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43767351955

    1.漢字的基本特徵是表意性

    世界上文字繁多,根據其記錄語言的方式和性質,基本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音體系的文字,一類是表意體系的文字,而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系統。 表意性是漢字的基本特徵 。有人提出漢字具有雙重能指性,即:漢字既具有其他文字所具有的表音屬性方面的能指,又具有表意屬性方面的能指。

    這種表意性是被它所記錄的漢語屬性規定的。古代漢語 單音節詞佔優勢,少有形態變化,語序在表意中的重要作用 等,這使得單個的漢字就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表意單位,也便決定了漢字的表意性質。

    2.漢字的表意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 1 )漢字的表意性,表現在 形與義的密切聯絡上,即因形示意,意寓形中。 這一特點在小篆以前的古漢字階段尤為顯著。商周時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是以形象的手段表現詞義的,具有濃重的描繪物象的色彩。它們用直接的或曲折的方式表現詞的內涵,視形知義,由義知音,這些都是表意文字的特徵。

    隸書以下的今文字,漢字結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由線條變成了筆畫,徹底改變了象形面貌 , 絕大多數漢字已不能從形體上表現詞義,看上去只是記錄音節,但實際上還是用個別字來區別詞或詞素。除了象“災、災、烖”這樣的異體字外,不同形體仍有區別語義的作用。以同音字為例,如“文、蚊、紋、汶、雯”等字,儘管它們讀音相同,但由於用不同形體記錄這些詞,仍標誌著它們在語義上的差異,只不過因形示義特點已經消失,進一步符號化,並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表意文字體系。

    ( 2 )漢字的表意性還表現在它 不直接表示詞的讀音 ,而是用特定的符號表示語言中的詞或詞素。聲音相同而意義有別的詞或詞素一般要用不同的形體來區別,同一個詞也可以用不同形體來表示,致使漢字結構繁複,數目繁多,數以萬計。

    ( 3 )漢字的表意性還表現在它具有超方言(包括口語)的特點。像鞋子、知道、照顧這些詞,在不同的方言區裡,發音是不同的,但漢字的寫法是一樣的,說出來可能聽不懂,寫出來卻一看就明白;再比如大街—大街(gāi )、客人—客 (qiě ) 、孔—窟窿、髒—埋汰等,都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分,此時的記錄書面語的漢字,就具有超口語的視覺化效果,你可以聽不懂“家裡來客(qiě)了”這句話的意思,但你卻能夠看懂“家裡來客人了”這段文字的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膽固醇的國產人造肉9月即將面市,你會先嚐為快嗎?其原料和加工工藝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