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47460208505

    中國古詩詞按內容分可分為:送別詩、懷古詩(詠史詩)、羈旅詩、田園山水詩、邊塞詩、詠物詩、寫景詩、宮(閨)怨詩八大類。

    下面僅簡要介紹送別詩、寫景詩、詠史詩、詠物詩四大類。

    1、送別詩

    (一)古人由於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後,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

    送別詩是古詩詞中的一個大類。他們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詩歌大多纏綿悽切,充滿感傷情調,如柳永的《雨霖鈴》。這類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採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藉助於想象、聯想塑造形象。以婉約派詞人、詩人寫的較多。

    2、寫景詩

    古代詩人經常遊覽山水、寫景言志,寫景詩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佔了較大的比例。

    一般來說,寫景詩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或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託物言志;詩的中間兩聯往往對仗工整,詩的語言特點:明快、清新、簡潔、質樸。

    3、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詩是透過對獨特的事物的讚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寫所詠之物的形態、色澤、特徵,追求貼切逼真,但如果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於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詠物詩。也就是說,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一首優秀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詩人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4、懷古詠史詩

    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

    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詩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弟子多俊才,捲土重來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卻感到項羽的失敗歷史的必然:“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二種情況是把史實和現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搏擊社會現實。我們中學裡學過的兩首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

    第三種情況是隻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揮,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麼一首借古諷今和傑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光燈時亮時滅是何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