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出家道士的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吧, 我所居住的宮觀是成都大邑鶴鳴山為道教發源地 我們每天快五點的時候起床,之後就是玄門日誦早功課經的誦讀。 下殿之後就是早飯時間是六點三十 早飯後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 每個人各司其職 打掃衛生的,值殿的,辦公室的。 工作時間裡可以自己學習看書,寫字等等。 中午的話就是十一點半的午餐 到下午四點半開始的玄門日誦晚功課經的誦讀 一直到下午五點半左右吃晚飯 之後有時候會組織學習,沒有學習的時候時間可以自己安排。 晚上就寢的時間也是自己安排。 你也可以參照白雲觀的 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點半鐘,東方天剛亮,清脆的梆子聲打破了白雲觀的寧靜。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兩下快,一天開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幹著自己的活,除草、擔水、灑掃殿堂、做早飯。上層道士也起來了,梳頭、洗臉、穿袍、戴冠、系絛;六點半鐘雲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壇功課經。 早壇功課一般由監院和另七個道士上殿,監院主祭誦經。敲擊鐘板有一定規矩,敲幾下鍾就得擊幾下板:敲一下鍾擊一下板,敲兩下鍾擊兩下板,敲三下鍾擊三下板。每逢聖誕節日還要擊大鼓。日常功課只用鍾板,敲擊鐘板不得超過三下,所誦經文在《全真功課經》裡全有。(略去早壇五部經、晚壇四部經的目錄。) 每逢陰曆初一、十五和諸神聖誕,道士們要加念《玉皇經》、《三官經》、《真武經》和其它經卷。天師道的道觀只加念《玉皇經》和《三官經》兩種。 功課完畢敲梆子下殿(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鳴鐘擊板),全體道士齊集邱祖殿前,分兩排由值日知客率領,往齋堂用膳。到齋堂門口擊罄子進堂。齋堂規矩很嚴格,禁止交談和東張西望。齋堂上首供奉王靈官,左右兩長溜桌子面對面擺得齊齊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體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靈官獻祭。米飯一碗放在一個小園盤裡,經師站在右邊,面對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唸經,大家跟著他念供養咒和結齋咒。唸完後,站在監院左邊的道士端盤齊眉,上供,然後退回原處。監院、知客、執事和經師退出齋堂,其餘道眾坐下用齋。用完齋,離開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個揖。 如果有方丈的話,他的座位在王靈官壁龕和供桌之間,供桌前面是監院座。神位後面有一塊空地存放食具。齋堂另一頭牆上齊椽掛著字畫,讚揚前幾任方丈的品德。東、西牆上鑲嵌著石匾,鐫刻的是民間道教的基本經卷《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字跡挺大。這說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這兩部經。 早膳後道士上經堂誦唸玉皇經,接著教育班上課。以前沒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創辦的,學習四書、五經和道教史專題,約上三小時課,上完課午膳,午後各歸各位,或自習或修持。六點半敲鐘板用晚膳,晚膳後經師帶領教育班習誦經卷(我曾參加過一兩次課,不過一點都聽不懂,還干擾了人家的學習,所以就沒有再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後悔沒堅持下去。) 講到唸經,我過去有一本北宋時期的《北斗延命經》(1119—1125)有一天安監院到我的臨時寓所來看我,我把這部經拿給他看。他笑笑說:“我們白雲觀也有一部元朝的經。”這可是個新聞,我眼睛一亮,問他是什麼經。他指著《北斗延命經》裡面的一段文說:“你聽,我背這一段”,接著就背了起來。背完,他快活地問:“你知道白雲觀這部元代經卷嗎?”我一時摸不著頭腦,對他那種樸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雲觀裡這樣背誦經卷恐怕從元朝就傳下來了。如果是現在,我就可以錄音,可惜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我只能側耳諦聽。 晚上九點敲鐘板,可以寬袍休息,一天的緊張總算過去了。道士們在廟周圍和近郊區散散步走走。有時我邀安監院和我一起散步,人們看見他低聲說:“白雲觀老道”,可是他們卻驚愕不解地瞧著他身旁的小個子——穿著道袍,戴著眼鏡,不是修發盤髻而是禿頂! 白雲觀前面是天寧寺,寶塔有十三層,是遼代遺留下來的著名建築,十三層八角形的角簷上掛著銅鐘,風一吹,發出柔和的響聲。夏天的傍晚,鐘聲陣陣傳進白雲觀內,悠揚清雅,人們還以為這塔是專為白雲觀建造的哩! 十點鐘敲梆子,準備就寢。大陸的夏天很長,不到十點天不黑。廟裡有夜巡房,每兩小時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時間。白雲觀的作息時間是根據太陽制訂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兩頓,早齋和晚齋。上面講過道眾在齋堂用膳,伙食由督廚監管,在大廚房做飯。監院、知客和其他上層道士的伙食在另一個小廚房裡做,司廚的人叫“高灶”。如果有來賓,他們可以招待來賓在小齋堂用膳,也可以把飯菜打回自己房裡去吃。廟裡全都是素齋。我在白雲觀的時候,高灶是個烹調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氣。上層道士和一般道眾不同,不管冬、夏,他們一天只吃兩頓,上午十一點,下午六點用膳。 每天的菜譜和蔬菜用量是經過仔細選定的,如果發現有人作弊,從嚴處罰。道眾在大齋堂用膳,早晚喝稀飯,兩人一碟鹹菜;中午吃玉米麵窩頭和炒菜,外加兩人一碟鹹菜。不習慣的人吃這種素齋是有困難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饅頭,每人一斤,麵粉是次等黑麵。上層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飯或麵條。若有來賓用膳,才配備菜餚,最多不得超過四盤。這和日本素齋的豐盛奢華相差甚遠。
