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1341708084

    我家門前種有一棵竹,每當我心煩意燥時,我便去看竹。看著看著,我便會把煩惱衝到九霄雲外,便會心平氣和,每次我都會得列一些啟發。竹子成了我人生嚮導。  竹子一直以來都是為世人所喜愛的一種植物。宋代畫家文同就很鍾情於竹,很喜歡畫竹。他畫出來的竹風情萬種,而他畫竹的時候總是不加思索,一揮而就。宋晁補有詩曰:“與可畫竹時,胸有成竹。”  竹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用來建築或制器具。在蔡倫發明紙之前,人們就已經懂得把竹製成竹帛用於寫字。雖然竹帛很沉重,但在當時來說,確實方便了人們記載。其次,竹還可以製成筷子,籃子,蘿筐,桌椅,樂器(如笛、簫)等等。竹子的用途可謂多得不勝列舉。  人們總喜歡用‘翠竹’米稱呼竹子。其原因是竹子是一種常綠的植物,四季勻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由‘翠竹’我想到了一個人的生命應該如此──要充滿生機和活力。  解縉有一句詩“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其實不僅是竹筍,而且長大了的竹子也是‘腹中空’的──它的莖是空的。千萬別這樣就認為它‘胸無點量’,毫無事處,正是由於它‘腹中空’,才使它具有如此多的用途。我們做人也是同樣的道理,絕不能以貌取人。  竹子有很多節。雖然如此,但它卻不屈服這些節,而是向它發起衝擊,繼續生長,直到高不可攀。我很佩服竹子的這種精神。它使我認識到:一個人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就必須不畏挫節,勇往直前。  用竹子比喻人生,雖然有些籠統。但卻是恰如其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術源於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