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018338601577
-
2 # 使用者6062990673723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淨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佈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割槽--相同的城市用地型別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2)工業區:一般分佈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蹟。
2、城市地域功能分割槽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範圍
二、城市化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汙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範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汙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汙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絡
一、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藥)
二、主要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澳洲、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佈: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中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佈:歐洲、北美、澳洲(“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閒時。
(4)區位優勢: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佈地區(美國、澳洲、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4、其他
地域型別
分佈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中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佈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型別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俱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積體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瞭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分析汙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汙染型別--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絡--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絡
(1)投入--產出的聯絡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絡也屬於這種聯絡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絡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絡,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絡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絡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業
3)資訊聯絡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佈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資訊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絡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訊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佈: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衝擊(5)用地緊張、環境汙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鑑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佈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最佳化環境
4、(工業區)的轉型:對於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型別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鑑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最佳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佈[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佈: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矽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援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係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鑑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裡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溼潤。
(3)高等院校。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週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裝置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裝置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佈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複雜的地段。2、儘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係。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佈,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腳踏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係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係
採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係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洩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淨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汙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汙染(包括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海洋汙染、放射性汙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佈:[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汙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汙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迴圈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迴圈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迴圈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採-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迴圈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係。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汙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透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回覆列表
第一章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
(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華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 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因素 P8
5世界人口達到50億:1987 7 11 達到60億:1999 達到65億:2006 2 28
年齡結構 0——14歲 65歲(中國60歲)以上
年輕型 大於等於40% 小於4%
成年型 30%——40%
老年型 小於30% 大於7%|60以上大於10%
自然增長率小於等於1.0%為低增長,出生率小於等於1.5%為較低增長
第二節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被稱之為人口的指數增長。
3自然資源的分類:
一(1)礦產資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現代化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
(2)水資源:淡水儲量只佔世界總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儲量只佔淡水儲量的0.03%左右。
(3)土地資源:1人均土地擁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2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正在顯著縮小。中國土地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森林資源(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防風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積毀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氣汙染程度加深,氣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無限性資源(一定時間內超越技術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資源
有限性資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若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有可能變為不可再生資源。
(注:科技開發水平決定開發資源的數量 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資源的數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
5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即最佳人口數量)
