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迭代

    給你一個標準的定義:

    在RUP中,迭代被定義為:迭代包括產生產品釋出(穩定、可執行的產品版本)的全部開發活動和要使用該釋出必需的所有其他外圍元素。

    這個定義太學究氣,半天看不明白。這樣解釋可能更容易理解:

    我們開發一個產品,如果不太複雜,會採用瀑布模型,簡單的說就是先需求定義,然後構建框架,然後寫程式碼,然後測試,最後釋出一個產品。

    這樣,幾個月過去了,直到最後一天釋出時,大家才能見到一個產品。

    這樣的方式有明顯的缺點,假如我們對使用者的需求判斷的不是很準確時——這是很常見的問題,一點也不少見——你工作了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當你把產品拿給客戶看時,客戶往往會大吃一驚,這就是我要的東西嗎?

    迭代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假如這個產品要求6個月交貨,我在第一個月就會拿出一個產品來,當然,這個產品會很不完善,會有很多功能還沒有新增進去,bug很多,還不穩定,但客戶看了以後,會提出更詳細的修改意見,這樣,你就知道自己距離客戶的需求有多遠,我回家以後,再花一個月,在上個月所作的需求分析、框架設計、程式碼、測試等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又拿出一個更完善的產品來,給客戶看,讓他們提意見。

    就這樣,我的產品在功能上、質量上都能夠逐漸逼近客戶的要求,不會出現我花了大量心血後,直到最後釋出之時才發現根本不是客戶要的東西。

    這樣的方法很不錯,但他也有自己的缺陷,那就是週期長、成本很高。在應付大專案、高風險專案——就比如是太空梭的控制系統時,迭代的成本比專案失敗的風險成本低得多,用這種方式明顯有優勢。

    如果你是給自己的單位開發一個小MIS,自己也比較清楚需求,工期上也不過花上個把月的時間,用迭代就有點殺雞用了牛刀,那還是瀑布模型更管用,即使是做得不對,頂多再花一個月重來,沒什麼了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茶樓怎樣做好一個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