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要弄清這件事,我們來回顧下李鴻章和日本人的談判經過。

    1895年2月12日,李鴻章被任命為赴日本談判的全權代表。2月21日,李鴻章到京和光緒,慈禧,以及王公大臣商量談判底線。光緒皇帝授予李鴻章“以商讓土地之權”。

    3月20日,李鴻章等人在日本馬關的春帆樓與伊藤博文為首的日本代表進行談判。李鴻章率先提出“先停戰後談判”的要求,兩家不歡而散。

    3月21日,第二次談判開始。日方提出清廷交出大沽,天津,山海關等地;並且,這些地方的軍隊需要向日軍“投降”;天津山海關之間的鐵路也要由日本支配;並且,還要支付休戰期間日軍的所有費用。答應以上條件,日方才能停戰。雙方再次不歡而散。

    3月24日下午,第三次會談。李鴻章想跳過停戰問題,直接談議和條款。但是,伊藤博文以為這次會談是談停戰問題,沒有準備條款,也不願意說明日方的議和條款內容,更沒有提交方案。日方只是透露割讓臺灣島之事,李鴻章很是憤慨。雙方再次不歡而散,李鴻章在會駐地的路上,被日本激進青年打了一槍!

    3月28日,日方代表看望李鴻章時,告知日本政府決定接受無條件休戰。這個“休戰”就是日方對於李鴻章遇刺的“補償”。

    3月30日,伊藤博文在李鴻章病床前簽訂了休戰條約。

    4月1日,日本政府將“媾和條款”送至李鴻章行館,共計十一款。此事,李鴻章才看到“中國向日本賠償軍費庫平銀三億兩”的條款。

    4月9日,李鴻章向日方提出一個修正案:只同意賠款一萬萬兩。

    4月10日,下午四時,對於賠款一條,伊藤博文改成兩萬萬兩。

    4月15日,最後一次談判。對於賠款問題,李鴻章先是提出再減5千萬兩,日方不同意。之後,改為再減2千萬兩,日方依然不同意。最終,依然按照兩萬萬兩賠償。

    綜上所述,日本對於李鴻章挨的那一槍的“賠償”,就是答應了之前李鴻章夢寐以求的“休戰協定”!

    日本在李鴻章遇刺一週以後的4月1日,才提出了3萬萬兩賠償的條件。所以,“李鴻章遇刺之後少賠了一個億”,真的屬於謠言。

    至於從哪裡傳出來的,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某人要給李鴻章洗白吧。我最早聽說這個故事,是看電視劇《走向共和》。不過,想透過看電視劇學歷史,肯定是個笑話。而且,《走向共和》貌似就是因為給李鴻章洗白,而被禁播了。

  • 2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甲午戰爭歷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回答。

    甲午戰爭末期,李鴻章赴日本馬關求和,期間遭到日本青年小山豐太郎行刺而受傷,之後日本政府對中國的軍費賠償要求減少了一個億。這件事並不能說成是謠言,而是切切實實發生過的歷史事實。簡要來說,就是在李鴻章遇刺之前,日本所擬定的賠償軍費要求是3億兩,而在李鴻章遇刺之後,日方將賠款要求降至了2億兩。至於減少的原因,日方在公文中說得非常明確,就是體諒到李鴻章所道出的種種難處,而做出的讓步,“日本全權大臣因而細加斟酌,將原索之款直減至無可再減,實為體諒貴大臣所陳種種為難情形。”

    有關這個問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李鴻章遇刺後,日本提出的賠款要求減少了一個億這件事,並不能簡單等同於日本人是因為李鴻章遇刺而把賠款要求降低了一個億。

    下面來梳理一下馬關談判的大致經過,就能看出事情的實際情況。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率隨員乘船抵達日本下關(中國稱為馬關),後經日方安排,下榻下關的引接寺。

    第一次會談

    3月20日下午2時30分開始,李鴻章等和日本談判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在下關的春帆樓進行第一次會見,主要執行程式性的工作,諸如互相檢查對方是否具有政府的授權文書等。

    第二次會談

    3月21日下午2時30分開始,雙方開始的談判內容為首先實行停火,以此作為正式議和的前提。但是日方提出的停火條件過於苛刻,談判陷入僵局。

    第三次會談

    3月24日下午3時開始,李鴻章決定先擱置停戰談判,先進入議和談判,急於見到日方的議和條件。

    筆談

    在第三次會談後,李鴻章在從春帆樓返回引接寺的路上遭小山豐太郎行刺。

    事發後,李鴻章與日方的商談,一度透過公文來往的筆談書面形式進行。

    日方鑑於李鴻章遇刺,決定放棄此前的停戰條件,於3月30日實現無條件停火。

    4月1日,日方以照會形式,首次將擬定的馬關條約的草案提交給李鴻章,李鴻章第一次看到了包括賠款3億在內的各種苛刻條件。隨後,李鴻章在4月5日以照會形式回覆日方,對日本提出的逐項要求一一進行辯論。4月9日,李鴻章向日方書面提交了中方修改過的和約文字,其中賠款修改為1億兩。

