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玩具熊早教

    對孩子而言,4-8歲都是圍棋啟蒙的黃金階段;

    1、4歲一般是底限,因為圍棋是一項智力運動,有一定的門檻,4歲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更好的接受並理解圍棋的規則及下棋的方法。

    2、7-8歲一般是上限,並不是說超過這個年齡之後學圍棋不好,而是因為圍棋天生自帶勝負屬性,在學圍棋的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習方法高效科學外,還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學好,幼兒園的小孩相對於小學的小孩時間更充裕,更容易進入“學得好——贏得多——動力更足——學得更好“的正迴圈;

    以國內的頂尖職業棋手為例,他們幾乎都是在這個年齡段開始學棋的,愛棋道的老師們也是這個年齡開始學棋的,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培養,他們的大致路線是接觸圍棋後在一兩年內展現出圍棋天賦,然後整個家庭考慮之後做出選擇:專攻職業方向還是達到一定水平後專注學業。

    學圍棋的好處:

    1,對客觀事實的接受能力,受挫能力,以及公平意識

    決定讓我學圍棋的是我爸,他自己是圍棋愛好者,一個性格內向思維嚴謹的靠譜男,他認為圍棋是特別公平的一項競技。

    下棋的孩子,會比學鋼琴、畫畫等展示型特長的孩子經歷更頻繁和更客觀的失敗(輸就是輸,贏就是贏,與裁判和評委的主觀感想無關),並且意識到“硬實力”的重要性。

    同時,這個“對客觀事實的接受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也成為了一些小孩不能堅持學圍棋的第一道坎:

    我上的第一個圍棋班學員50人,是啟蒙班(教教基本規則之類的,然後捉對下著玩),都是5-8歲的小孩子,每週一次課。3年後仍然還在學棋的孩子,就只剩了3個人(少兒圍棋的圈子很小,比賽全是熟面孔,大家都認識)。有一些家長總結為圍棋是一個“淘汰率很高的興趣班”,我個人的感覺是,畫畫啊跳舞啊鋼琴啊,估計也是一樣的流失率,但不能留在圍棋班的孩子的流失要迅速得多,因為你能看到初級班有好多小孩輸了棋在那裡哭,哭幾次之後孩子受不了家長也受不了了。這種受不了很多時候還不是能夠硬扳過來的,嗯,我兒子也學圍棋來的,一輸了就哭, 用我爸的話說就是特別“輸不起”。後來實在是太折磨了就不學了。

    我童年下棋的這幾年從來沒有因為輸棋而哭過,之後也沒有因為人生中的其他失敗而哭過,這個更多的是看個人性格吧(此處並沒有傲嬌臉,因為我並不喜歡下棋,但性格里的隱忍讓我在一個不喜歡的活動中堅持了5年,也是痛的)。中國的家長慣性地認為“持之以恆”是個好事,或者說,學什麼東西能夠一直堅持下來是個好事,我不這麼看,我覺得那些不能接受“輸”/“失敗”而停止下棋的孩子,對他們來講也是好事,這種過濾會自動留下能承受非黑即白的失敗的孩子,也會讓那些不能承受這種嚴酷失敗的孩子去其他更藝術更感性或者更柔和的領域尋找他們的激情。

    但總的來說,下棋的孩子在人生更早的時候意識到輸的殘酷、贏的美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比同齡人更早地意識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成年之後類似的經歷就是做生意了,生意中的輸贏很殘酷,讓我想起了Game of Throne劇裡的混亂時代,多牛逼的將軍,一個不小心被殺了,那麼死了就是死了——下棋、生意、戰爭,這三者的相似,沒有在棋局中輸過的孩子,很可能要用成年後更慘重的失敗來領會。

    每一局棋,都像一次人生。每一步棋,都是一次選擇。下棋的孩子會在實踐中懂得3個基本道理:

    A.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B.笑到最後才算贏

    C.人生沒有後悔藥

    2,培養大局觀

    這是我爸爸當初讓我下棋的初衷吧。我下棋的時候還無法理解“大局觀”的好處,但現在回想起我小時候的成長軌跡,深深感謝圍棋帶給我的大局觀。

    輕重緩急和節奏感是下棋的時候不知不覺學會的,是把一個定式走完,還是脫先去搶佔另一個地方,每一步都是有質(方向性決定)+量(精確到幾目的衡量)的把握,每一步也都是戰略+戰術的組合。我們總聽見“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這句話,圍棋就像微縮的人生,下期過程中你一次次地模擬了選擇的過程,一局棋只有1-2個小時就結束了,思考的時間和影響因素也不那麼多,習慣了做選擇的思考模式,在面對人生選擇時,面對更復雜的情況和更長的戰線,我覺得下棋的孩子能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棋手都知道開局的重要性,早期的一個昏招,可能導致一直被動、中盤和收官拼命挽回都不管用。人生也是如此,童年和少年時期的開啟方式,其實真的有可能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走向(額,不要說比爾蓋茨輟學了啥的,到達了世界一流象牙塔之後再轉向和初中就輟學是兩碼事)。

