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小草青青887

    北方的野菜非常多而且好吃,口味比較佳的野菜有哪些呢?按季節說以下幾種野菜口味不錯:

    1.春季的苦麻子

    苦麻子生長在田間,地頭,山坡,春天它生長的特別早,飽吸一冬的日月精華,在小草之前就探出頭,新鮮嫩綠微苦,蘸醬捲餅吃特別香,是人們喜歡的一種野菜。早春萬物蕭條時吃到這個新鮮的野味,可是難得的佳品。

    春季的苦菜,又叫取麻菜或苣蕒菜。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舌狀。一年四季都有。以春季的為最佳,苦菜的嫩芽,吃起來非常鮮嫩還很香。

    2.夏季的豬毛菜

    豬毛菜在山上溝裡到處都有,葉子針狀像豬毛而得名,夏季豬毛菜的葉子綠而且嫩,採回來拌麵貼菜餅吃,白中綻綠,又漂亮又香,確實好吃。

    夏季的掃帚菜

    掃帚菜是野生的一種觀景植物,荒地裡一片一片連起來如同綠毯。單獨一顆它會長成圓球狀,很漂亮,秋季採來捆綁做掃帚,因此而的名。夏季嫩綠時採摘,開水焯一下,涼拌菜有原野的清香,好吃好看。

    3.秋季的苦麻菜

    苦麻菜也是苦麻子,春季早早發芽,夏季開花後枯萎,秋季又綻新顏,採來吃苦中帶甜,好吃不厭。還可以燙熟吃。

    口味好的野菜很多,但是一定要認清再採,以防中毒。

  • 2 # 啊梅說

    薺菜:具有健胃和脾、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的功效。

    蕨菜:號稱“山菜之王”,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苦菜:性味苦涼,有解毒、敗火之功效。

    水芹菜: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

    馬蘭頭:有養肝血、清肝火、清熱解毒的功能。

    鴨板菜:性涼,利水清熱,明目去痰。反正好處多! 這些年,喜歡吃野菜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了人工栽培的反季節野菜,如馬蘭頭、薺菜等。野菜的吃法很多,可清炒,可煮湯,可做餡。大家吃膩了魚肉雞鴨,正好可以調調口味吃野菜。  

     野菜不僅美味,中國營養學家曾對近百種食用野菜進行了分析,發現野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能提供優質蛋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鉀、鈣、磷、鎂、鐵、錳、鋅等多種無機鹽類和許多微量元素。同一般蔬菜相比,有的天然野菜的蛋白質還高出20%。   

    野菜的藥用價值更高,經常吃野菜還能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例如薺菜具有和脾健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薇菜具有清熱和降壓的作用;馬齒莧具有預防痢疾的作用,並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等病症有良效。許多野菜在中國古代醫書和食療集中早有記載。   

    野菜還有個最大優點,它們在田野山區自然生長,未經人工栽培、施肥,因而沒有農藥汙染和化肥汙染。只要有的放矢地選擇食用,定會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馬蘭頭,具有清熱利溼、止痢、消炎、解毒等功效。歷代醫學家對馬蘭頭的藥用價值多有記載。《本草綱目》中記載:“馬齒莧能散血消腫,利筋滑胎,解毒通麻”。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馬蘭頭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均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強力抑制作用,因而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據科學家研究測定,馬齒莧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多種氨基酸、糖類、生物鹼、香豆精類、黃酮類、強心甙,因此,它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散血消腫之功能,可防治急慢性痢疾、腸炎、鉤蟲病、急性闌尾炎、淋巴性結核潰爛、癤瘡及化膿性疾患。   美國科學家發現,地中海一帶的居民由於經常食用馬齒莧,因此心臟病和癌症的發病率低於其他地區的居民。心臟病發病率低的法華人,喜歡用馬齒莧調和在色拉中食用,這是由於馬齒莧含有一種豐富的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酸生成,故是保護心臟的有益物質。因此,經常吃馬齒莧,可預防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馬齒莧還含有鉀元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鉀飲食具有一定的降壓效果。醫學家認為,從馬齒莧中攝入適量多種鉀鹽後,進入血液中的鉀離子,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能有效地保護血管免受侵害;此外,還可降低高血壓病中風的發生率。   馬齒莧作菜吃,可涼拌,可炒食,尤其是胃口不好、食慾不佳時,採摘新鮮馬齒莧洗淨用開水一燙,再放進涼開水中浸泡降溫後,撈出,放人大蒜末、醋、鹽、香油、辣椒等佐料,吃起來酸辣可口,胃口大開。如果採集入藥,可用馬齒莧幹品50克或鮮品200克煎水加糖內服,日服兩次;也可用鮮品搗汁,加少量蜂蜜用開水沖服。   

