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代開始,進士及第後即可馬上授官,明代大抵也是如此。但清代的情況略有不同,清制,狀元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二、三甲進士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觀政,還有一種叫法稱“學習行走”,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實習。
這些新科進士只有通過了實習期(一般為期二年),然後由各部堂官考核通過後,吏部才能授予官職。順治三年(1646年)規定,二甲前50名授主事;51名至三甲前10名授中行評博,11至20名授知州,21名至70名授予推官,其他進士以知縣選授。
康熙時期又規定:二甲進士授推官,三甲進士授知縣。其後雍正、乾隆朝對進士授官都有不同的規定,從整體趨勢來看,進士們的待遇也是一朝不如一朝,倒不是皇帝們不看中進士,而是確有苦衷,國家的文官編制總數才三萬人左右,進士三年一科,短時間內朝廷也根本找不到這麼多缺,所以只能論資排輩,挨個排隊等缺。
如果有上進心,又有一顆能守得住貧窮的心,那麼新科進士們還可以透過朝考進入翰林院庶吉士的隊伍。只不過透過考試後,要在翰林院過上三年清湯寡水的日子。不過,回報同樣也是豐厚的,庶吉士是國家稀缺的精英分子,有了這個金字招牌,不管在京城還是外省任職,其提拔速度都要遠遠高於一般進士,而且還有入閣拜相的機會。
自宋代開始,進士及第後即可馬上授官,明代大抵也是如此。但清代的情況略有不同,清制,狀元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二、三甲進士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觀政,還有一種叫法稱“學習行走”,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實習。
這些新科進士只有通過了實習期(一般為期二年),然後由各部堂官考核通過後,吏部才能授予官職。順治三年(1646年)規定,二甲前50名授主事;51名至三甲前10名授中行評博,11至20名授知州,21名至70名授予推官,其他進士以知縣選授。
康熙時期又規定:二甲進士授推官,三甲進士授知縣。其後雍正、乾隆朝對進士授官都有不同的規定,從整體趨勢來看,進士們的待遇也是一朝不如一朝,倒不是皇帝們不看中進士,而是確有苦衷,國家的文官編制總數才三萬人左右,進士三年一科,短時間內朝廷也根本找不到這麼多缺,所以只能論資排輩,挨個排隊等缺。
如果有上進心,又有一顆能守得住貧窮的心,那麼新科進士們還可以透過朝考進入翰林院庶吉士的隊伍。只不過透過考試後,要在翰林院過上三年清湯寡水的日子。不過,回報同樣也是豐厚的,庶吉士是國家稀缺的精英分子,有了這個金字招牌,不管在京城還是外省任職,其提拔速度都要遠遠高於一般進士,而且還有入閣拜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