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75544992
-
2 # 砍大山車大圈
欠錢太多了,通貨膨脹就是貨幣超發的指標,之後就該按照欠款收利息了,呵呵。。
如果說中國廉價產品,在全世界平抑物價。。那麼貿易戰,會讓美國通貨膨脹速度達標。。
之後所有依靠廉價貨幣飛翔的豬,都會粉身碎骨。。
2008,十年後,振幅更大,週期更長。。
-
3 # Roseview財經
並不是美聯儲必須到達2%通脹,而是通脹預期目標2%算是溫和通脹,理論上對經濟各項資料有利。從耶倫時期就被廣泛提及,哪怕到現在鮑威爾上臺,通脹目標一致,儘管美國經濟發展良好,但是通脹持續低位,被很多經濟學家稱為通脹之謎。
通脹資料,是美聯儲衡量加息與否,加息速度的重要參考,根據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理論認為隨著失業率的降低,通脹會走高,工人時薪水平提高,勞動力市場繁榮。但是儘管失業率維持在4%左右歷史低位,勞動力市場緊俏,但是薪資增長並不明顯,通脹也並未達到預期。
很多經濟學家建議取消2%通脹目標,覺得短時間難以達成,單純依靠低信貸成本帶動通脹不見得就好,而且即使目前在通脹情況下,也不見得會影響經濟,就近期情況,通脹資料變化不大,9月份的美聯儲加息步伐如無意外,板上釘釘。
-
4 # 白刃行走
2%的目標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並不是確定的(精確的講,是0%-2%的區間)。世界上第一個設定通脹目標的國家,是紐西蘭。1990年之前,全球在冷戰的大環境下,戰爭不斷髮生,通貨膨脹成為了影響主要分發達國家內部的主要問題,民眾對通貨膨脹深惡痛絕,因此,才有了這一法律。在設立這個區間的開始,紐西蘭財政部長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1996年7月,時任美聯儲主席阿倫·格林斯潘在聯儲政策會議上指出,設立通脹目標的目的是為了穩定物價,因此應該把通脹目標設在0%-1%。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耶倫反對:通脹目標區間如果定在0%-1%,那麼這個區間離0%太近了。從央行制定政策的角度來講,她很難把利率變為負數。因此央行的利率,有一個零底限(zero-bound)。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經濟衰退,央行就沒有多少空間可以透過降低實際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以刺激經濟發展。在這場央行內部辯論中,耶倫的意見佔據了上風。最後央行行長格林斯潘宣佈:我們一致同意,將通脹目標設為2%。
其實意思很直白:既要控制通貨膨脹,又要為自己日後採取貨幣政策留取一定的迴轉空間,因為印鈔票是西方發達國家在應對經濟危機時普遍採取的做法。如果設定的太低,那麼美聯儲將會無力對經濟做出重大改動。適度的通貨膨脹是有利於經濟發展,這是西方經濟學的普遍觀點,如果定的太低,那麼就會很容易觸碰到這個底線,那麼貨幣政策將會缺乏穩定性。
-
5 # 陳思進
這個問題很大,要對美國經濟全方位的分析才能談清楚。這樣吧,談一下美元吧,懂了美元,也就明白這個問題了。
有一個普遍的誤區,以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華人開動印鈔機就可以席捲各國的商品。
但是,如果真那樣的話,美元怎麼還能成為硬通貨和世界信譽最好的信用貨幣呢。
事實上,美元的發放奉行著嚴格的金融紀律,M2和GDP的比率不得超過0.7,一旦超越,就會被認為是向貨幣裡注水,從全體國民和全世界的口袋裡掏錢。從歷史上看,美國M2/GDP的比值幾十年來一直穩定在0.6左右,即使上次金融危機時的3次寬鬆也是非常謹慎剋制的,5年3次投放了3萬億多一點。而從2016年開始,美聯儲公開宣佈縮表,即回收和登出非常時期為了救市而超量投放的貨幣。
美國之所以不能隨便發行貨幣,主要的原因是它有1792年制定的《鑄幣法》,根據該法,美國的貨幣主管部門不是政府,而是國會,而美聯儲不過是個具體執行的民間銀行系統罷了。在國會監控程式下,美聯儲一直遵循M2/GDP比值不能大於0.7的行規(因為大於0.7就意味著貨幣貶值)。
