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蘇軾的一首詩,這首詩傳誦甚廣,和李白的《靜夜思》有的一拼。元豐七年,朝廷下詔讓蘇軾離開黃州,前往汝州任職。蘇軾在前往汝州的途中,打算順便去探望弟弟蘇轍,一路又與參寥子結伴到廬山,《題西林壁》即作於此時。從正面看廬山連綿起伏,側邊看廬山山嶺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來看廬山,廬山的景觀也各不相同。我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那是因為我就處在廬山之中。這是一首即景說理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來觀賞廬山的千姿萬態的風景,得出一個結論:我之所以不能看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處廬山之中,被視野所侷限。這首小詩,以簡短的詩句,激起了人們的思考,也帶給了人們啟迪:人們因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同,得出的結論必然也是片面性;只有認識到事物的全貌,超越傳統的固定思維,跳出框架,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在蘇軾的筆記中,有記載他這次遊覽廬山的事情。蘇軾登上廬山時,被廬山秀麗的景色驚豔到,因為景色物繁多,讓人目不暇接,於是他決定此行不作詩,只好好觀賞風景。蘇軾一路觀賞,到了開元寺中,廟中的僧人見到他都喊到:“蘇子瞻來了!”蘇軾很高興,不覺間就作了一首詩:“芒鞵(xie)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蘇軾的一首詩,這首詩傳誦甚廣,和李白的《靜夜思》有的一拼。元豐七年,朝廷下詔讓蘇軾離開黃州,前往汝州任職。蘇軾在前往汝州的途中,打算順便去探望弟弟蘇轍,一路又與參寥子結伴到廬山,《題西林壁》即作於此時。從正面看廬山連綿起伏,側邊看廬山山嶺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來看廬山,廬山的景觀也各不相同。我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那是因為我就處在廬山之中。這是一首即景說理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來觀賞廬山的千姿萬態的風景,得出一個結論:我之所以不能看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處廬山之中,被視野所侷限。這首小詩,以簡短的詩句,激起了人們的思考,也帶給了人們啟迪:人們因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同,得出的結論必然也是片面性;只有認識到事物的全貌,超越傳統的固定思維,跳出框架,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在蘇軾的筆記中,有記載他這次遊覽廬山的事情。蘇軾登上廬山時,被廬山秀麗的景色驚豔到,因為景色物繁多,讓人目不暇接,於是他決定此行不作詩,只好好觀賞風景。蘇軾一路觀賞,到了開元寺中,廟中的僧人見到他都喊到:“蘇子瞻來了!”蘇軾很高興,不覺間就作了一首詩:“芒鞵(xie)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