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成語:1、色厲內荏 sè lì nèi rěn〖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2、言不及義 yán bù jí yì〖解釋〗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3、殺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解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4、後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解釋〗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5、任重道遠、死而後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篇》)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路程遙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不也沉重嗎?到死方休,不也遙遠嗎?任重道遠 6、舉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關於孟子的成語成語 解釋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晬面盎背 謂德性表現於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指有德者的儀態。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叢雀淵魚 比喻不行善政,等於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斷織之誡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斷杼擇鄰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艴然不悅 非常生氣。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氣時表現一付臉色難看的樣子。典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膏粱文繡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本《孟子·告子上》“《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趙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衡慮困心 形容費盡心思。語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己溺己飢 亦作“己飢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後因以“己溺己飢”或“己飢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膠鬲之困 膠鬲,商周時人,紂時因遭世亂,曾隱遁為商。《孟子·告子下》:“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後因以“膠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處於困難之境。
關於孔子的成語:1、色厲內荏 sè lì nèi rěn〖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2、言不及義 yán bù jí yì〖解釋〗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3、殺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解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4、後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解釋〗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5、任重道遠、死而後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篇》)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路程遙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不也沉重嗎?到死方休,不也遙遠嗎?任重道遠 6、舉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關於孟子的成語成語 解釋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晬面盎背 謂德性表現於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指有德者的儀態。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叢雀淵魚 比喻不行善政,等於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斷織之誡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斷杼擇鄰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艴然不悅 非常生氣。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氣時表現一付臉色難看的樣子。典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膏粱文繡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本《孟子·告子上》“《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趙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衡慮困心 形容費盡心思。語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己溺己飢 亦作“己飢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後因以“己溺己飢”或“己飢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膠鬲之困 膠鬲,商周時人,紂時因遭世亂,曾隱遁為商。《孟子·告子下》:“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後因以“膠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處於困難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