因為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國印多少錢是完全公開的,時刻在全世界的監督下。比如2008年美聯儲宣佈貨幣寬鬆時,就接到過中國央行的抗議,聲言這將使美元貶值,可能使中國持有的美債縮水,坑了中國。
-
6 # 伍治堅
2%的目標就是一個大概的約數,沒什麼硬道理。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可能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那就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有趣的歷史吧。
世界上第一個設定通脹目標的國家,是紐西蘭。
讓我們把時鐘調回到1988年。當時的紐西蘭央行行長叫做Don Brash。在上世紀80年代,紐西蘭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據Don Brash自稱,他的叔叔是個果農。到了退休年齡,把自己的蘋果園賣了,然後把這些錢都去購買了紐西蘭政府國債。結果當這些國債到期時,由於飛快的通貨膨脹,其購買力損失了90%。因此Brash行長對通貨膨脹深惡痛絕。
1989年,Brash行長開始推動立法,來確保紐西蘭中央銀行有足夠的獨立性,可以在貨幣政策上不受政府的干涉。這部法律叫做the Reserve Bank Act of 1989(1989年中央銀行法)。
因此在這部法律中,被加進了一條“通脹目標”。就是說,央行有責任將本國經濟的通脹目標維持在某一個區間內。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就不必考慮政府的想法,一切以那個政策目標為準。這樣的話,央行的政策就能夠獨立於政府幹涉之外了。
這個“通脹目標”,在當時引起了引起了很大爭議。反對方認為,通脹目標束縛了央行和政府的手腳,限制了靈活性。也有人擔心,受低通脹目標的影響,央行無法在經濟衰退時推出激進的貨幣政策,因此經濟增長可能會遭受損失,失業率會增加。
對於中央銀行法的國會投票在1989年12月進行。由於臨近聖誕節,一些議員沒有出席投票。一位反對派領袖恰好住院。這樣中央銀行法案被僥倖透過。
這時候又一個偶然事件對歷史造成影響。在早先時候,時任紐西蘭財政部長Roger Douglas在接受電視採訪,被問到他會定什麼樣的通脹目標時,他隨口說:0%-1%。這個數字沒有經過任何科學論證,就是那位財政部長“約摸”的感覺。因為大家都已經受夠了70-80年代高通脹帶來的痛苦,因此部長覺得每年通脹0%-1%是一個不錯的目標範圍。大家都知道,如果通脹太快,群眾的財產不斷貶值,老百姓不樂意。但是也沒有人願意看到通縮和衰退。因此把物價增長穩定在每年0%-1%的水平左右,似乎是一個大家都樂見的狀態。
以Douglas前部長的0%-1%為基礎,紐西蘭央行行長Brash和財政部長Caygill將這個目標稍微擴大了一些,改為0%-2%。因為範圍大一些,對他們來說有更大的靈活性。有時候通脹率偶爾在目標範圍外的話,也有更大的應對空間。
所以這就是紐西蘭央行通脹目標2%的由來(精確的講,是0%-2%的區間)。
在1989年該行確立了0%-2%的目標區間後,紐西蘭的通脹率確實大幅下降,後來也再也沒有起來。
當然,同期其他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等)的通脹率也都大幅下降。因此紐西蘭通脹率的下降,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在紐西蘭央行率先推出通脹目標這個做法後,不斷有其他國家央行依葫蘆畫瓢進行效仿。這些國家包括:加拿大,瑞典,英國等。
下面講一下美國央行,美聯儲的2%目標是怎麼來的。
1996年7月,時任美聯儲主席阿倫·格林斯潘在聯儲政策會議上指出,設立通脹目標的目的是為了穩定物價,因此應該把通脹目標設在0%-1%。這個目標範圍和上文提到的紐西蘭財長Roger Douglas提出的0%-1%不謀而合。
但是格林斯潘的說法遭到了另一位美聯儲董事會成員的反對。那位反對者,就是現在(2017年)的美聯儲主席,珍妮·耶倫。
