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一出門,就會看到滿街都是來去匆匆的身影,行人以競走般的速度往各自的方向奔波著,一張張陌生的臉孔上沒有任何表情,如機器人一樣“麻木”,那些沒有趕路的人,大多數都在公交車站牌下等待著,時不時向車開來的方向張望著,再時不時掏出手機看看時間,流露出或多或少的焦慮。每一輛公交車駛過來後,先是匆匆忙忙下來一批乘客,接著車門便被圍個水洩不通。一幫人在一個狹小的車門旁你推我搡,踩腳、碰撞已是司空見慣,吵架拌嘴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即便有幸擠上了一輛“搶手”的公交車,也不能得意得太早,大大小小的汽車也在爭先恐後地行駛,從高處俯瞰下去,如同接龍一般,彷彿找不到空隙。“氾濫成災”的汽車都在同一個時間衝向同一個狹窄的路口,怎有不堵之理?一旦遭遇堵車,人們便徹底焦慮了。可是又無可奈何,總不能從車窗裡飛出來吧,只好在接到電話時回一句“我在路上,馬上就到公司”之類的話,然後繼續等待。
到了公司,又是一群人在等待電梯,進去之後,便趕忙按按鈕關門,雖然只有幾秒鐘時間電梯門就會自動關上。進了辦公室,趕忙開啟電腦,接著飛快地開啟網站,拼命地敲打著鍵盤。常常因為一個選題策劃忙得焦頭爛額,因為一個銷售計劃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一個客戶苛刻的要求將已經做好的設計方案一改再改,等到改得近乎完美之時,已經到了深夜。此時才想到趕快睡覺,第二天還要趕公交車呢……
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我們在匆匆忙忙中機械地重複著生活的程式。表面上看是爭分奪秒,孜孜進取,可實際上是被焦慮的心情所左右著,身不由己。學生為升學考試、畢業就業焦慮,職場人為薪酬福利、人際關係焦慮,商場人為產品銷路、市場行情焦慮,官場人為提拔升遷、派系鬥爭焦慮,戀愛中的人為房子車子焦慮,單身的人為了尋找愛人焦慮……
但是,就算人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也不知道把腳步放慢一些,彷彿都市裡的一群“敢死隊”,只知道向前衝,卻沒想過休息或者後退。
有人說,人之所以一生下來就開始啼哭,是因為他害怕做人,做人太難了。當人們都在追求同樣的價值,人生價值相當普遍地存在一元化、同質化時,多數人都在盲目急躁地追逐著財富、名譽、地位,而這些寶貴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有的人就算是拼了命也不一定能得到,但是得不到又不甘心,還要繼續爭取,如此反覆中消耗著大好的年華,如果到頭來還是一無所得,或者得不償失,那麼做人就真的是太難了。
其實,很多人覺得有了金錢、權力、名聲就會幸福,並不一定是出於自己的本意,而是在別人看來,有了這幾樣東西,人就是幸福的,就是成功的。也就是說,更多的人是為了成為別人眼裡“幸福的人”而去奮鬥的,他們奮鬥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幸福,承認自己的幸福,從而有一種優越感和滿足感,以此撫慰自己的心靈。由此可見,更多的人是在追求一種虛榮,實際上他們心底也明白,為了人生的追求而付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是虧本的,但是在“隨波逐流”思想的控制下卻無可奈何。適度的焦慮,可以給人一種危機感,能催人奮進,讓人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有焦慮感的人生更精彩。只是,當焦慮感成了“焦慮症”,甚至是強迫症時,好端端的情緒就變成了病態情緒。因為焦慮,多少人在透支生命。所以,有一種說法頗為流行:“前半生用健康換金錢,後半生用金錢換健康。”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模式並不美好。儘管在現代社會里,有人以“忙碌”為驕傲——忙碌代表著自己社會價值大、代表著自己的人脈資源豐富、代表著具有在社會上呼風喚雨的能耐或潛力,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他在忙著趕時間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沒有時間陪老婆孩子,享受家的溫暖;沒有時間和朋友聚會,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沒有閒心去看一場電影、聽一聽音樂,更別說吟詩作畫、品酒賞月這類極富情調和雅緻的事情了。總之,那些能夠豐富人生、品味人生的東西與“忙人”們是絕緣的,世界上有多少充滿精彩、充滿夢幻的地方,可那些習慣於焦慮的人卻只有一個方向可以前進。等到年老力衰,再也忙不起來時,也許會感到更多的失落和遺憾。
