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遊9284
-
2 # 琿春徐飛
這裡是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卅的琿春市,我們這裡的農民生活很不錯,聽我從衣、食、住、行、用五個方面說起:
衣,前幾年農民買衣服,都往低檔商場去買,買一套衣服一、二百元左右。現在提高擋次了,買一套三、四百元的衣服,己經不奇怪了。少數女同志還買羽絨服和貂皮外套,花三、五千元的也有了,農村婦女進城,和城市婦女沒多大區別了。
食,吃的大米白麵就不用說了,誰家殺賣肉,一買就是十幾斤,放在冰箱裡,吃完了再買,冰箱裡總是滿滿的,魚肉蛋菜啥也不缺,進城下小館喝二兩是常有的事。
住,這幾年國家政策好,消滅了泥草房,全部住上了新瓦房。原來房蓋是水泥瓦的,國家補助3000元,一律換上鐵瓦,原來是木窗戶的,國家補助3000元,一律換上塑鋼窗。蓋不起房子的,國家補助二至四萬元不等,換上了新房瓦房,貧困戶的房子,都是國家掏錢蓋的。農民世世代代住的泥草房,一戶也沒有了。
行,原來家家都有摩托車,現在大多數都換上了電動車,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家買了小汽車,一年開不了幾天,放那當擺設。水泥路達到戶戶通,路燈也安上了。
用,彩電冰箱家家有,手機人人有。電腦會用的人家有。自來水,改廁工程早己完成,農具就不用說了,家家齊全。
我們市農村2017年人均純收入1.3萬元,絕大多數人家基本達到小康標準。部分人家還在市裡買了樓房。當然,還有少數人家在收入上還處於貧困狀況,主要是病殘原因所至,我們市政府正大力開展扶貧攻堅,爭取他們早日脫貧。
-
3 # 使用者58836141052
我們哪裡是旱原,屬於半山區,隨然說國家這幾年對水利設施投入的很大,但都是承包出去了,真正一方水澆地,還要3.5元,算來算去,還是澆不起,澆了莊稼豐收了好說,莊稼欠收年澆了還得倒貼錢。忠的一句話,還是倆眼瞪著等天下雨,投資少,風險小。
-
4 # 金136209300
農民沒有啥樣,一個字:苦。種糧食成本高,雜七雜八的算下來一年種糧食所能賣的錢還沒有在外邊搭鋼管架一個月掙的多。養殖業更不行,什麼山羊啊土雞啊只能證明自己像找了個“門路”,其實都特麼的扯淡。放羊跑破了腳板皮,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若說賺錢只要你能等,一年下來能賣個一兩頭羊,你算算能掙錢不?養雞咱們用純糧食喂,土雞如果給吃飼料也就沒有土雞的口感。糧食你得天天去鄰村買,不敢發雞瘟,疫苗防病是第一位。也只能說不賠錢,沒有啥利潤。種藥材若能看準行情得第一批投資,三兩年能見利潤就立馬推出去賣了,這算賺了。如果紅火期已過你再種的話,對不起,你只能認賠。因為第一批人把藥材的種子賣給了你,等你賣種子就沒人要了,所以你只能賠本,這就是農民的酸甜苦辣。
-
5 # 為了我20
說句良心話,農村能解決溫飽問題,就算好,現在的農村比起七八十年代好多了,但是現在的農民負擔比以前的農村負擔更重,首先就子女上學的費運會給一個家庭帶來難以應付的壓力,因為人人都注重教育,正常家庭倆個孩子上學,從學前到大學基本就是十七年,對一個農民家庭來說這十七年的費運就景靠什麼,靠土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一個學生十七年費運算十五萬也是最低,倆孩子三十多萬好些的家庭也不輕鬆,何況有些父母身體多病,為了子女辛苦一生也不見得能完成心願,農民沒有好日子,只有苦日子,過去孩子多沒上學沒文化吃了虧,現在孩子少要學文化知識,可是父母又吃了那麼多苦,在著現在的糧價收有投資高,為了不失去土地幹倍錢活,有那位農民因為倍本把地丟了,謝謝邀請。
-
6 # 錦繡大地山河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幸福感指數不斷提高。本人是六十年代生人,記的小時候,吃的是粗茶淡飯,地瓜乾子是主糧,只有逢年過節才吃點白麵。穿的是粗布衣衫,並且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補丁羅卜丁。而現在頓頓吃白麵饅頭,沒有菜還咽不下去。在穿戴上更講究,什麼衣服好看穿什麼。尤其是現在透過社會主義新農建設,農村環境面貌更是煥然一新。有文化大院唱歌跳舞,有健身器材鍛鍊身體,道路全部硬化,有清潔工天天清掃衛生,道路兩旁植花種草,做到了一年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一點也不比城裡差。有比較才有鑑別,我們看著農村好了,農民富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子女們卻不認為農村好,女的想方設法往城裡嫁,男的千方百計貨款也要到城裡買房。從而造成的後果是,農村光棍多,貸款買房的多。有一位女村民對我哭訴,貸了四十萬,今輩子都還不完。農民剛要富起來,又被房貸壓垮了。這裡,有人要問,沒錢為啥去城裡買房呢?人人都有攀比心理,人家都去買,你不買別人會笑話你。再一個就是城裡沒有房,姑娘不跟你,物件找不上。這是我們這裡農村存在的一個現實情況,不知你們哪裡是不是這個樣?
-
7 # 淮陽紅太陽
我們周口農民,一個人均一畝地的平原地區,適合多種植物生長!麥秋二季一畝地收入噸糧沒有問題!但是糧價低,種地養家卻是難!
-
8 # 農夫與藕
我們村是武漢遠郊,依山傍水,野生動物園繞村而建,因沾大城市地緣優勢,村民打工種菜都比山區農民便利得多,村民的日子過得雖非大富大貴,也是逍遙自在的。
前幾年,村東頭的張家大兒子在城區人民醫院做保安,說上班來去不方便,執意要求靠種田為生的父母,貸款在城裡買了房,欠了一屁股的債。村西頭的王家兒子是賣菜為生,這幾年也賺了幾個錢,見張家在城裡買房,覺得自己要在城裡有個房,賣菜就不用起早了,也緊跟著借債買了房,農村人攀比心特強,接著李家陳家朱家趕緊都貸款在城裡買了房,馬家本是世代耕種人家,兒子說能在城裡睡覺,回家犁地的勁都大了,也去買個房來睡覺,現在全村七十二家,家家都在城裡買了房。
從此以後,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負裕村,家家有貸款,人人都欠錢。
-
9 # 連部文書
老家贛西,大面積的水稻田被建成了溼地公園,農民沒有了種養,糧食和蔬菜都是靠買,村民閒著沒事就是成天打麻將或是買“六合彩”,農田以41000元錢一畝被徵收,村民人均0.7畝約2.8萬元正好交納失地農民社保款。
-
10 # 1522098879
年輕的務工,年老的在那象`雞肋`一樣的土地上來去折騰刨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清貧堅辛勞苦,沒有收益,這就是農民。
回覆列表
初開放的農民吃飽了,生活富裕了,物價上漲,工人,職工幹部公資漲了百培,糧價低的可憐,現今農民務農成本高,沒收入,家裡窮的可憐,年青人逼迫在外打工,農村土地荒蕪,務地每畝產投資成本高於市場糧價,加上農村教育,醫療,光棍和老人,當今最可憐的是老人,老了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