耶倫反對的理由是:通脹目標區間如果定在0%-1%,那麼這個區間離0%太近了。從央行制定政策的角度來講,她很難把利率變為負數。因此央行的利率,有一個零底限(zero-bound)。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經濟衰退,央行就沒有多少空間可以透過降低實際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以刺激經濟發展。
就是說,如果經濟的通脹率在2%,那麼當央行把名義利率降到0%時,實際利率為-2%。這個負的實際利率,對於經濟來說是有刺激作用的。但是如果通脹為0,那麼即使央行把名義利率降到0%,其實際利率也還是0%,達不到刺激經濟的作用。
根據美聯儲公佈的1996年7月會議紀要顯示,耶倫女士說到:在我看來,把通脹目標定的稍微高一些的最有力的理由,就是在車子跑不動時,你需要在其輪子里加點油這個理由。言下之意,就是央行在自己的政策工具箱裡,需要留一手以備不時之需。當經濟衰退發生時,央行需要有足夠的能力去給經濟打強心針。
在這場央行內部辯論中,耶倫的意見佔據了上風。最後央行行長格林斯潘宣佈:我們一致同意,將通脹目標設為2%。
下面再講講另外一個大央行:歐洲中央銀行(ECB)。
歐央行一開始建立的時候(1999年),其通脹目標為低於2%(below 2%)。這個目標,其實和格林斯潘在1996年提出的1%目標更為接近。到了2003年,通脹目標給改為低於並且接近2%(below but close to 2%)。
雖然歐央行和美聯儲都把2%作為通脹的目標,但其背後的原因不盡相同。歐央行面臨的挑戰要遠遠大於美聯儲。因為歐元區的成員國各自都有獨立的財政政策,但他們又都使用同一個貨幣。這種弊端在2011/12年的歐債危機中被完全暴露了出來。
根據歐央行現任(2017年)行長德拉吉的說法,將通脹目標設定在2%,主要是為了便於成員國內部的價格調整。
To rebalance these disequilibria, since the countries do not have the exchange rate, they have to readjust their prices. This readjustment is much harder if you have zero inflation than if you have 2%.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歐元區各國內部價格指數以及通脹率是各不相同的。舉個例子來說,德國的通脹率,和義大利的通脹率,可能就很不一樣。由於他們共用一個貨幣,因此成員國內部會有一個價格調整機制。這個價格調整機制,在通脹率為2%時,比通脹率為0%時執行起來更加順暢。因此歐央行傾向把通脹目標設定在2%。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美聯儲要把通脹目標設在2%?無他,歷史巧合爾。
回覆列表
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要中期選舉了,賬面要漂亮,衍生出其他原因!
1 特朗普為了要經濟增長好看些,資料高點。多印錢短期內顯得經濟增長,實際上只是綠色的紙多了點,而實際增長率卻沒有變化……
2還錢啊!美國欠世界人民多少錢大家都知道,該到年底了!!還完錢怕政府沒錢開工資,又停擺了……這不是砸特朗普經濟增長的廠子嗎?
其實上面原因只是表面,世界的經濟貿易活動70%以上是靠美元,美元霸權在哪裡擺著呢,只要做的不是非常非常過分,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2%的通貨膨脹,想想算了吧!
其實美國也是玩經融的高手,想想美國經濟裡70%是經融業,服務於經融業的人才也是相當的多,估計也會有派系之分(鷹派溫和派)之分,特朗普及其團隊可能就是鷹派的人。
美國一自己沒錢或者出現經濟危機等,都會用到美元霸權,想想日本被美國的廣場協議整的“失去了30年”,亞洲經融風暴衝擊亞洲經濟,次貸危機衝擊世界等,那都沒有傷到美國,反而一些世界上的國家被美國薅了羊毛……這次和我大天朝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戰,很多國家妥協或者半妥協,很像當年的日本,但要相信我大天朝的能力!雖說我們的經融業佔比小,但我們的人多(總人口1400000000多人呢),人才就多,“打敗老大,我們就是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