身為出家道士的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吧, 我所居住的宮觀是成都大邑鶴鳴山為道教發源地 我們每天快五點的時候起床,之後就是玄門日誦早功課經的誦讀。 下殿之後就是早飯時間是六點三十 早飯後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 每個人各司其職 打掃衛生的,值殿的,辦公室的。 工作時間裡可以自己學習看書,寫字等等。 中午的話就是十一點半的午餐 到下午四點半開始的玄門日誦晚功課經的誦讀 一直到下午五點半左右吃晚飯 之後有時候會組織學習,沒有學習的時候時間可以自己安排。 晚上就寢的時間也是自己安排。 你也可以參照白雲觀的 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點半鐘,東方天剛亮,清脆的梆子聲打破了白雲觀的寧靜。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兩下快,一天開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幹著自己的活,除草、擔水、灑掃殿堂、做早飯。上層道士也起來了,梳頭、洗臉、穿袍、戴冠、系絛;六點半鐘雲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壇功課經。 早壇功課一般由監院和另七個道士上殿,監院主祭誦經。敲擊鐘板有一定規矩,敲幾下鍾就得擊幾下板:敲一下鍾擊一下板,敲兩下鍾擊兩下板,敲三下鍾擊三下板。每逢聖誕節日還要擊大鼓。日常功課只用鍾板,敲擊鐘板不得超過三下,所誦經文在《全真功課經》裡全有。(略去早壇五部經、晚壇四部經的目錄。) 每逢陰曆初一、十五和諸神聖誕,道士們要加念《玉皇經》、《三官經》、《真武經》和其它經卷。天師道的道觀只加念《玉皇經》和《三官經》兩種。 功課完畢敲梆子下殿(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鳴鐘擊板),全體道士齊集邱祖殿前,分兩排由值日知客率領,往齋堂用膳。到齋堂門口擊罄子進堂。齋堂規矩很嚴格,禁止交談和東張西望。齋堂上首供奉王靈官,左右兩長溜桌子面對面擺得齊齊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體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靈官獻祭。米飯一碗放在一個小園盤裡,經師站在右邊,面對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唸經,大家跟著他念供養咒和結齋咒。唸完後,站在監院左邊的道士端盤齊眉,上供,然後退回原處。監院、知客、執事和經師退出齋堂,其餘道眾坐下用齋。用完齋,離開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個揖。 如果有方丈的話,他的座位在王靈官壁龕和供桌之間,供桌前面是監院座。神位後面有一塊空地存放食具。齋堂另一頭牆上齊椽掛著字畫,讚揚前幾任方丈的品德。東、西牆上鑲嵌著石匾,鐫刻的是民間道教的基本經卷《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字跡挺大。這說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這兩部經。 早膳後道士上經堂誦唸玉皇經,接著教育班上課。以前沒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創辦的,學習四書、五經和道教史專題,約上三小時課,上完課午膳,午後各歸各位,或自習或修持。六點半敲鐘板用晚膳,晚膳後經師帶領教育班習誦經卷(我曾參加過一兩次課,不過一點都聽不懂,還干擾了人家的學習,所以就沒有再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後悔沒堅持下去。) 講到唸經,我過去有一本北宋時期的《北斗延命經》(1119—1125)有一天安監院到我的臨時寓所來看我,我把這部經拿給他看。他笑笑說:“我們白雲觀也有一部元朝的經。”這可是個新聞,我眼睛一亮,問他是什麼經。他指著《北斗延命經》裡面的一段文說:“你聽,我背這一段”,接著就背了起來。背完,他快活地問:“你知道白雲觀這部元代經卷嗎?”我一時摸不著頭腦,對他那種樸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雲觀裡這樣背誦經卷恐怕從元朝就傳下來了。如果是現在,我就可以錄音,可惜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我只能側耳諦聽。 晚上九點敲鐘板,可以寬袍休息,一天的緊張總算過去了。道士們在廟周圍和近郊區散散步走走。有時我邀安監院和我一起散步,人們看見他低聲說:“白雲觀老道”,可是他們卻驚愕不解地瞧著他身旁的小個子——穿著道袍,戴著眼鏡,不是修發盤髻而是禿頂! 白雲觀前面是天寧寺,寶塔有十三層,是遼代遺留下來的著名建築,十三層八角形的角簷上掛著銅鐘,風一吹,發出柔和的響聲。夏天的傍晚,鐘聲陣陣傳進白雲觀內,悠揚清雅,人們還以為這塔是專為白雲觀建造的哩! 十點鐘敲梆子,準備就寢。大陸的夏天很長,不到十點天不黑。廟裡有夜巡房,每兩小時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時間。白雲觀的作息時間是根據太陽制訂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兩頓,早齋和晚齋。上面講過道眾在齋堂用膳,伙食由督廚監管,在大廚房做飯。監院、知客和其他上層道士的伙食在另一個小廚房裡做,司廚的人叫“高灶”。如果有來賓,他們可以招待來賓在小齋堂用膳,也可以把飯菜打回自己房裡去吃。廟裡全都是素齋。我在白雲觀的時候,高灶是個烹調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氣。上層道士和一般道眾不同,不管冬、夏,他們一天只吃兩頓,上午十一點,下午六點用膳。 每天的菜譜和蔬菜用量是經過仔細選定的,如果發現有人作弊,從嚴處罰。道眾在大齋堂用膳,早晚喝稀飯,兩人一碟鹹菜;中午吃玉米麵窩頭和炒菜,外加兩人一碟鹹菜。不習慣的人吃這種素齋是有困難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饅頭,每人一斤,麵粉是次等黑麵。上層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飯或麵條。若有來賓用膳,才配備菜餚,最多不得超過四盤。這和日本素齋的豐盛奢華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