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山話史
-
2 # 必讀歷史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接待了一位重要的朝臣。這位大臣剛從邊境的戰場回來,皇帝之所以要見他,是向他請教富國強兵之道。這位大臣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被後世推舉為宋代官吏的楷模,甚至有人認為他的地位還在蘇軾、歐陽修之上。他曾經因為不肯隨波逐流,秉筆直言,得罪了皇帝和權貴而遭到數次貶官,又憑著政績數次崛起。
在皇帝接見范仲淹之前,宋代恰好剛經歷過一次危機。
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領袖稱帝。由於宋代皇帝不承認其帝位,雙方發生了嚴重的軍事衝突。
在衝突中,西夏幾乎一年一次大捷,共滅宋軍幾萬人。宋軍表現得極端無能,連吃敗仗。同時,西夏由於消耗太大,決定與宋和談。這次和談斷斷續續,到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才達成協議。宋每年輸送給西夏銀七萬二千萬兩、絹十五萬三千匹、茶三萬斤。
就在宋代與西夏發生戰爭的同時,原本與宋代維持和平的遼國也趁火打劫,要求增加歲幣。四十年前,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宋每年向遼納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這時,遼威脅宋仁宗在戰爭、割地和增貢之間做出選擇。雖然知道這是遼國的無理要求,但宋仁宗還是屈服了,最後給遼國的歲貢增加十萬兩,絹增加十萬匹。
與西夏和遼的擴張相比,更讓人頭疼的是北宋政府自己的問題。政府內部已經是冗官充斥,軍隊規模龐大但是戰力疲弱。財政吃緊,戰爭的爆發使朝廷不得不大幅度提高稅收,民間經濟也受到了影響。根據掌管財政的三司使統計,戰爭爆發之前的公元1038年,陝西、河北、河東三路的財政收入分別為一千九百七十八萬、二千零一十四萬和一千零三十八萬,而財政支出分別為二千一百五十一萬、一千八百二十三萬和八百五十九萬,整體上還略有結餘。
到了戰爭開始後的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三路的財政立刻出現了大幅度變動。其中陝西路由於是宋夏戰爭的主戰場,花費更大,稅負極其沉重,政府收入猛漲到三千三百九十萬,而支出也達到了三千三百六十三萬。京師汴州(開封)的財政收入從公元1038年的一千九百五十萬漲到了公元1042年的二千九百二十九萬,支出從二千一百八十五萬漲到了二千六百一十七萬。
面對西夏和遼的逼迫、內部的重重問題,皇帝痛改前非,發憤圖強。而在這時,從前線回來的范仲淹成為皇帝信任的物件。他詢問這位立了戰功的大臣,如何才能解決財政問題,加強軍事戰備,防止下一次危機。范仲淹針對當時的四種現象,冗兵、冗官、冗費、行政效率低下做了書面報告
關於冗兵,新政針對性地提出恢復府兵制。宋代實行募兵制,兵員數額龐大,達一百多萬人,成為財政的巨大負擔。但由於戰爭頻仍,淘汰冗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范仲淹更強調從機制上尋找解決方法,減少養兵的花費,而府兵制寓兵於農,士兵自己種地養活自己,可以減少軍費開支。
在中國歷史上,既有實行府兵制的時期,也有實行募兵制的時期。實行府兵制時期,人們就想改革成募兵制;而實行募兵制時期,又想改革成府兵制。人們看到先前的募兵制花費太高,所以用府兵制解決花費問題。但同時,人們又發現府兵制雖然節約軍費,但士兵的戰鬥力不強,為了打仗,還是得用募兵制。募兵制持續到宋代,由於花費控制不住,范仲淹又提出要改為府兵制。
這種迴圈說明,軍隊的戰鬥力與軍費開支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長期無解的難題,要麼戰鬥力低,要麼軍費高,即便暫時能找到一個平衡點,也無法長期保持。范仲淹想從募兵制往府兵制調整,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尋找再平衡的嘗試,在北宋軍費太高的情況下,找到一個降低花費的方法。
