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17633200358

    四個字:止、靜、動、恆

    在迷茫的時候,停止你所在做的事,及時止

    止之後,在靜中思考,若心思靜不下來,務必保證生活中規律,衣裝整潔,決不能因心思亂而將外在生活過的一團糟,最後得不償失!!!

    在內心煩躁中求靜,靜方便你看清『迷茫』的本質

    『只有安靜下來以後才可以思考,靜止的水才可以映出完整真實的影像。』

    因為每個人的客觀環境不同,所以關於內心的『迷茫』,有且只有你自己能打破。

    內心要靜,便於看清『迷茫』的本質;行為要動,利於走出『迷茫』的困境。

    兩者同時進行,不是心靜外靜,也不是心動外動,更不是心動外靜,而是心靜外動

    在『迷茫』時,心要靜下來思考事情的發展,可以用長遠的目光來審視自己,找到自己為什麼『迷茫』,因為缺錢?因為家庭?因為工作?又或者因為知識儲備量不夠,又或者因為……

    思考的時候不要急於找到答案,『迷茫』不是一天兩天就有的,而是日積月累積攢而來的。在思考而沒有答案的同時,日常的行為作息一定要調整規律,按時吃飯,注重衣裝整潔程度,時刻為接下來走出『迷茫』做好準備!!!

    在靜中思考出來答案以後,立刻以充沛的精神面貌去投入其中。

    最後是恆

    曾國藩咸豐七年12月14日寫給九弟的家書: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就犯了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

    若你按照我說的內靜外動的方法做了,過不了多久『迷茫』就會度過,而接下來能幫助你達成既定目標的就是恆了

    孔子曾言:知至至之,知終終之

    知道要達到什麼水平就力求達到什麼水平;知道事情應該終了就予以了結。

    這句話出自《易• 乾》:“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我們之所以『迷茫』是因為不知道要達到什麼水平,也同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將事情予以了結。

    所以,止、靜、動、恆四個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如下

    止是為了終結我們漫無目的的奔跑

    靜是便於我們明白自身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動是利於我們“知行合一”以蓬勃的精神面貌走出『迷茫』

    恆是我們在靜與動的基礎上,所要力求達到你所要達到某種水平的“永動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怎麼減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