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不可能。陸遜的能力實在有限,而且有與孫權貌合神離,他的才能其實算是比較低下的,對那三位英傑難以構成太大的威脅。

    毛澤東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其實,夷陵之戰諸葛亮和劉備也採用了類似的戰術,只是不像毛主席想的這麼全面,而且由於前鋒太差勁,並且沙摩柯意想不到的廢柴,最終失敗。

    但是,這也側面暴露了陸遜的軟肋。一是戰略上缺乏大局觀,二是湘地少數民族動亂他始終壓不住。戰略上的漏洞他沒堵住或者說都沒想到去堵,自己領地上的糾合工作又做不好,像這樣的統帥能有多大威脅?

    常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一失”經常會要命,歷史上這樣的戰例屢見不鮮。事實上,劉關張三人的智略就算不如陸遜也不會差得很遠,何況又有諸葛亮計算統籌。而一旦在交戰中發覺陸遜的短處,陸遜的虧有多大就能吃多大。

    再者,陸遜要是真聰明會做人,就該像賈詡一樣不去自找倒黴。而他摻合近孫權父子之爭,實在是不明智至極。最糟的是,那也算是在孫權壯年的時候,他的政治能力這麼差,很容易被人斷後路。

    歷史上有無數“軍事巨人、政治矮子”,這樣的人,正面打不過他們的時候,稍微用計,就可以要他們的命。假設陸遜真有能力在戰場正面對劉關張造成威脅的時候,估計死期也就隨著提前了。

  • 2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這個問題的間接二字有些牽強吧。如果說張飛的死還算是跟陸遜沒有多大瓜葛,用間接二字還算過得去,因為張飛是因為關羽的死而遷怒了旁人,最後遭了暗算,死於非命。而關羽的死,陸遜起到的絕對不是間接作用,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參與者。武聖關羽在面對少年陸遜時,應該是處於事業最輝煌的時期,然而盛極必衰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公元220年,當這位戰神全力攻打襄樊的時候,陸遜卻來了個釜底抽薪,背後偷襲,刀鋒直指關羽的根據地荊州,這下子讓關羽有些措手不及。連忙調轉馬頭,從襄樊回去救急,而兵家最忌諱的就是這樣被人牽著鼻子走,而飽讀詩書的關羽也未曾想到自己正在一步步陸遜的圈套之中,陸遜緊接著又先後佔領秭歸、夷道,一下子堵住了關羽的退路,讓關二爺成了甕中之鱉,而此時的關羽就被團團圍住,氣數已盡,最終敗走麥城,一命嗚呼。所以說,關羽的死,陸遜絕對起到了主導作用,而非間接作用。而後面的劉備,更不必多言,夷陵之戰被火燒連營,打敗他的敵軍主將正是陸遜,只不過劉備沒有當時就掛,而是到了白帝城託孤以後,才一命嗚呼的,但是他的死因很大程度上是被陸遜打敗後的一口惡氣,所以說陸遜對劉備的死起到了間接作用,好像也不大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