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27570817624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語文連詞而修作為代詞修飾的用法

      (1) 你;你的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 這樣,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這人)

      語文連詞而修作為語氣詞修飾的用法

      (1) 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 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語文連詞而修作為助詞修飾的用法

      (1) 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 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風系統地送風好還是頂送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