注:重點閱讀P14頁,區分人口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的含義,瞭解三者的聯絡即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數量)的影響因素:(1)與自然資源儲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與科學技術水平成正比(3)與地區開放程度成正比(4)與人類的文化生活消費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區人口容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1)氣候的兩要素 氣溫影響農作物的熱量,降水影響其水分(2)地形(3)經濟,科技水平和開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費水平)
中國西部地區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氣候乾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積小(2)深居內陸,對外開放程度低(3)經濟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對人口容量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中國東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狀況良好(2)科技水平高,經濟發達,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區開放程度高
中國南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氣候適宜,熱量降雨多,農作物成熟快(2)經濟科技水平高
第三節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1)必須改變定居地(2)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3)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
2人口流動:短期離開定居地後又返回的現象(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
3分類(1)按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和縣際遷移(2)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與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1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2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1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2經濟佈局3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三政治因素1戰爭2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中國當代人口遷移 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意願性遷移較少 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
(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
6人口遷移的影響P16
7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麼特徵P21
第四節 地域文化與人口
1婚俗中包含著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2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為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 三是從“”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
第二章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1概念: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特點:人口和產業活動密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交通運輸和資訊交流相對發達。
2城市區位分析:自然地理區位(相對穩定):(1)地形:溫帶——平原,熱帶——高原,山區——河谷或開闊低地(2)氣候:降水適中(沿海地區)和氣溫適中(中地位地區)(3)河流:沿河設城,河流交匯處或河口水運的起點或重點
社會經濟區位(不是一成不變的)(1)資源:礦產(2)交通運輸:武漢,徐州(3)政治:首都:雅典,羅馬城,西安,洛陽,杭州 新首都:華盛頓,堪培拉,巴西利亞,伊斯蘭堡(4)旅遊(5)科技(經濟)(6)宗教:麥加,麥地那,梵蒂岡,拉薩(7)軍事:嘉峪關市
3日本城市集中分佈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山多平原少、海洋性、資源匱乏多進口、海岸線曲折多海灣港口易於貿易
4城市的區位選擇考慮因素:地質(避開災害多發區,考慮),地形(平原),河流(碼頭建在河的凹岸處),注意環境保護
5城市地域形態(區位因素影響城市形態):集中式(便於集中設定較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組團式(用地分散,交通聯絡不方便,投資較大)條帶式,放射式
6影響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因素、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狀況等P30
7的特點:建築高大密集、經濟活動最為頻繁、內部分割槽明顯、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交通通達度高
8西方城市結構學說: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P32\33
9中心地是向周圍地區提供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地方,其等級主要是根據中心地提供的職能種類和服務範圍來劃分的。
10一個地區城鎮的規模的大小與數量成反比,城鎮的空間分佈主要受到商業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響。
11高階中心地服務範圍大,彼此相距遠,六邊形數目大,低階中心地反之(高階中心地的服務範圍是低階中心地3倍)高階中心地包容低階中心地,高階服務範圍覆蓋低階服務範圍,從而構成層次分明的空間網路體系(相同級別的中心地服務範圍彼此獨立排斥)
第二節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1城市化的表現: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中不斷上升(衡量地區城市化水平的標誌)
2城市化的意義P36
3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
4城市發展與工業化程序關係尤為密切,工業為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並未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5城市的興起又與第三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6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特點;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發展不合理(南美洲國家“虛假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印尼的“滯後城市化”)
6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和城鎮轉移,是解決中國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根本出路。
7中國城市化特點P40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病
2逆城市化階段表現: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環境趨於惡化、地價房祖昂貴、就業困難、社會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環境良好、房租地價便宜,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區或衛星城遷移。
3城市經濟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大型中心城市加速發展,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絡
1產業活動所具有的區位特徵與產業部門的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2與自然環境的聯絡最為密切: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和礦業(石油在地質歷史時期生成)其開採活動受石油礦藏狀況和運輸條件的限制。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的是工業生產(由於需降低省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與地理環境條件關係不大的是商業和服務業(主要面向消費人群)
3 P52
4生產協作型別:某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多道工序之間的聯絡(布匹的生產) 相對獨立的零部件廠的生產聯絡(汽車生產)
5工業聯絡——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型別一:自發和規劃建設 型別二:傳統(礦產)資源 新興(矽谷,中關村)技術和資金——規模效益
6商貿聯絡:區際貿易(更密切,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產品,勞動力,資訊,市場)國際貿易(存在關稅,貨幣匯率,制度差異,貿易壁壘等)
7現代物流業:產生原因:滿足區際間物資源流動的需要 作用P55
8科技與資訊加強的意義: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增強發展後勁。
9技術的擴散型別:近鄰擴散、等級擴散、位移擴散。
10中國紡織業的“產業叢集現象”原因P58
第二節 與農業地域型別
1農業區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響因素(緯度、海拔、氣候)——年輻射量;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的地域分佈)
2熱量:活動積溫(指標):對農業的影響(產量、種類、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農業,高效農業)、土地型別、土地肥力
4地形;坡度與高度
5水源
二技術經濟因素P61
1勞動力
2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蟲害防治等)——提高勞動生產率
3種植方式:單作、間作、套作、混作、連作等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實作物佈局的具體形式
三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影響產品價格,農業型別與規模
2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技術的改善(影響園藝業、乳畜業、商品農業)
3農產品消費狀況
4政府政策
2綠色農業:特徵(無汙染、無公害)和核心(綠色)及根本途徑(更新傳統觀念、依靠技術進步、降低生產成本、注重生態經營)
3農業專業化與綜合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4幾種常見的農業地域型別:熱帶種植業農業、地中海式農業、混合型農業和商品化農業P63-64
5集約型農業:勞動集約化、資金集約化(生產資料投入為主)、技術集約化
6亞洲水稻的種植特點P65
7澳洲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型)
8水稻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豐富的地區,非洲的埃及和奈及利亞、南歐的部分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和南美洲北部。
9中國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