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eida3341
-
2 # fang33832
簡單回答(資訊爆炸,簡約最美):有!除了“恕”,還有“忠”。孔夫子言傳身教,說了很多、做了很多,但言有宗、行有根,有“一以貫之”之道,即“忠恕”,此是儒家人生哲學根本精神。此處對子貢說,即是因材施教,又是微言大義。能把這一個“恕”字做好,終身行之,基本上可以穩居“賢人”境界,可望“聖人”境界!完整回答:一、溯源(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第一步)原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處:論語第十五篇衛靈公,第二十三章。相關統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論語中還有兩處。一處“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篇第十二,第二章節)。一處“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公治長篇第五,第十一章,此處是文字略異,精神則同。“賜”,是子貢的名)。“恕”在論語中還有一處。在里仁篇第四,第十五章:“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提到“忠”18次,“恕”2次,“仁”109次,“義”24次,“君子”108次,“聖人”4次。同時,提到“子貢”43次、“賜也”11次。補充1(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補充2(忠恕):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溯源是為了還原場景、體悟情境,防止自說自話。上面是簡單舉例,要功力深厚、學問廣博,才能做到知其世、知其人、知其文。咱們因陋就簡、聞言知意,意會吧)二、分析(推理,解決問題第二步)如上文所述,論語提到“恕”僅兩次,孔夫子自述的僅此一次。首先要定義問題,何謂“恕”?“恕”,如心,將心比心,他人之心如我之心。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積極角度就是自己能享受的、能達到的,也讓別人如我一樣“能”享受、“能”達到,這是機會上平等,不給他人設障礙反而要助人消除障礙,要與人為善;消極角度就是自己不想承受的、不想承擔的,也不讓別人無故承受、承擔,這是事理上共情,不對人作惡。其次再拆解問題,針對題目所問(本題的語氣很有意思,但不適合在這裡分析),我們可以分兩點來處理,一是為什麼孔夫子在“那時”只說了這個“恕”,二是除了這個“恕”,孔夫子平時還教了什麼。第一點,八個字,“因材施教”、“一以貫之”。子貢曾自我標榜“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長句),然後就被孔夫子批評:“非爾所及也”。但是孔夫子又回答子貢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短句)“可以終身行之”。兩件事,現在不能斷定先後,個人感覺,應該是長句在前、短句在後,不然的話,若有夫子“術語”在前,子貢應該不會另造。而且我們知道,從論語中看孔夫子教學語言,都是簡短深刻、直指關竅。所以此處,一方面是因材施教,孔夫子前面批評了子貢說大話,此時又肯定子貢所言符合儒家人生哲學根本精神,“可以終身行之”,實是鼓勵子貢;另一方面也是一以貫之,孔夫子的人生哲學以“仁”為本,以“禮樂”為用,他說“恕”是“仁之方也”。單純提忠則還有其他可能,比如忠信、忠告,只提“恕”,則融合了曾子所說“忠恕”之意耳。“恕”的前提就是“忠”,無忠不恕,有恕必忠。這就是孔夫子為什麼只說“恕”的原因了。第二點,八個字,“言傳身教”、“萬世師表”。孔子少貧賤,又是單親家庭,為謀生找了各種工作,又好學,學到很多技能,能文能武,能柔能剛,就是不怎麼願意妥協、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他的特色也是他光照萬古的原因。他平時教給弟子的東西多了去了,教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做人、做事。三、求證(實踐,解決問題第三步)(先佔位……)
回覆列表
【題解】孔子認為,一個人應該終身堅持行“恕”,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格言育有普遍使用的價值。【譯文】子貢問道:“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大概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