    第四次會談

    4月10日下午4點開始,傷勢未愈的李鴻章重新到春帆樓和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見面會談,

    日方主動提出了賠款金額從3億減少至2億,此後談判焦點集中在日本提出的各項賠償要求方面。

    第五次會談

    4月15日下午2時30分開始,至晚上7時結束。李鴻章就日本提出的各項要求苦苦爭辯,日方寸步不讓。

    第六次會談

    4月17日上午10時開始,李鴻章經請示清政府批准後,與日方草簽馬關條約。

  • 3 # 一點點歷史

    李鴻章捱了一槍,大清少賠了一個億,這個故事到處都在傳,在網上隨便一搜能出來上百篇這樣的文章,李鴻章遇刺是真的,賠款減少了一個億也是真的,但是兩者之間並無太多關聯。

    先來回顧一下甲午戰爭後中日談判的過程

    黃海一戰北洋水師大敗,隨後日軍攻佔了號稱遠東第一軍港的北洋水師重鎮旅順,此時慈禧已有求和之意,但是日本方面覺得給清政府壓力不夠,此時和談獲利太少,於是集中兵力圍剿北洋水師。

    1895年2月,日軍攻佔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認為談判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提出了割地、賠款的談判條件。

    當時清政府有兩條路可以選擇,1、談判。2、遷都再戰。

    最終清政府選擇了談判,主要宗旨是隻要不割地,可以承受鉅額的戰爭賠款,清政府準備派李鴻章赴日談判,但是考慮到日本的強烈態度,李鴻章留了一手,從慈禧那裡得到了割地的授權。

    1895年3月13日李鴻章作為全權代表赴日,此時中日雙方仍未停戰。

    日軍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獲得了談判桌上的優勢,3月21日到24日雙方一共進行了三輪談判都不歡而散,而李鴻章主張的停戰要求,日本方面也沒有同意。

    李鴻章遇刺

    就在第三輪談判結束之後,李鴻章返回駐地的路上,遭遇了日本人小山豐太郎槍擊,李鴻章左眼受傷。

    這次意外事件造成了談判桌上形式的變化,清政府贏得了西方列強的同情,日本最怕的就是侵華的同時侵害了西方列強的利益,這次槍擊事件讓日方比較被動,為了緩和緊張氣氛,日本一方面安撫李鴻章,另一方面同意了清政府的停戰請求。

    隨即雙方展開第四輪談判,日本方面攤牌了提出賠償三億兩白銀,以及割地的條件,李鴻章向朝廷發電請示,來往電文均被日本截獲,日本政府得知了清政府一心求和的想法,但是礙於西方列強的干預最終適當修改了賠償金額改為兩億。

    李鴻章秉承著能掙一分是一分的宗旨,繼續苦苦哀求,甚至要求日本方面減少兩千萬兩作為自己回國的路費,最終日本人態度堅決,談判就此達成。

    總體來說李鴻章遇刺受傷確實為清政府贏得了談判桌上的一絲主動,但是日本方面修改賠償金額完全是為了儘快達成議和條件以免夜長夢多,再加上西方列強的態度,和李鴻章受傷的關係並不大。

  • 4 # 秉燭讀春秋

    1894年9月17日,甲午戰爭發生後。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和談,李鴻章和日本代表在日本馬關簽定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其中有一條賠款3億兩白銀,後來日本人減掉了一億兩白銀,實際賠償2億白銀。

    什麼原因減少了賠償呢?有人說李鴻章在和談時,被日本人企圖暗殺,遭槍擊負傷,日本人同情他才削減了一億白銀,其實這是謠言,日本人恨不能吞併大清,本來就沒有同情心,減掉1億兩,與李鴻章是否遇刺並無多大關係,那顆子彈只是為清廷贏來三個星期的休戰時間。

    李鴻章遇刺經過。

    1894年9月17日,甲午戰爭發生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政府眼看阻擋不住日本侵華的腳步。戰火眼看燒到北京。鑑於緊急情況。清政府急忙打出白旗,表示投降,同時特派李鴻章到日本和談,慈禧在李鴻章動身日本前交代,首先目標就是讓日本人停戰,以保北京的安全。

