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稼軒何必長貧

    秦穆公時期: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乞丙、杞子、逢孫、楊孫 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

    秦孝公時期:商鞅。

    秦惠王時期:張儀 甘茂、公子疾、司馬錯、張若、都尉墨、魏章、公孫衍。

    秦武王時期:烏獲和任鄙、樗裡疾、孟賁。

    秦昭王時期:范雎、鄭安平、白起、羋戎、公子市、公子悝、王齕。

    秦始皇時期:呂不韋、桓齮、王翦、王賁、羌瘣、王綰、蒙武、蒙恬、蒙毅。

    總體來看,秦國(其實上述有很多隻是為秦所用的其餘國家之人)的名人以政治家和軍事家、思想家居多。究其原因,首選秦並非老牌諸侯國,周武王分封諸侯時並沒有秦國,秦國的祖先是靠為周天子養馬而起家的,封地在西陲邊城,早期幾乎沒有受過禮樂文化薰陶。其次秦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視作蠻夷之地,文化貧瘠,在秦孝公變法圖強之前,連年戰亂,生存都是大問題,客觀上不具備文化繁衍興盛的條件。

  • 2 # 南宮外史

    在戰國時期,秦國還真有兩個文化名人,不過都被大家忽略了。這兩個人,一個是胡毋(wú)敬,一個是程邈(miao)。胡毋敬是書法家、小篆創造者;程邈也是書法家,隸書創造者。

    一、胡毋敬,又作胡母敬,姓胡毋,是秦華人,曾擔任秦櫟陽獄吏,後為太史令,博識古今文字。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有感於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於是提出"書同文",實行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李斯聯合趙高、胡毋敬等人開展了文字改革工作。(因趙高是趙華人,就不再敘述了)。

    文字改革工作中,由丞相李斯編定《蒼頡》篇;中書令趙高編定《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編定《博學》篇,這三篇文字書統稱為小篆。

    胡毋敬書法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雲:“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爰,讀yuán)。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胡毋敬《博學篇》書法欣賞(史籀大篆)

    胡毋敬創制的小篆

    秦權上的小篆

    北魏王愔(yīn)《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五十九人,中有胡毋敬。

    唐張懷瓘《書斷》中也稱胡毋敬"博識古今文字,亦與程邈、李斯省改大篆,著《博學篇》七章”

    到西漢初年,鄉里的私塾教師把秦代的三種識字課本《蒼頡》、《爰歷》、《博學》合併為《蒼頡篇》,以教授童蒙。

    二、程邈(miao),字元岑(cén),秦朝書法家,內史,下邽(今陝西渭南北)人。一說東海郡下邳(今江蘇邳州)人。

    相傳他首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

    蔡邕(yōng)稱其" 刪古立隸文"。

    唐代張懷瓘(guàn)《書斷》稱:"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為御史,以其便於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程邈所創隸書

    隸書介於篆、楷之間,是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分水嶺,為行書、楷書、草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宋刻大觀帖中還收錄有程邈書作《秦御史程邈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夫妻還是原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