    蕨菜   蕨菜是中國民間喜歡吃的時鮮野菜。在日本更將蕨菜視為野珍。   據科學分析,蕨菜營養豐富,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等。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根、莖、葉、苗皆能入藥,具有安神、降壓、利尿、解毒、逐溼、驅蟲等功效,可治痢疾、腸炎、頭暈、失眠、高血壓及關節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蕨菜中含有一種名為“PT”的有害物質,含量極微。所以蕨菜的嫩葉採來後,最好用鹽醃漬兩次,把絕大部分“PT”破壞掉,就無害了。  

     薺菜   

    性味甘平,是初春最早可食的野菜,民間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說法。   初春的野薺,葉綠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野薺菜中含蛋白質4.2克、脂肪0.32克、糖4.8克,含維生素C4.4毫克以及其他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類,還有多種有機酸,如草酸、酒石酸、蘋果酸、氨基苯磺酸、延胡索酸以及黃酮甙、膽鹼等,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止血、興奮神經、縮短體內凝血時間的功效。   薺菜所含的胡蘿蔔素幾乎與胡蘿蔔含量相等。因其含有10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味道異常鮮美,烹調後能起到調味素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野薺菜味甘性平,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治療痢疾、月經過多、目赤疼痛等症。近有報道,可用於治療腎炎、水腫、乳糜尿等症,薺菜中的薺菜酸,能縮短凝血時間,止血作用明顯,其提取物可用於各種出血病人(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現代研究發現,薺菜有類似麥角和催產素的作用,其浸膏對動物離體子宮和腸管均有明顯收縮功能。薺菜還有降血壓的作用,可防止高血壓中風。  

     蒲公英   

    蒲公英也是早春優質野菜資源,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所含維生素A超過同量胡蘿蔔的1/5以上,維生素B的含量也超過大多數綠葉菜。   蒲公英的花可釀成味美色香的酒。在國外,蒲公英已成為市場上引人注目的保健食品。日本採用蒲公英煎制汁,經濃縮提煉出一種與咖啡相似的物質,名為“蒲公英咖啡”;在巴黎的青年飯店則被作為一種佳餚,很受青睞。   中國中醫學上以全草入藥,主治腫痛、疔痛、咽炎等病症。蒲公英有清熱、解毒作用,是肝炎、糖尿病人的佳餚。

      茼蒿   

    “三月三,茼蒿下米湯”,茼蒿有一股很烈的中藥味,據稱可治昏病。茼蒿不多,生存期也短,20來天就過去了。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杆,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原產中國,是草本植物。它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此菜自古以來,其藥用效能就被重視了。據中國古藥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為黃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  

     茼蒿還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因此具有開胃健脾、降壓補腦等功效,常食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均有療效。在蔬菜缺乏的季節,茼蒿是含有豐富營養的鮮美野菜。摘自《蔬菜水果養生寶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不被人們重視的野菜越來越多地被擺上了餐桌,野菜受到了人們尤其是城裡人的歡迎。據營養專家介紹說,野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一些野菜起到了預防和控制高血脂、肥胖症、結腸炎等病症的作用,如薺菜可開胃、補脾、利肝、清水腫;枸杞可滋補肝腎、明目、清肺熱、降血糖;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水散結、散滯氣的功效。野菜還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常吃野菜對健康大有好處。野菜的做法有多種,既可熱炒,又可用來熬湯,還可經熱水焯後做成涼拌菜,大多數的野菜比較鮮嫩,揀、洗也很方便。目前,可以食用的野菜有薺菜、蕨菜、香椿、馬蘭、槐樹葉、小根蒜、蒲公英、馬齒莧等

  • 3 # 聾王異史

    其實大多數野菜口感都不好,靠調味,而且受季節影響大。常見好採的有:馬齒、魚腥草、掃帚苗、蒲公英、苦苣、甜苣等。

  • 4 # 夕陽銀輝

    我的家鄉在江蘇東北部,每到春、夏季野外、山坡、田埂莊稼地都有不少野菜-。如果說哪些口味比較好?還真不好說,因為各人喜好不同,口味各異。這裡介紹尋常百姓家裡常吃的幾種野菜,一齊來嚐嚐吧。