    至於割地賠款是在所難免的,能少賠就少賠,慈禧說罷看了老李一眼,只見李鴻章一味的苦笑。老李心裡想道:這次黑鍋又背定了,不過轉念自己安慰自己:“蝨子多了不咬”,反正都這樣了,我只有盡力而為了。老李信心滿滿上路了。這一天是1895年2月18日,這是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

    到了日本,日本方面的伊藤博文選在了馬關 春帆樓上談判。李鴻章不顧旅途勞累,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中日兩國唇槍舌劍,談判僵持不下。恰在此時,一樁突發事件改變了談判的程序。

    1895年 3月24日下午4時,當天談判結束後,滿懷心事的李鴻章步出春帆樓,欲乘轎返回驛館。誰知,就在李鴻章的轎子快到達驛館時,人群中突然躥出一名日本男子,在眾人驚慌失措的當口,照定李鴻章就是一槍。李鴻章左頰中彈,血染官服,當場昏厥過去。

    當時現場大亂,行人四處逃竄,行刺者趁亂溜之大吉。

    行刺事件發生後,馬關警方很快抓到了兇手。經審訊,此人名叫小山六之助,21歲,是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他不希望中日停戰,更不願意看到中日議和,一心希望將戰爭進行下去,直至佔領北京。所以決定借刺殺李鴻章,挑起中日之間的進一步矛盾,將戰爭進行到底。

    ▲李鴻章

    這就是日本人刺殺李鴻章的原因和經過。最後經過審訊,日本方面判處小山六之助無期徒刑,不過後來記載,他僅做了12年牢後,日本當局以在獄中表現良好為由,將其釋放。

    李鴻章被刺,日本人只是表示可以休戰,其它條件免談。

    事件發生後,清政府首先發來了慰問電,瞭解了李鴻章的傷情。所幸李傷無大礙。慈禧除了安慰一番後,又對李說,你可趁此機會,博得日本人的同情,提出休戰協議。李接受了慈禧的建議。

    4月1日和談繼續進行,伊藤博文對李鴻章進行了一番安慰,李鴻章乘機提出了停戰協議,伊藤博文說,休戰可以必須答應三個條件:

    1、日本軍隊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及在該處的城壘; 2、在上述各處中國軍隊,須將一切軍器、軍需品移交給日本國軍隊; 3、天津、山海關間的鐵道,由日本軍務官支配管理之。中國政府擔負休戰期間日本軍事的費用。

    李鴻章覺得這三個條件很苛刻。這等於未戰而將北京置於日軍的威脅之下,清廷不可能答應, 苦無辦法的李鴻章遂只能撤回休戰提議。

    伊藤博文看著李鴻章裹著繃帶臉頰,腫得像個豬頭的樣子,心中不免生出惻隱之心。於是慷慨答應李鴻章無條件休戰三個禮拜,換言之,日本人的一顆子彈,換來了休戰半月多點的時間。李鴻章也是蠻拼的。

    ▲伊藤博文

    此時伊藤博文提出議和條件:

    清政府必須割讓奉天南邊各地、臺灣澎湖各島給日本;賠兵費庫平銀三百兆兩。

    中日談判已經進行了兩個禮拜了,日本人考慮到刺殺李鴻章的負面影響,害怕清政府訴諸於國際調解,忌憚歐美列強出來分一杯羹,到時候得不償失。日本能爭多少就爭多少。想盡快結束談判,限定李鴻章4日內答覆以上條件。

    期限已到,李鴻章沒有直接回應日方的條件,而是一味的哭窮,說大清無力支付龐大的賠款,希望大幅減低數量的要求,與此同時,李發電文請示慈禧該怎麼辦?

    清廷迫於國內反日情緒高漲,回電文也沒明確李鴻章該如何,只是說讓李見機行事,所以談判一線李鴻章也不敢擅自表態,只能儘量拖延。

    4月8日,伊藤博文沉不住氣了,對李鴻章說:賠款數額雖可略減,但絕不能作大量削減; 割地則奉天、臺灣皆須割讓。

    伊藤博文繼續說道:“兩國之間的形勢是,日本為戰勝國、中國為戰敗國。 再者說了,原來你說休戰,我也答應了休戰三個禮拜,現在你又提出和談,日本也應允了,但是你就是不答應條件。”你做不了主可以重新換人。伊藤博文下了死命令。

    最後伊藤博文威脅道:“若不幸此次談判破裂,則我一聲令下,將有六七十艘運輸船隻搭載增派之大軍,舳舮相接,陸續開往戰地,如此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李鴻章聽了面如土色。他感到自己的拖延術已經行不通了。

    李鴻章為避免談判破裂,不得已,4月9日提出一個修正案: 割地照辦,賠款,減為一億兩。 面對中方“還價”,4月10日會談時,日本也作出“減價”: “ 賠款,減為2億兩。臺灣必須割讓。”並且宣告,這是最後的通告。

