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楓煙雨

    劉備有句話,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由此可見,女人不重要,但是在這個問題裡,又多了一個帶著百姓走,其實就是在長坂坡那裡吧,那裡其實也沒有丟棄老婆,只是曹操騎兵到來,導致了混亂場面,顧不得那麼多了,也並沒有說要百姓不要老婆的地步,題主應該是混淆了

  • 2 # 海鏡清

    其實當時曹操並沒有兵臨城下,而是距離尚遠,所以劉備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在曹操追上自己前,帶著那些不願意降曹的荊州勢力撤到江陵,重新組織防線。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是什麼時候知道曹操南下的:“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城),不知曹公卒至,至宛(城)乃聞之,遂將其眾去。”

    樊城與襄陽隔漢江相望

    也就是說,曹操南征的時候,劉備並不像三國演義寫的那樣,處於新野這個抗曹前線,而是駐防於和劉表統治中心襄陽一江之隔的樊城。這有可能是劉表臨終前感到自己倚重的大將蔡瑁、蒯良、蒯越都有親曹傾向,而劉表是絕對不願意將自己的基業拱手讓人的。於是讓劉備這個堅決的抗曹派屯於樊城,以作制衡。

    曹操大軍到達宛城的時候,距離曹劉邊境尚有一段距離,雙方尚未交戰,琮令其官屬宋忠詣備宣旨。時曹操已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

    宛城距離樊城距離尚遠,給了劉備充足的反應時間

    由於這次抓捕,劉備有了充足的時間。宛城到樊城約二百六十餘里,按照古代行軍一日三十里的標準,至少還有八九天的時間,所以“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但是劉備到底老到些,認為劉表剛死就把他兒子趕下臺,非常敗人品,有可能導致荊州人心在失望的情緒下,反而倒向曹操,於是採取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

    這策略非常高明,父親屍骨未寒,劉琮不戰而降,除了蔡、蒯這少數堅定的降曹派,大多數人是不願意的,於是都歸附了劉備,連劉琮的親信左右都不例外,劉備一下子成為荊州眾望所歸的劉表繼承者。

    當曹操到襄陽時,劉備已經到當陽,距離江陵很近了,所以劉備自以為勝券在握

    這時候劉備開始南下了。襄陽到江陵約有五百里,正常行軍需要半個多月。劉備估計曹操到襄陽後,接收劉表遺產怎麼也得花上幾天功夫,然後再來追自己,是不可能追得上的。

    劉備也留了後手,派關羽率水軍沿漢軍南下趨江陵,保留下了約一萬精銳力量,後來才東山再起

    實際上確實不出劉備之所料,曹操大軍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慢。要知道劉備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拖慢速度,以至於到後來只能“日行十餘里”,劉備也擔心夜長夢多,“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不過畢竟走的早,當曹操到達襄陽後,劉備已經快走到當陽,距離江陵只有一百多里,距離曹操的距離則擴大到三百多里了。

    這時候劉備以為自己贏定了,所以有人勸他“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乘機又秀了一次,增加不少魅力值。

    “虎豹騎”此前就戰功赫赫,先後在戰場上斬下袁譚和烏桓單于蹋頓的首級。

    誰知道曹操不按常理出牌。首先他覺得大軍太慢,“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不要輜重,急行軍到了襄陽,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聽說劉備已經走了很久了,他讓降將文聘帶路,虎豹騎統領曹純率領五千精銳騎兵,“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在當陽追上並擊潰了劉備的十餘萬烏合之眾。

    但是曹純畢竟人少,能擊潰而不能殲滅,所以劉備又跑掉了,“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江陵則落入曹操手中。就是這次江陵出乎意外的易手,後來引發了“借荊州”、“走麥城”、“夷陵之戰”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

    縱觀這次當陽之戰的前因,可以說大部分階段,劉備都幹得非常漂亮,爭取了人心,擴大了實力,連與曹操大軍之間的距離都拉大了。可惜他因驕生惰,沒能笑到最後。如果劉備像曹操一樣,留下將領照顧輜重老弱緩行,自己輕軍急入江陵據之,然後整合江陵的數萬軍隊,披甲嚴陣北上接應輜重,即使五千曹騎至,又焉能犯之?所謂一念之差,百年之恨,不外如是。

  • 3 # 摩旅觀景

    備曾說,操以急我則緩,操以嚴厲我以寬厚,這是劉備被動也不得不主動的選擇,劉備預成大事他能忍能寬也能強硬對待西川劉璋。

    當此時,劉備寄於荊州無地利,無天時,預成大事只有積攢人和,這也是劉備取西川時仰仗的一條。

    扶老攜幼日行十里,也死了不少百姓,但劉備希望的目地達到了

    劉備是渴望得到荊州的,但他的人望在當時他得不到,以武力取之則人心不附又怎能抵擋操的進攻呢

  • 4 # 小劉解讀

    這個問題講的是劉備與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打敗曹仁、夏侯惇奪取了新野之後,曹操親領大軍兵臨城下的故事。

    那麼劉備在逃亡的路上為什麼要帶著全城百姓?十幾萬百姓肯定要大大降低行軍速度的,被曹操趕上後果不堪設想。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冷兵器時代決定戰爭勝利與否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數量。當然以少勝多的戰役也存在,但是這些戰役以出奇制勝被奉做經典,留給後人解讀。所以地盤丟了還可以再搶,如果人沒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在諸葛亮還沒有出山的時候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定局,深得劉備贊同。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曹操以大漢丞相之職“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孫策孫權與中原隔江而治,依靠江東天險佔據地理;留給劉備的只剩下一個就是走“親民主義”路線,讓天下人擁護其為“仁義劉皇叔”的人和。劉備選擇帶領“全民逃亡”,到處宣傳曹賊屠城(曹操有屠城記錄比如攻打陶謙,打馬超)。與其等死,不如跟隨劉備逃跑,起碼還能留有一線生機。所以百姓也願意跟隨劉備逃亡。綜上所述,不管是假仁義,還是真道德。劉備所選擇的這條路是正確的。從一個織履販鞋之人,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唯一一個足以對抗曹操,藐視孫權的蜀漢霸主。

    謝謝大家欣賞,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發表一下意見。歡迎補充

  • 5 # 星河先生

    劉備一向重仁義,孝廉。所謂大義之中棄小利。其以得民心者得天下自知。深知民心之大,這為以後三分天下奠基儀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底想入手一臺裸車7萬左右的7座車,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