    我從小學2年級開始使用作息時間表,就是上學以外的時間都是很規律的安排(因為3年級時候已經每週一三五六日都有圍棋課了),寒暑假除了打比賽自己也會安排讀各種課外書;4-5年級開始有了人生的長、中、短期目標(30年、10年、5年、1年和當月目標),接近小學畢業的時候確定了要上重點高中的目標,初中畢業的時候確定了要上世界一流名牌大學的目標,高中畢業的時候確立了未來的財務目標,也就是說,我的目標執行通常比那個事件的發生時間早5-6年——如果我同學在初二的時候打算考一個重點高中,我比ta早5年就在為重點高中做準備了。現在回看,我的每一個短期目標都完成了,長期目標都超額完成了。(初中、高中都是自己考上的重點,大學是世界排名前20的名校,大學期間完成結婚生子,在沒有父母幫忙的情況下一邊帶孩子一邊上學、正常4年畢業,畢業第一年用自己賺的錢買了第一套房,之後每年增一套,30歲找到自我)

    小時候我不太貪玩,我覺得和下棋造就的大局觀有關——那時候我就覺得,一個小孩子能玩出什麼花樣來,可能晚回家半小時就覺得很刺激了,不如多讀書多長見識進入到更好的圈子,牛逼了之後世界都是我的。童年的我無法想象人生到底可以多好玩,但直覺告訴我,長大了之後肯定比小時候玩的精彩,所以小時候要多吃苦多努力,造就一個好的開盤,中盤和收官就會輕鬆許多吧。

    3,培養理性思維

    我們圍棋班的人,理科都特別好。我所在的小學一般般,當時上數學奧校是淘汰制,每年淘汰一半的人,到6年級的時候,我們年級只剩我一個人還在奧校班了。但當時圍棋班的基本都一直上著奧校,還有一個圍棋班同學正好和我一個高中,他一直在理科實驗班。而且圍棋造就的理性思維,並不會傷害到一個人的藝術性——我們圍棋班另一個同學,鋼琴彈得特別好,老師說他下棋的時候“有彈性、有節奏”,言外之意就是鋼琴還幫助了他的棋力。

    總之,就是圍棋造就的思維方式,很難讓一個人不理智。不理智會輸啊,整天輸誰都不樂意啊。

    4,培養獨立性

    這幾年在追劇Game of Throne的時候,覺得打仗、下棋、做生意這3者有著迷之相似。記不記得GOT第一季,剛把臉認熟悉,以為的主角就一個個的掛掉了,無論你是勇士、將軍、國相甚至是國王,混亂年代說死就死。活生生的一個人啊,父母花了那麼多大米把他喂大,這人又自己努力成為百裡挑一千里挑一的良將,呱唧一下, 死了。特別可惜,特別殘酷。下棋也是,如果棋也是一條生命,你輸棋的時候,這盤棋的一生就慘烈地結束了。生意也是,運籌帷幄辛辛苦苦,把一個商業模式從baby狀精心撫育到成熟壯大,但隨著世界的變化,生意也有一個自然的生長凋落規律,看看那些曾經巨頭的企業的倒閉。

    下棋的時候,你就是這個將軍,你就是這個企業的CEO,你需要讓自己活下去、活得更久一點、笑到最後。每一步棋都是一個選擇,而這個選擇是棋手需要獨立做決定的。孩子在下棋的過程中,其實是無數次模擬了戰爭裡將軍的角色,他要依靠自己的判斷,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斷,輸了,自己要承擔全責。這一點我認為所有的一對一競技性比賽(棋類、單打的球類)獨有的殘酷和魅力——你是將、你是王、你是自己世界的全部主宰,請好好把握。

    在這裡我囉嗦一句如何遷移這種培養獨立性的本質:留學生&留學生的家長們,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孩子出國適應一小段時間之後,讓他們買個小房子,建立sense of ownership。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全權負責”過什麼,房屋的所有權是一個相當具有儀式感的標誌,做research,看房,產權交接,房屋維修管理,甚至出租給同學,都是一個人感受“責任感”的重大經歷,比他對自己的學習成績負責要具象得多。

    5,批判性思維

    我一直認為:對兒童稚嫩的頭腦而言 ,最可怕的是從眾、人云亦云和盲信權威【個人觀點,不參與辯論】。分解如下:

    假設多數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成功/快樂/安康,總結成一個字就是“好”唄——維持自己這一代的幸福水準,或者比自己更幸福(e.g. 實現物質或者精神的階級飛越)。無論是孩子在父母所在階級和水準上進行勻速運動,或者加速運動,這個社會的基本規律都是不進則退,孩子保持或者上升都需要有競爭力,最起碼上平均線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障和保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