每天早晨一出門,就會看到滿街都是來去匆匆的身影,行人以競走般的速度往各自的方向奔波著,一張張陌生的臉孔上沒有任何表情,如機器人一樣“麻木”,那些沒有趕路的人,大多數都在公交車站牌下等待著,時不時向車開來的方向張望著,再時不時掏出手機看看時間,流露出或多或少的焦慮。每一輛公交車駛過來後,先是匆匆忙忙下來一批乘客,接著車門便被圍個水洩不通。一幫人在一個狹小的車門旁你推我搡,踩腳、碰撞已是司空見慣,吵架拌嘴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即便有幸擠上了一輛“搶手”的公交車,也不能得意得太早,大大小小的汽車也在爭先恐後地行駛,從高處俯瞰下去,如同接龍一般,彷彿找不到空隙。“氾濫成災”的汽車都在同一個時間衝向同一個狹窄的路口,怎有不堵之理?一旦遭遇堵車,人們便徹底焦慮了。可是又無可奈何,總不能從車窗裡飛出來吧,只好在接到電話時回一句“我在路上,馬上就到公司”之類的話,然後繼續等待。
到了公司,又是一群人在等待電梯,進去之後,便趕忙按按鈕關門,雖然只有幾秒鐘時間電梯門就會自動關上。進了辦公室,趕忙開啟電腦,接著飛快地開啟網站,拼命地敲打著鍵盤。常常因為一個選題策劃忙得焦頭爛額,因為一個銷售計劃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一個客戶苛刻的要求將已經做好的設計方案一改再改,等到改得近乎完美之時,已經到了深夜。此時才想到趕快睡覺,第二天還要趕公交車呢……
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我們在匆匆忙忙中機械地重複著生活的程式。表面上看是爭分奪秒,孜孜進取,可實際上是被焦慮的心情所左右著,身不由己。學生為升學考試、畢業就業焦慮,職場人為薪酬福利、人際關係焦慮,商場人為產品銷路、市場行情焦慮,官場人為提拔升遷、派系鬥爭焦慮,戀愛中的人為房子車子焦慮,單身的人為了尋找愛人焦慮……
但是,就算人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也不知道把腳步放慢一些,彷彿都市裡的一群“敢死隊”,只知道向前衝,卻沒想過休息或者後退。
有人說,人之所以一生下來就開始啼哭,是因為他害怕做人,做人太難了。當人們都在追求同樣的價值,人生價值相當普遍地存在一元化、同質化時,多數人都在盲目急躁地追逐著財富、名譽、地位,而這些寶貴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有的人就算是拼了命也不一定能得到,但是得不到又不甘心,還要繼續爭取,如此反覆中消耗著大好的年華,如果到頭來還是一無所得,或者得不償失,那麼做人就真的是太難了。
其實,很多人覺得有了金錢、權力、名聲就會幸福,並不一定是出於自己的本意,而是在別人看來,有了這幾樣東西,人就是幸福的,就是成功的。也就是說,更多的人是為了成為別人眼裡“幸福的人”而去奮鬥的,他們奮鬥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幸福,承認自己的幸福,從而有一種優越感和滿足感,以此撫慰自己的心靈。由此可見,更多的人是在追求一種虛榮,實際上他們心底也明白,為了人生的追求而付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是虧本的,但是在“隨波逐流”思想的控制下卻無可奈何。適度的焦慮,可以給人一種危機感,能催人奮進,讓人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有焦慮感的人生更精彩。只是,當焦慮感成了“焦慮症”,甚至是強迫症時,好端端的情緒就變成了病態情緒。因為焦慮,多少人在透支生命。所以,有一種說法頗為流行:“前半生用健康換金錢,後半生用金錢換健康。”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模式並不美好。儘管在現代社會里,有人以“忙碌”為驕傲——忙碌代表著自己社會價值大、代表著自己的人脈資源豐富、代表著具有在社會上呼風喚雨的能耐或潛力,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他在忙著趕時間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沒有時間陪老婆孩子,享受家的溫暖;沒有時間和朋友聚會,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沒有閒心去看一場電影、聽一聽音樂,更別說吟詩作畫、品酒賞月這類極富情調和雅緻的事情了。總之,那些能夠豐富人生、品味人生的東西與“忙人”們是絕緣的,世界上有多少充滿精彩、充滿夢幻的地方,可那些習慣於焦慮的人卻只有一個方向可以前進。等到年老力衰,再也忙不起來時,也許會感到更多的失落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