    江蘇無錫的薺菜餛飩是招牌小吃,很有名。

    薺菜也可炒雞蛋,還可以涼拌,總之你想總麼弄就怎麼吃,確實是值得推薦的

    二、海英菜:這種菜一般長在鹽鹼地,初夏之際將嫩頭摘下,放在石頭上揉,將綠汁揉掉後拌上肉包包子,也可將揉好的野菜曬乾存放,吃時用水泡發後再用。

    三、馬莧菜:一般用開水燙過與肉糊拌餡包包子,也會將其曬乾存放備用。

    近期也聽說有藥用價值,蚊蟲虰蛟用馬莧菜汁擦可消炎止癢,熬水洗腳可去溼氣,但都在網上看的,可信度差。

    最受寵的是他的藥用價值,泡水喝可消炎、降糖、減肥等,甚至還防癌,宣傳得神乎其神,市場上在春天也有買一般3一4元一斤。

    以上個人認為在本地區有的、又受大眾認可的幾種野菜,肯定還有許多自己不瞭解的,無法評說,見諒。

    另初學答題,沒有圖片,十分抱歉。

  • 5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有哪些口味比較好的野菜?

    說實話,野菜的口感真沒幾個口味好的。為什麼?口感好的話早就大面積種植以及人工訓話育種推廣了,也不至於還是野菜了。所以,野菜只是短期食用、嚐鮮的。

    1、黃花菜,又叫金針菜、忘憂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花瓣部分。由於新鮮花瓣中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鹼的物質,被人體吸收後易出現輕微的中毒反應,所以我們平時吃的黃花菜都是曬乾的黃花菜。食用時需要用水浸泡,可以炒制、涼拌等,口味微酸,口感在大部分野菜中也是比較好的。而且還有相當好的保健價值。

    2、山芹菜,也叫大葉芹。是東北山區比較多的一種山野菜。株高較小、莖杆與家常芹菜相比要細弱、外形較為接近。且從口味來說,味道要比家常芹菜的味道要淡一些,但是口感較為清香。可以炒制、包餃子,非常有營養。且還有一定的的保健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6 # 王嘟嘟du

    野生薺菜 薺菜的食用部位是嫩莖葉,營養極為豐富,所含的維生素C是大白菜的兩倍多,且能阻斷亞硝胺在腸道的形成,降低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

    苦苦菜

      苦苦菜,顧名思義,其味清苦性涼,保健功能豐富,能清熱解毒,祛瘀排膿,而其富含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促進發育生長、消暑保健等有很好的效果,還可防治癌症!

      苦菜在民間的普遍做法是:採嫩苗,洗淨,用沸水漂燙去苦味,然後涼拌或炒食,也可以炒雞蛋或煮肉,味微苦而香!

    馬齒莧

      馬齒莧,別名馬蛇菜、長壽菜、醬瓣莧、豬母菜等,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一般是夏秋時節採摘!

      馬齒莧味酸性寒,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的功效。一般採肥壯幼嫩的莖葉,除去根部,洗淨後投入沸水燙軟,拌入調味品,做冷盤食用,味道酸鮮滑潤;也可烙餅,做餡蒸食。馬齒莧性寒滑,孕者慎食!

  • 7 # 家庭盆栽助手

    香椿芽,味苦。

    枸杞頭,味微苦、甘。

    艾草,味苦。

    野葛根,味甘辛。

    魚腥草,味苦。

    馬齒莧,味甘酸。

    榆錢,味甘微辛。

    苦菜,味苦。

    蒲公英,味甘微苦。

    紅花草,味微辛微甘。

    野蒜,味辛。

    薺菜,味甘淡。

    馬蘭頭,味甘平。

    水芹,味甘辛。

    車前草,味甘淡。

    菊花腦,味甘辛。

    野菱角,味甘。

    桃膠,味甘。

  • 8 # 天下農書

    我覺得近年來野菜逐漸受到重視,很多飯店都將野菜作為另類菜招引顧客。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種:一是綠色。所謂“野”菜,就是在山林田野中自生自滅沒人管的“菜”。二是很多野菜都具有藥用價值。俗話說“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當、對症,大多可視為偏方。比如,薺菜能清肝明目,可治療肝炎、高血壓等病;蒲公英可清熱解毒,是糖尿病人的佳餚;苦菜可治療黃疸等病;野莧菜可治痢疾、腸炎、膀胱結石等病;蕨菜益氣養陰,可用於高熱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病。三是常年吃固定種類的蔬菜,往往讓人生厭。野菜種類繁多,口味多樣,可以把它們當成“換換口味”的調劑品,豐富人們的餐桌。四是週末人們外出郊遊,在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隨手採摘野菜,可謂一種不錯的生活方式。

