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書工序

    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2 # 馬Dame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開始的,即1914年7月28日午後1時左右。7月30日沙俄以奧匈入侵塞爾維亞為由宣佈全部軍隊動員。8月1日,德國以俄國動員軍隊為藉口,對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目標是逼迫中國就範,以達成北犯蘇聯的目的,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德國入侵波蘭的目的是打通德蘇邊界線,為日後大舉入侵蘇聯做準備。

  • 3 # Amour朝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俗稱薩拉熱窩事件。

  • 4 # 使用者50514867228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

    1、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於1914——1918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

    2、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中文又常稱為“歐戰”。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

    3、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4、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

    5、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

    1、核心: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2、必然性:全球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形成。

    3、可能性: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德國為首的國家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1、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分割世界而進行的一場非正義的,掠奪性的帝國主義戰爭。

    2、對塞爾維亞而言,是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

  • 5 # 大福讀史

    嚴格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戰序幕是從德國進攻比利時開始的。為什麼德國要進攻這麼一個撮爾小國?說起來,還要提到一項命運多舛的進攻計劃,即“施利芬計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施利芬計劃”可稱得上是閃電戰的前身。

    德國是新興的歐洲強國,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旦戰爭爆發,德國將無可避免地處於兩面作戰的窘境。德國西邊,是歐洲老牌強國英法;東邊,是十分熱衷領土擴張的沙皇俄國。另外,德國的海軍無論從兵員素質上還是艦艇質量上都不是英國的對手,故而它的出海口又極易被英國封鎖。所以,一旦開戰,德國必然經不起長期消耗。因此,若要取勝,則必須集中主要力量先行擊敗法國或者俄國,才能從容調兵遣將或對付剩下的強敵。於是,德國高效的參謀本部便將此一研究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早期,德國參謀本部傾向先擊敗俄國,再回軍對戰法國。不僅是因為法國是陸地強國不好對付,還因為法國構建的一系列邊防要塞。但在施利芬擔任參謀總長期間,他大膽地推翻了前人的謀劃,主張先擊敗法國,再回師攻擊俄國。這樣一來,一個最突出的問題便擺在了眼前:法國自普法戰爭以來,對德國十分敵視,為了應付德國的軍事威脅,法國耗費巨資修建了一條長達200公里的堡壘,這些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比鄰瑞士的阿爾卑斯山開始一直延伸到凡爾登要塞。可想而知,攻克這些軍事要塞會需要大量的攻城裝備、時間和精力。況且,攻城一方只能從一面開始,若短時間不能突破,一旦法國緩過神來,畢竟成為消耗戰。所以,施利芬主張避開法國修建的要塞防線,從凡爾登以北32公里處的中立國盧森堡和比利時以及崎嶇難行的阿登森林突入法國境內。

    但是比利時會不會讓德國如願透過呢?根據1831年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王國、聯合王國和普魯士王國簽訂的《倫敦條約》,規定比利時為永久中立國。截止到一戰爆發前,比利時已經度過了75年的中立時間。因此,比利時忽視了對國防、軍隊、工事的建設。施利芬判斷,一旦戰爭爆發,比利時的抵抗時間可以忽略不計。確定了作戰方向,施利芬還設定了一個誘餌,用有限的的德軍組成左翼部隊誘惑法國軍隊傾注全力攻擊當初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您是否還記得最後一課?)。一旦法國按照施利芬估算的步驟進行,那麼德軍右翼便可更加容易地直搗巴黎。按照施利芬計劃的要求:150萬德軍必須在接受動員令後12天內奪取比利時的列日要塞,19日攻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22天后越過法國邊界,39天后攻破巴黎。簡而言之,要在開戰6周內擊敗法國。

    之所以要如此迅速,還是考慮到俄國老舊原始的鐵路系統若完成軍事動員會需要6—8周。所以,德國在東線只需放10個師。可以看到,施利芬計劃的成功與否完全在於敵人完全按照計劃內的步驟。即法國要將主要兵力投入到洛林和阿爾薩斯的圍攻,德國順利透過比利時本土,俄國不能提前進攻。可是,戰爭爆發後,以上三種情況都超出了施利芬計劃原來的估算。德軍在開進比利時的途中,遭到比利時軍隊的頑強抵抗;俄國提前發動了進攻,這使得德軍不得不調出用來進攻巴黎的德軍部隊。更要命的是,施利芬的繼承人小毛奇擅自將施利芬計劃改動,加強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防守方向、削弱了擔任進攻的右翼部隊,從而使法軍不夠深入得以及時回援主戰場,最終導致了馬恩河會戰的失利。“必有一戰時,切莫削弱我的右翼”,施利芬的這一遺囑最終隨著德國的落幕而成為軍事史上的名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新CS55 PLUS有哪些升級?年輕人會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