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善心理
-
2 # 追夢男孩李連杰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感到安全感及低了,婚姻的不確定性,工作的不穩定因素,爸爸媽媽的衰老,以及可種貸,現在的人們感覺到有安全感的人極少數,為什麼會這樣了?不務實的人也有一些,愛攀比的人也佔有①些,完全沒有理想的人也有,過一天算一天的人也大有人在,試問他們怎麼會有安全感了,要找到安全感必須得找回自己,重拾信心無緣無悔的去奮鬥,找到自己價值存在,只有你去做了行動了,付出了這樣的你才會慢慢感覺受到安全感,安全感不是別人給到我們的,是要你去在自己的路上去尋找到的,我們始終要相信一句話,天生我的存在必有用!去加油兄弟姐妹。謝謝,歡迎你們來探討。
-
3 # 青山走鄉村
我的安全感來自本身的獨立,和自我的精神強大。本身的獨立來自經濟和技術,而精神強大源於技術與經濟的支撐。我是一個林飄,飄在林區,一年四季都在大山,經常換地方,換的地方不是方園幾十裡的地方,而是從這個縣到那個縣,有時是這個省到那個省…這些還都是小問題,關鍵的是還不認識當地的老闆,只是一個電話我就去,有人會問我這樣拿得到工錢嗎?我的回答是我覺得有安全感,有親和力,對自己有信心,當然信心離不開本身的技術支援。我是林飄,飄在大山裡鋸了幾十年鋸木頭的80後,想你瞭解木材加工的給我點個關注謝謝!
有車有房有物件,就一定會給人帶來安全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有些男人家財萬貫,有兒有女,有愛他的妻子,然而,他的心中還是充滿著不安全感,體驗不到幸福。
有的女人明明老公很愛她,卻每天都要問“你愛我嗎”?每天生活在失去愛的惶惶然中。
所以安全感並不是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安全,安全感對每個人來說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它主要取決於童年時期心理的缺失,小時候越是缺少什麼,就會在這一方面越感覺到不安全。
有一個40多歲的女性,她四歲時媽媽不幸去世,後媽對她極度不好,小時候經常沒有吃的,多數時間處在飢餓當中,從來沒有零花錢。她結婚後,老公對她挺好的,工資全部交給她,她老公做生意的錢也會交給她,所有的錢她都會牢牢地抓在手裡,從來不捨得花出去,對錢的敏感度到了令她老公沒法理解的程度,最終在40歲時離婚了。她對金錢的控制其實源自於他小時候因為缺少金錢與而產生的極度不安全感。
有個男性朋友小時候家境很窮,學習成績也不好,小時候很自卑,經常被別人瞧不起,長大後透過自己的努力,她他在一線城市買了房子,買了車,有了老婆孩子,但是她對生活從來沒有滿足過,他不停的買房,買了四套房,還不滿足,又想著買店鋪買別墅,他從來不會停下來享受自己既得的物質生活,他從來沒去旅行過,他一生都在追求更多的物質,但再多也無法充盈他那顆沒有安全感的心。
所以,小時候缺愛的,在拼命要求他人的愛;缺錢的,在拼命的賺錢;被別人鄙視的,在拼命的打拼,要活出自己的尊嚴。他們共同的一點就是永不滿足,得到的再多還是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