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直方圖是這樣的:
兩個值得特別關注的點:
1、RGB直方圖的最右端沒有凸起
2、紅色通道直方圖的最右端最靠右,綠色的在中間,藍色的最靠左。
這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畫面中的高光是缺失的,也就是說畫面中不存在純白色的區域,因此畫面看起來圓潤而不突兀。
2、畫面的高光部分主要會呈現出紅色和綠色的混合色也就是黃色。
特別是大家注意觀察一下圖片左上角的水面:
左邊是這張圖的效果,右邊是模擬出的正常曝光時應該具有的效果,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左側影象明顯是泛黃且高光缺失的。
我們再看一下另一張圖片:
是不是和上面的直方圖如出一轍,特別是通道直方圖的右端相較於前者更加極端。對於這種照片的處理,我們是存在“套路”的,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我們測量出右端點的位置,以紅色通道為例:
可以看到在238-255這個色階範圍的數量為0,因此我們使用這樣一根紅色曲線:
就是把紅色曲線的右端點拉到238的位置,用同樣的方法,我們測量出綠色通道右端點的位置:
然後拉一根綠色曲線:
然後測出藍色通道:
同理,拉這樣一根藍色曲線:
經過這樣的調整,我們就基本鎖定了畫面的色彩基調,接著調整一下對比度和曝光:
這時候如果我們把曝光提升到最大,看一下畫面的效果:
可以看到,即使我們把曝光提高到最大,畫面的高光部分依舊不會變成白色,因為我們之前的曲線操作已經將高光部分的最大值鎖定了,這也可以從直方圖看出來。
利用我們剛才的調整,就可以很好的渲染一張照片的畫面基調了:
雖然後續還需要進行更加精細的區域性調整,但是利用直方圖觀察畫面特徵以及利用曲線工具鋪墊畫面基調依舊是非常重要的後期手段,這可以為我們後續工作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圖片觀察一下直方圖,然後按照我剛才的步驟去調整一下,看一下效果如何。
——————
此回答直方圖檢視工具為PS,修圖軟體為“潑辣修圖”。
近期我有一場關於直方圖的Live,有興趣的可以來聽聽:
如何徹底讀懂一張照片的直方圖
它的直方圖是這樣的:
兩個值得特別關注的點:
1、RGB直方圖的最右端沒有凸起
2、紅色通道直方圖的最右端最靠右,綠色的在中間,藍色的最靠左。
這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畫面中的高光是缺失的,也就是說畫面中不存在純白色的區域,因此畫面看起來圓潤而不突兀。
2、畫面的高光部分主要會呈現出紅色和綠色的混合色也就是黃色。
特別是大家注意觀察一下圖片左上角的水面:
左邊是這張圖的效果,右邊是模擬出的正常曝光時應該具有的效果,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左側影象明顯是泛黃且高光缺失的。
我們再看一下另一張圖片:
它的直方圖是這樣的:
是不是和上面的直方圖如出一轍,特別是通道直方圖的右端相較於前者更加極端。對於這種照片的處理,我們是存在“套路”的,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我們測量出右端點的位置,以紅色通道為例:
可以看到在238-255這個色階範圍的數量為0,因此我們使用這樣一根紅色曲線:
就是把紅色曲線的右端點拉到238的位置,用同樣的方法,我們測量出綠色通道右端點的位置:
然後拉一根綠色曲線:
然後測出藍色通道:
同理,拉這樣一根藍色曲線:
經過這樣的調整,我們就基本鎖定了畫面的色彩基調,接著調整一下對比度和曝光:
這時候如果我們把曝光提升到最大,看一下畫面的效果:
可以看到,即使我們把曝光提高到最大,畫面的高光部分依舊不會變成白色,因為我們之前的曲線操作已經將高光部分的最大值鎖定了,這也可以從直方圖看出來。
利用我們剛才的調整,就可以很好的渲染一張照片的畫面基調了:
雖然後續還需要進行更加精細的區域性調整,但是利用直方圖觀察畫面特徵以及利用曲線工具鋪墊畫面基調依舊是非常重要的後期手段,這可以為我們後續工作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圖片觀察一下直方圖,然後按照我剛才的步驟去調整一下,看一下效果如何。
——————
此回答直方圖檢視工具為PS,修圖軟體為“潑辣修圖”。
近期我有一場關於直方圖的Live,有興趣的可以來聽聽:
如何徹底讀懂一張照片的直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