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音律中,五音和七音是相對音高.而絕對音高一共有十二個,正好也和前面所說的C,#C,D……對應,稱為十二律.他們是:黃鐘 大呂 太蔟 夾鍾 姑洗 仲呂 蕤賓 林鐘 夷則 南呂 無射 (射音易,yi去聲,即陶子文中之“律中無射”,指十一月) 應鐘 C #C D bE E F #F G bA A bB B 並且,和西洋音樂一樣的,可以以黃鐘、大呂……的任意一個為宮音,定下是什麼調的音階--"均",稱為"旋相為宮".比如,用黃鐘為宮音(也就是以C為1),他的音階就是"黃鐘均".同樣的,我們可以有大呂均,太蔟均等.
五音和七音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這個“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音階,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1、2、3、4、5、6.後來又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7”,變徵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4”.中國傳統的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的音.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古人常把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因此,在古書上常可見到寫某季節時連帶寫到和這個季節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如歐陽修《秋聲賦》:“商聲,主西方之音;……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就是把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合的.這種配合反映了古人對事物的認識,其實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這個五音不是“五音不全”的五音,“五音不全”的五音是指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所分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五類音,餘隻懂磨牙匝舌,五音實難全),再加上變宮、變徵,就構成了七音,與今天的七音階對比是: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變宮
1 2 3 4 5 6 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為主(即作為樂曲主旋律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構成了一個調式,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感官色彩和表達功能,因而也能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
例如《荊軻刺秦王》敘述荊軻一行出發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這種調式旋律蒼涼悲壯,適宜於悲歌.下文又有“復為羽聲慷慨”,“羽聲”就是羽調式,這種調式高亢激越,所以聽後“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
【六律】
中國的古代律制.古稱六律,實則十二律,即古樂的十二個調.律,本來指用來定音的竹管,舊說古人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以確定樂音的高低,因此,這十二個標準音也就叫做“十二律”.這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稱,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中的十二個調.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為:(1)黃鐘(C) (2)大呂(·C) (3)太簇(D) (4)夾鍾(·D) (5)姑洗(E) (6)中呂(F) (7)蕤賓(·F) (8)林鐘(G) (9)夷則(·G) (10)南呂(A) (11)無射(·A) (12)應鐘(B).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奇數六律為陽律,稱“六律”,偶數為陰律,稱“六呂”,總稱“六律六呂”,或簡稱“律呂”.但古書上說的六律,通常是指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說的.
上古時代,又以律與歷附會,把樂律和曆法聯絡起來,把十二律和十二個月配合,按《禮記·月令》,即“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夾鍾;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呂;仲夏之月,律中蕤賓;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孟秋之月,律中夷則;仲秋之月,律中南呂;季秋之月,律中無射;孟冬之月,律中應鐘;仲冬之月,律中黃鐘;季冬之月,律中大呂.”“律中”就是“律應”.歐陽修《秋聲賦》:“夷則為七3月之律……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後世也常用十二律名稱代表時令月份,如曹丕《與吳質書》:“方今蕤賓紀時,景風扇物”,是指仲夏五月.
(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制度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又,奇數各律又稱為“六律”,偶數各律稱為“六呂”總稱為“六律六呂”,或簡稱為“律呂”,乃對其半調(高八度各律)與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在古音律中,五音和七音是相對音高.而絕對音高一共有十二個,正好也和前面所說的C,#C,D……對應,稱為十二律.他們是:黃鐘 大呂 太蔟 夾鍾 姑洗 仲呂 蕤賓 林鐘 夷則 南呂 無射 (射音易,yi去聲,即陶子文中之“律中無射”,指十一月) 應鐘 C #C D bE E F #F G bA A bB B 並且,和西洋音樂一樣的,可以以黃鐘、大呂……的任意一個為宮音,定下是什麼調的音階--"均",稱為"旋相為宮".比如,用黃鐘為宮音(也就是以C為1),他的音階就是"黃鐘均".同樣的,我們可以有大呂均,太蔟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