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雲中飛燕閱世間浮華

    往前就不用說了,七零後應該都記得,我們小的時候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大家住在一個村子或者一個大雜院,從小在一起玩耍,鄰里之間也是親密無間,經常在一起互通有無,彼此之間沒有那麼多心眼兒,大家處的就像一個大家庭。

    進入新世紀後,樓房慢慢多了起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有了隔閡,對門互不相識成為常態。開始的時候還是一部分,後來農村開始走進城市,農民也越來越多的搬進樓房,互不相識的人越來越多。隔閡多了,感情就淡了,再加上金錢在社會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原來互相幫助的基礎不存在了,一切以金錢多少來衡量。除了至親之間,人間真情真的不多了!

  • 2 # 逃出演算法的男人

    首先,人際關係的冷漠表達,一般不全是事實。譬如,我那個年齡段的時候,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和自己的兄弟也說過氣話,就是你tmd的很閒麼,要你管我的事。使得我們當時冷戰了快一個月。

    另外,中學,尤其是高中的年齡段,人的情商發展水平都有限,能夠充分考慮他人感受的人比例很小,尤其是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的好學生,再加之學業壓力,更鮮有人會把照顧別人心情作為日常的主修內容。所以人際矛盾經常因為小事引起,而又因小事擴大。

    再者,你的人際關係需求過高,至少在高中這個以學習為中心的階段需求有點高,和你故事中說的這幾個對人際關係基本沒啥需求的人,有需求分歧,再正常不過了。這簡直就是誰愛誰多一些,必吃虧的老掉牙命題。

    不管你指出的這幾個人物是否有錯,你肯定都在人際關係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我說的是選擇錯誤,不是行為錯誤,和道德無關。

    選錯了關注物件。

    當你開始發現對方冷漠和回饋不佳時,就應該選擇尋求新目標。這是基本的人際交往常識,人和人都是有性格上匹配程度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建立一段友誼的前提就是相互之間達成一定的共識。當然戀愛關係除外。

    選錯了交往方式。

    朋友之間不是所有行為都可以匹配的,有些時候朋友也有自己的行為空間,譬如踢球我不要求我最好的朋友陪我去,理由很簡單,他並不喜歡踢球。吃飯我也不一定會和某個好朋友一起,因為我們可能吃不到一塊。和朋友交往全方位匹配的期望都是給自己找事,不可能實現,還會徒增矛盾。如果你還在乎這些差異,那恭喜你,你這輩子都難以交到好朋友,孤獨終老一定是你的最終宿命。

    獨處焦慮。

    這個最麻煩,很多人性格如此,很不好辦。有些人週末打一圈電話,發現朋友都有事,不能陪他出去玩,就會感慨人生沒有朋友,陷入抑鬱狀態,覺得自己孤獨痛苦。這是病,得治,真的。

    至於題主的標題,真心有多少,真的和題主說的故事沒啥關係。

    有一個心理學的人際關係原則你可以思考一下。

    別人對我們好,我們就該對別人好,這一條約束自己是非常合乎道德觀。

    但反過來呢?

    我們對別人好,別人就該對我們好麼?

    假如一個人每天對你好,但這種好是你不太需要的,或者乾脆就是難以拒絕的麻煩,而你一定要回饋這種好麼?

    對別人好,不見得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而只有給別人帶來快樂,別人才會回饋這種快樂。

    當然,對方可能確實人不咋地,那你的選擇如果是還要用熱戀貼冷屁股,那是對方壞呢?還是你腦子缺根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自來也忍法帳鳴人豪傑物語想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