針對冗官問題,范仲淹提出減少不合格官員的數量,削減因為家庭背景而當官的人數,同時改革官員選拔和考核體系,選拔出合格的官員。
另外,改革官員的選拔機制。由於官僚制度的慣性,宋仁宗時代形成了官員定期“磨勘”的制度:官員按照資歷,文官三年升遷一次,武官五年升遷一次。這個制度使官員們根本沒有動力去追求政績,只需熬資歷即可。必須改革磨勘法,根據官員實際的能力和成績來提拔,將那些熬資歷的不稱職者淘汰掉,形成良性的競爭局面。
同時,建立官員的恩蔭制度。宋真宗以來,皇帝要向大臣顯示恩惠,便大量地分封官員子弟當官,由此形成了龐大的冗官體系。范仲淹算了一筆賬: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在朝任職二十年以上,竟然能幫助兄弟、子弟二十人在京做官。如果不做出改變,官僚集團的膨脹速度會迅速吃空政府財政。
再次是改革貢舉制度。由於朝廷的考試注重詩詞歌賦,所以招來的人才大多以辭章文采見長,而缺乏真正的治理能力。范仲淹試圖改革貢舉制度,並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實務訓練。
“擇官長”“均公田”兩項,則是希望謹慎地選擇合格的地方官,避免不合格官員為禍民間。發給官員職分田,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不偏不倚地工作,避免貪贓枉法。
總之,范仲淹希望利用制度將老化的官僚體系重新潤滑,精簡官員數目,提高官僚素質,將有限的財政用到這些合格的官員身上。
針對行政效率低下,事情拖而不決,范仲淹提出了“推恩信”“重命令”兩項措施,要求朝廷不要總是變動命令,一旦釋出了命令,就要執行到底。
針對冗費,范仲淹提出“厚農桑”“減徭役”。政府透過興修水利、政策鼓勵、減少稅收的措施來鼓勵農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同時,又透過減少不必要的徵召,合併政府機構,節省用人,減輕百姓負擔,讓他們安心從事生產勞動。
范仲淹提出改革綱領之後,宋仁宗經過考慮,除了府兵制不予恢復之外,其餘的都下詔辦理。在范仲淹的領導下,北宋政府終於走上了變革之路,史稱“慶曆新政”。
回覆列表
宋夏戰爭的爆發,刺穿了北宋盛世的泡沫。大宋帝國一敗塗地,不得不與西夏議和。遼國乘機落井下石,以戰爭作為威脅,迫使宋帝國提高歲幣。與此同時,國內多地爆發兵變與起義。
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派人士開始走向前臺。
時任參知政事的范仲淹上奏朝廷:“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提出改革的主張,要點有十條:
第一,明黜陟。第二,抑僥倖。第三,精貢舉。第四,擇長官。第五,均公田。第六,厚農桑。第七,修武備。第八,減徭役。第九,覃恩信。第十,重命令。
宋仁宗採納其建議,開始改革,這個改革自慶曆三年開始,故而稱為“慶曆新政”。改革派的核心人物,除了范仲淹外,還有韓琦、富弼、歐陽修、餘靖等人。
在范仲淹的各項改革中,吏治是重中之重,是成敗的關鍵。改革吏治,說來簡單,實則最難,得去得罪一大批權貴。據說,范仲淹查閱官員名冊時,看到有不稱職的人,就會用筆作個記號。這一筆下去,意味著一個官員被削職了,意味著他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富弼說:“範公同是一筆,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由於改革嚴重損害保守官僚權貴的利益,范仲淹等改革派人物屢被攻擊,被斥為“朋黨”。為了打擊革新派,老官僚夏竦甚至不惜偽造所謂廢立皇帝的信件,欲置改革派領袖人物富弼於死地。
在這種情況下,范仲淹、富弼等人為了避開所謂謀反之嫌,不得不自動要求離開京師,前往陝西、河北主持地方軍政。宋仁宗心灰意冷,再加上宋夏達成和解,戰爭的危機總算過去了,對改革的迫切心也大大降低。新政由是陷入低谷。
1045年范仲淹、富弼等人被貶黜,朝中支援新政的官員也遭清洗。“慶曆新政”還沒全面鋪開,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