    野菜營養豐富,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料理手法,可能難以下嚥。下邊介紹幾種常見的野菜

    的食用方法:

    蕨菜的食用方法與功效。去掉葉子和老化的根部,開水煮1分鐘,再用清水泡10分鐘,切斷後回鍋炒熟。再拌以作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乾菜,做餡、醃漬成罐頭等。蕨菜對細菌有抑制作用,可用於發熱不退、腸風熱毒、溼疹、瘡瘍等病症,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之功效。

    野莧食用方法與功效春、夏季採集幼苗、嫩莖葉。水燙,清水浸泡片刻。可炒食、涼拌、做湯或曬乾菜。嫩莖葉可做蔬菜,稍老一些的亦可用於製作“小豆腐”。消腫止痛 利尿止痛皺果莧有滋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止痛的功效。

    蓮藕食用方法與功效。蓮藕可以生食、涼拌、搗汁或煮食,也可以做成糖藕粉糯米糰、蓮藕桃仁、鮮藕粳米粥、桂花糯米藕等;蓮子可以直接食用。散淤止血 健脾生肌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散淤止血、健脾生肌、開胃消食、益血止血的功效。用蓮藕製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在清咸豐年間,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

  • 9 # 青青蒲公英種植園

    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農村,以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口感好的野菜有薺菜,蒲公英,曲曲菜,馬齒莧,麵條菜,豬毛菜,野茼蒿,白蒿,莧菜等。薺菜當屬野菜中的頭牌,俗話說“薺薺菜包餃子,哄的老頭玩把戲”。薺菜挖出來有一股無與倫比的獨特的清香,夾雜著泥土的味道,薺菜對眼睛好,可以有效改善夜盲症。蒲公英被稱為“藥草皇后”,俗稱尿床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去火消炎,消腫散結,嫩葉可以拌麵蒸食,可以包餃子,可以焯水涼拌,還可以炒茶,蒲公英的根有抗腫瘤的作用。曲曲菜生吃涼拌,很是利口,去火效果很好。馬齒莧也是最常見的野菜,常用來包包子,蒸菜,涼拌都很美味,馬齒莧涼血,消炎,對面板炎症有療效,降低血糖?野菜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不要讓除草劑滅了這些寶貝,保護自然,拯救野菜人人有責!

  • 10 # 花匠小美

    有一種野菜,第一次吃的時候,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不了其濃郁的魚腥味,簡直難以下嚥,甚至只是在口腔裡咀嚼時都會覺得想往外吐。但是習慣了它的味道的人,就會覺得對它欲罷不能,想起來就不自覺流口水,吃起來越吃越想吃。放點辣椒、放點辣椒油,做出來的涼拌菜,簡直不要太下飯了。

    這種野菜就是魚腥草,學名叫折耳根。其實正是因為有很多地方比如像廣東、貴州等地,很多人都喜歡吃這個,已經有人工種植的了。市場上,買到的大部分的應該不能算是野菜,而是人工種植的。並且現在農村裡,魚腥草也是越來越少了呢,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家常涼拌,魚腥草的做法。魚腥草,清洗乾淨,摘去老根,留下嫩的葉子和白根,切成合適的長短。用溫開水,將魚腥草浸泡五分鐘,剛開始吃的人或者是不喜歡魚腥草魚腥味的人就多泡些時間,撈出來瀝乾水分。蒜頭壓成蒜蓉。泡好魚腥草,放到一個大盆裡,淋上辣椒油、蒜蓉、蔥花、鹽、辣椒油、香油、醬油等等調料,拌均勻就可以了。因為本人是湖南人,喜歡吃辣,還會放一些剁辣椒,不但色澤漂亮,口感非常的不錯,越吃越想吃,吃的根本就停不下來。

    魚腥草作為一道餐桌的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物質。魚腥草曬乾後用水沖泡當茶飲,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功效與作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泌尿通便、消炎抗病毒、提高集體免疫力、等等。因此,在炎熱的夏天,很多人都喜歡抓一把魚腥草用來泡水當茶喝。雖然魚腥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比較高,但是它是比較寒性的食物,脾胃比較虛寒的人就不宜多吃,風寒感冒的人也最好少吃。 謝謝關注點贊評論和轉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透過這兩次無理的霸座,有人說可以把座位號鉚釘在座位的靠背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