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90354087

    1.琴詩

    宋代: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2.琴歌

    唐代: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悽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裡,敢告雲山從此始。

    3.琴臺

    唐代:杜甫

    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4.船夜援琴

    唐代:白居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5.伯牙絕弦

    未知:佚名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6.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代: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7.行香子·述懷

    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1.古琴簡介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代湧現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併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2.古琴結構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絃琴。

    3.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等。

    4.古代名家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遠一)外,文獻記載的名家尚有:張越、郭高、沈鐐等。可惜除雷氏琴外,餘者皆無作品傳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濟、馬希亮、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陳亨道等,末期尚有嚴樽、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嚴古清、施溪雲、施谷雲、朱致遠等,其中朱致遠最為著名。朱琴的仿製品很多,其款識有刻為“朱智遠”或“朱制遠”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塗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數張氏敬修、委修、順修等人。張岱《陶庵夢憶》稱張敬修制琴為吳中絕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

    5.十大古琴名曲

    1)廣陵散

    2)高山流水唐後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

    3)平沙落雁

    4)酒狂

    5)關山月

    6)瀟湘水雲

    7)陽關三疊

    8)梅花三弄

    9)胡笳十八拍

    10)幽蘭

    11)憶故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筍醃篤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