的就是我們在原生家庭度過的時光。

    原生家庭塑造每個人的性格,待人處事的方式等等,這種塑造和影響會貫我們的一生。

    更可怕的是,原生家庭還具有傳承性。我們成為父母后,會不自覺地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模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把愛或傷害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為什麼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如此巨大呢?

    要弄清楚這個原因,我們就要回溯到生命的最初。

    我們的生命源於母親的子宮,那裡既溫暖又安全,是我們潛意識深處對於“關係”的最初印象。

    出生時,我們經歷生命中第一次分離,離開媽媽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有了最基本的需求,要吃飽、要穿暖、要睡足,當產生需求時,我們會嚎啕大哭。如果父母及時迴應了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會回到溫暖、安全的狀態;但是如果沒有人理我們,我們在潛意識中就會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隨著成長,我們面對的分離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多,不能被滿足的時候也越來越多,心中積累的恐懼和被拋棄的感覺也越來越多。

    成長就像一場探險,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危險和失敗。感到害怕時,我們會跑回家,因為家在我們心中就是溫暖、安全的所在。

    在健康的原生家庭中,父母會給孩子源源不斷的愛、勇氣和支援,鼓勵孩子繼續上路,堅持探索。當孩子知道父母總會在背後支援他時,就會逐步建立起自信和對他人的信任,從容地度過每一次分離。

    可是,在問題家庭中,父母並不一定會及時迴應孩子,或者用錯誤的方式迴應孩子,比如指責、打罵等,孩子就會越來越絕望,被拋棄感淹沒,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全部被破壞。

    這樣的孩子雖然他的年齡和身體在成長,但內心會始終停留在他被傷害、被拋棄的童年時代,他們會用一切手段去保護自己。進而出現種種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

    其實這些行為盡皆來自於童年渴望的投射,受到傷害的孩子希望藉由這些行為去改變童年的故事,給自己一個幸福的結局,卻往往事與願違。

    出生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中,我們的人生就會完蛋嗎?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原生家庭雖然對每個人的性格、處事方式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並非全部。作為成年人,如果把人生的失敗全部都歸咎於原生家庭,不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懦弱、無能的表現。

    並不是每個人能夠擁有一個足夠好的原生家庭,但每個人都有能力透過努力去治癒自己,從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終決定你的人生的人,還是你自己。

  • 7 # 達達茶話會

    所謂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從小成長的環境。這個環境對我們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這麼說,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長大,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一. 孩子的成長環境比基因的影響更大

    基因對我們的影響,主要存在於對我們體貌特徵中,像身高,長相,身體素質等等,舉個例子,父母都一米六的話,那孩子也不可能長成姚明,這就是基因的決定性影響,而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會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如果父母斤斤計較,那麼孩子可能也不會大方待人,父母古板守舊,那麼孩子可能也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從小的成長環境對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被什麼樣的態度撫育,被怎樣對待,那麼將來ta面對世界的態度也就是怎樣的。

    二. 認清造就我們的是傷痛還是愛

    性格特徵是會在家族中傳遞的,這種行為模式和教育模式已然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認清和改變,那麼某些錯誤的養育方式就會繼續在我們的後代身上延續下去,從而形成一個家族的顯著性格特徵。

    那麼,那些並不算好的養育方式,給我們帶來的不好的影響,有沒有可能不再影響下一代呢,或者說可不可以變得更好一些?

    當然可以!

    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也不要有後悔和擔心的壓力,只要及時認清了這一點,及時停止和改變這種家族模式的教育,這個影響就不會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三. 愛的改變與傳遞

    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同時處於三種不同的基本模式,那就是父母—成年人—孩子,我們來看看這三種模式是怎麼相互轉換的。

    假設你現在正和孩子發生矛盾,你有你的意見,你覺得做某件事會對ta好,那麼很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就是在模仿父母曾經教育你的方式,而孩子有ta自己的主張,對你的意見提出了反抗,於是兩個人各執己見,覺得互相不理解, 雙方都覺得自己很受挫,那麼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恢復從前的孩童模式,也就是自己當年被父母反對時的相似經歷,開始生氣發脾氣。

    如果重複這樣的模式,不論是對於我們自己,孩子,還是身邊的人,都會陷入一個惡性迴圈的怪圈,這個時候我們不妨跳出這個思維圈,撇開自己高壓父母的身份,站在成年人的立場上來思考和評估問題,想想孩子為什麼會反抗,ta的意見是不是有道理,ta的情緒是不是應該安撫,如果在我們的冷靜處理下,矛盾化解,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麼這將是最理想的結果,也是我們對於自己曾經所受家庭教育模式的巨大改變。

    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那些曾經作用在我們身上的傷痛,不要再發生在我們的下一代身上,而那些給予我們的大大的愛和擁抱,要讓它們繼續更多的傳遞和蔓延。

  • 8 # 檸檬拌米飯

    所有解釋都與現在的社會相反,現在社會上一有困惑的人,動不動就說是受原生家庭影響,既然都解釋原生家庭是子女跟父母一起生活,那尼瑪,誰不是子女跟父母一起生活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哪裡?用你家鄉的方言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