    李鴻章電令朝廷“力竭計窮,懇速請旨定奪”, 4月15日,朝廷來電,同意日方要求,授予李鴻章全權和約簽字。

    《馬關條約》最終簽訂,所以說,日本人減免一億不是李鴻章受傷而造成的,實則是害怕夜長夢多,歐美列強介入處理起來就棘手了,畢竟大清這些官員好忽悠。歐美列強“鬼”心眼太多,日本人玩不轉。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回答完畢。

  • 5 # 達o芬奇密碼

    不能算謠言,日本擔心李鴻章被刺殺後清朝拒絕談判。也擔心國際上制裁日本。要知道,李鴻章這一槍是挨在臉部的,一個老人頭上中了一槍,萬一死亡,殺使臣在國際上很嚴重,只有清朝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時期殺使臣。日本皇后親自制作繃帶,天皇親自探望李鴻章。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外交使臣代表一個國家,雙方都要尊重。這件事日本理虧,做出讓步是很合理的。

  • 6 # 歷史雜貨鋪

    這事還真不是謠言,李鴻章遇刺之後賠償款的確是少了一個億。在甲午戰爭結束之後,慈禧先是派張萌恆等人前去日本談判,可惜的是伊藤博文認為這些人和自己壓根不在一個等級,所以見都沒見,慈禧沒辦法只能另選人手,在當時最合適的人選也只有李鴻章,於是李鴻章帶著人前往日本開始談判。

    這一次伊藤博文接見了李鴻章,並且開始商量一些停戰的條件,既然是談判,肯定不可能直接亮底牌,獅子大張口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但一切都是可以談的,這就要看一個人的談判技巧,別說那段歷史中,即使現在各行各業也會有談判的時候,沒人會傻到直接亮底牌。

    當時日本直接開口就要三億,並且還要大沽,山海關,天津,這三個地方都是重要港口,李鴻章當然不會同意,於是第一次談判宣告失敗,李鴻章在回去的路上被一個名為豐太郎的人打了一槍差一點要了李鴻章的命,這個日本人是個比較激進之人,這就令伊藤博文等人很尷尬,還沒徹底談完,就出了這檔子事。

    伊藤博文趕緊命人開始救治李鴻章,給他最好的醫療資源。正是因為這次刺殺,談判開始變得有利於清廷,在此期間李鴻章強撐著和日本人談,其實即使沒有這顆子彈,說不定也會減少這一億,只是時間問題,因為日本人一開始就是獅子大開口,等著慢慢談。

    可是偏偏這個時候有人刺殺李鴻章,令他們從主動化為被動,尤其是這件事對日本外交方面的影響非常大,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譴責,當時的國際法是所在國有義務保護外國使節的人身安全,日本只能加快了談判的程序。有趣的是,李鴻章還將染了自己鮮血的黃馬褂拿給慈禧看,慈禧只說了一句話:難為你了,還留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 7 # 漢史趣聞

    李鴻章遇刺清政府少賠了一個億這本來就是事實呀。

    那時候大清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又加上大清和日本打的甲午戰爭失敗了。這時候戰勝方,日本就開始讓大清帝國賠款割地了,否則,就繼續開戰。

    當時朝中把持朝政的人是慈禧,慈禧最不願意得罪列強,所以,為了和平,他不得不派出使者和日本談判。

    這個重任最終落到了李鴻章的肩上,李鴻章知道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但是,國家有難,作為重臣的他不能逃避責任呀。

    他的同學同僚勸他不要去趟這一個渾水,可是,在國家大義之前,他選擇了挺身而出。

    李鴻章來到了日本,開始和日本人談判。

    此次李鴻章前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儘量的少賠一些銀子給日本人。

    當兩國談判的時候,雙方彈得很僵硬,日本人是堅決不向後退讓一步,面對三億兩白銀的賠款。李鴻章也不敢輕易的簽字。

    這個字若是簽上,很顯然這個賣國賊的罵名他背定了。

    李鴻章和日本了談了三次,結果都是一個樣子,日本人拒不讓步。

    誰知第三次談判結束之後,李鴻章在日本竟然被人刺殺了,還好這個人只是用槍射中了李鴻章的臉,子彈落到了他的臉頰裡面。

    但是,李鴻章並沒有生命危險。

    捱了子彈的李鴻章知道自己有了談判的籌碼,當他再次和日本人談判的時候,日本人也覺得不好意思了,畢竟大清的命官是在他們國土上遇刺的。

    為了儘快達成協議,日本人少讓大清帝國賠了一億兩白銀。

    李鴻章臉上的一顆子彈價值一億兩白銀也是這麼來的,所以說這並不是謠傳,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3.13戰士職業拉怪手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