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龔柳輝
-
2 # 姚樹井
1,每看完一本書要做大綱。
而且是剛看完立刻就做。但是千萬不能看一個章節就趕快寫大綱。這並不有助於記憶,也不有助於幫助你把握整本書的結構和精華。
這其實就像我們學習的時候,在書上畫各種重點。當你把這些重點畫出來以後,你並不會去記它。但是如果你不劃線,你心裡就會一直想著這些地方,這就是在記憶了。
在做大綱的過程中,你會在腦海中檢索這本書的知識。這會很痛苦,但是。越痛苦你的記憶力會越好。
2,看完這本書到了第2天,你就要開始自我檢索這本書的內容。
研究證明睡眠對記憶很有幫助,因為從生理上而言,新知識要儲存在大腦中需要一段時間。在睡眠的過程中,大腦當中突觸,也就是記憶的生理基礎,會更加活躍。
這部分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認知天性》這本書。
3,實踐。
古人云“讀書做人不是兩件事,將所讀之句,句句體貼到自己身上來,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叫得能讀書人。”
這句話說得很對,而且是要追求的是能讀書人,不是讀書人。
朱熹也講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證明理解就是記憶,而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對這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本書叫做《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不要看這本書貴,非常有價值。
4,寫書評。
還記得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當你以為你對這個知識點把握清楚了,但是考試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竟然答不出來。
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流暢錯覺,就是因為你對這部分讀得越多,你越來越流暢,就會陷入一種記憶錯覺當中。
寫書評也就相當於是進行一次考試了,考試就是在檢索當中的知識,這有助於記憶。
5,筆記讀書法。
其實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把那些重點內容的頁尾折起來,當你反過來看第2遍的時候,如果覺得這部分非常重要的話,就可以把它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面。
然後自己一定要做到時常翻看,而且在記錄的時候,一定要在下面多留出一點空間來,這部分是寫你讀到書時的議論。
這被作者奧野宣之稱之為蔥鮪火鍋式讀書法。
對沒錯,就是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6,閱讀速度和效率。
這部分前人也為我們總結了很多種方法,比如在讀書的時候不要在心中默唸、站著讀書、用筆提醒你一目兩行,然後逐步提高到一目十行。
對這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本書,叫做《高效能閱讀》
-
3 # 我是小魚YA
既然想要一本書不會成為過眼雲煙,那想必這本書肯定是你自己覺得很重要的,值得反覆讀的。
我通常讀一本自己覺得很有用的書,我的讀書方法是想下面這樣的:
第一,在拿到書的時候先看目錄。看目錄的目的是想要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說是對自己比較有用的內容。
現在有很多書,在內容上有時候會有重複,所以看目錄我們可以進行選擇,在哪裡需要精讀,哪裡可以略讀。
當然,我讀書還是規規矩矩的,從前往後,大多數情況我沒有跳讀的習慣。(我這人老害怕錯過些什麼)
第二,讀第一遍的時候快速閱讀。我在讀第一變遍的時候,通常不會停下來做筆記。主要是因為停下來做筆記容易打斷自己的思路,覺得那樣不是很好。
我在第一遍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比較好的內容,我會在那裡貼一個便籤,或是索引貼,方便第二遍精讀的時候可以迅速找到自己要讀的地方。
第三,精讀。我在精讀的時候,會把自己想要記的筆記,寫在之前貼的便利貼上,記錄自己第一次讀的想法。
同時如果之前有讀過相似的內容,我也會找出來,進行比較找找不同什麼的。把相同和相似的地方整理一下。
我很喜歡畫思維導圖,每次讀完一本書我會先把書中的內容做成導圖的形式來記憶,也可以把握自己的掌握程度。我會把導圖看成是自己的一次輸出,如果沒有讀好,我會覺得導圖一定是做不好的。(於我是這樣的。)
第四,整理筆記。思維導圖的內容,我覺得可能還是會有一些侷限,畢竟文字有點少。像我這麼作的人,我還會再做一次筆記。
其實現在很多人會用iPai做電子筆記,其實我覺得也還是蠻好的,寫錯了直接撤了就行,而且想要什麼顏色都可以,我覺得可以一試。我自己現在還是會往筆記本上記,畢竟我還沒有iPai……
我的文字筆記,其實也很簡單。我一直以來覺得,寫筆記是為了做總結,不是做給別人看。所以我大多數時候是用紅黑藍這三色筆來記的。做完筆記後,會拿不同顏色的熒光筆進行標註。(這一步可以再之後看筆記的時候做。)
做筆記的小tips:1.可以使用康奈爾筆記法,我個人不常用。我覺得留白太多,有點浪費。之後如果我有想起來要補充的內容,會寫在便利貼或是紙上,拿手帳膠帶粘一下。
不知怎的,看著厚厚的筆記,莫名的有成就感
2.在筆記本的開頭,就備註好每種顏色的熒光筆代表什麼意思。每每翻到,就知道是:優美的句子還是技巧性的問題。
3.多看筆記,如果一本書你認認真真的做了筆記,就多看看,要不多浪費呀!
回覆列表
其一,選擇感興趣的圖書,做細緻的閱讀,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就是精讀一本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在準備一本字典,有條件的可以準備現代漢語詞典,和古代漢語字典,開始要慢慢的閱讀,要字字耕耘,就像犁地一樣,用很長的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仔細的讀幾遍,熟悉內容後,就要加快速度,爭取一個小時看完全書。這樣來回的精讀和泛讀幾遍後,你就會有作者的語感了,這樣你就能不看書,也能記住裡面的隻言片語,只要能夠記住一句話,能夠引用其中的某些段落,找到全書的重點和創新點。
其三,提出創新性問題,看書一定要帶著問題去看,看完一本書至少能夠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這就是帶著問題讀書,如果看完一本書能夠解決部分問題也是可以的,這樣又會出現新的問題,然後又帶著問題到書裡去。這樣迴圈幾次,圖書也就看完了,問題也清楚了,這就是韋編三絕的動力。可見問題意識是很重要的。如果您能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開啟新的讀書旅程,那麼讀書就會印象深刻,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