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哺乳動物和鳥類確實屬於優勢物種。但也是進化出現比較晚的物種,因此種類比較少也就不奇怪了。另外有一個原因,它們都屬於恆溫動物。恆溫動物用於保持體溫消耗的能量,佔總消耗能量的大部分。也就是說這兩類動物,消耗的能量比其他型別的動物更高,用於生存和繁衍需要的物質也更多。而自然界中,可利用的物質和能量必然是有限的。這也必然會影響和限制這兩類動物的數量和種類的發展。只要沒有人類的影響,自然界本身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存在的應該也就是合理的。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種類相對不多,應該也是正常合理的。

  • 2 # 王的學習筆記

    因為越是優勢物種,進化就越趨同,這就導致種類比較少。

    所謂“優勢”的意思無非就是“相對於其他物種具有生存優勢、競爭力強”。

    但是相應的,這個優勢帶來的是相同的物種之間競爭就會特別激烈——因為大家同屬一類,你厲害我也厲害,大家搶的東西都差不多,競爭就很殘酷。

    如果大家都厲害的情況下還演化出各種型別,那麼這個“生態位”就太擁擠了,養活不了那麼多樣性的生物,有一些不太厲害的型別必然會被淘汰,最後大家都會只剩下最厲害的那幾招,大家就都變得一樣。

    而如果是不那麼“優勢”的物種,互相之間競爭很弱,生存空間比較大;與此同時,因為生存空間比較大,各自進化出的花樣就比較多,花樣多了就可以不爭搶同樣的東西,更加擴大了生存空間,形成良性迴圈。比如細菌的種類就非常多,什麼樣的環境都可以生存,它們只需要花樣百出地應對自然挑戰即可。

    所以由此可見——越是高階的、相對於其他物種有生存優勢的物種,他們種內競爭就越激烈,導致種類只能單一化;越是低端的、相對於其他物種沒有生存優勢的物種,他們種內競爭就越平和,多樣性就越多。

    換句話說:應對大自然挑戰,解決方案有千百個,但是應對同類挑戰,解決辦法往往只有一個。

    所以不要以物種有優勢就好,你有優勢,別人也有,那你很可能就是劣勢。

    所以也可以從物種的單一性,大概地估計種內競爭的激烈程度。

  • 3 # 來看世界呀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鳥類共有9000多種,中國存1300餘種;哺乳動物有2亞綱29目153科1229屬,共5416種。也就是鳥類和哺乳動物種類都很豐富。

    進化到鳥類、哺乳動物這樣的“高等物種”殊為不易,生理功能、活動特徵越是複雜生物的構造就越複雜,最重要的是鳥類、哺乳動物都有了較為發達的大腦,對外界的感知更加敏銳,而哺乳動物更加進化。從演化時間上來看,哺乳動物數量少一些並不奇怪,因為哺乳動物本身就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較短,被認定為現代所有哺乳動物始祖的始祖獸也不過是生存在距今不到1.3億年的時間,且它出現的時代大陸爬行動物橫行,基本沒有哺乳動物崛起的機會,因此始祖獸的體型很小,身子只有幾釐米長,全身重量一二十克;而那時候今鳥類的鳥類始祖就已經出現,而且在確實由於生存的優勢,鳥類種類可能曾達到10萬以上。

    早期的進化生物學家認為生物的演化就是階梯式的,也就是以往說的低階到高階、簡單到複雜、智商低到智商高的模式,但是在達爾文年代,達爾文就已經意識到了輻射演化的威力。輻射演化指生物獲得了某種優勢的性狀之後,因為生存優勢更長久地存在,然後因為地理隔離形成具有相似性狀的物種,比如如今的哺乳動物的生理構成模式都是一樣的,都有心肝脾肺腎等等,只有人類特殊一些,是一種手足完全分工的物種;鳥類也是一樣,因為會飛,成年個體被捕食的機率相對小一些,因此也曾有非常龐大的種群,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的鳥類只是地球歷史中曾經存在過的鳥類中的小部分。

    哺乳動物的崛起和鳥類經歷了一次重新洗牌,就是在大約6500萬年前那次浩劫之中。哺乳動物因為體型比較小逃脫了那場危機,而鳥類也明顯地數量降低,可能降到了大約只有5000種,而後鳥類重新繁衍演化出現瞭如今的鳥類種群,不過如今的鳥類也已經是又經歷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滅絕危機之後的倖存物種,體型最大的鳥類渡渡鳥在幾百年前滅絕;哺乳動物的經歷也相似,在人類遷徙的道路上,很多哺乳動物因為環境對變遷和人類的捕獵而滅絕,很多都是數得上號的強大物種,比如猛獁象、劍齒虎、刃齒虎等等,甚至還有數個人類分支種,包括尼安德特人。

    但是演化一直在發生著,之所以種類看起來比較少,實在是因為在地球上演化出現的歲月不是特別長,如今地球上最 繁盛的生物就是單細胞生物,無論是單細胞的微生物還是動植物,種類和數量都十分龐大,人類觀測到的生物種類有數百萬種,樂觀估計全球所有物種有3000萬種,大多數都是肉眼都看不到的單細胞生物,它們自地球出現不久就已經存在,在40億年的演化歷史中不斷地因為環境的隔離形成新的物種,而鳥類從遠祖算也不過2億多年的歷史,哺乳動物從遠祖算不過1.3億年的歷史,在這麼點的時間內由於環境隔離導致的新物種產生也不像單細胞生物那麼頻繁和多樣。

    多細胞生物不同於單細胞生物,尤其是鳥類和哺乳動物,是靠兩性繁衍的方式繁殖,種群要分化就需要龐大的種群,而這兩類動物都存在著很激烈的種群內或者種群外的生存競爭,尤其是複雜的多細胞生物的能量需求比較高,而自然界的能量流動到這一環節的時候就已經少了很多,而且還都是恆溫動物,體溫的維持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需要的進食頻率更高,這導致單一的某種哺乳動物和鳥類適應的環境範圍比較侷限,不像隨波逐流的微生物,適應的範圍更廣泛一些。

    總之,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並不算少了,和爬行動物等大型動物都差不多,至於那些小魚小蝦等生存在食物鏈底端的物種,因為有很多捕食者因此都演化出了非常強悍的生殖能力,生殖能力強意味著種群數量多,更容易種群內部的生存競爭分化出若干個種群,最終向著不同的方向演化,比如磷蝦這類生物,全世界的總儲量以10億噸計,全球的螞蟻總重量預計也超過人類,而且種類也十分豐富。

    生物的演化是和繁衍聯絡在一起的,只有不停地繁衍才能有更多的可遺傳變異推動著生物群的演化,也就是為什麼出現得越早的生物類別一般種類和數量更大,而出現較晚或者位於較重要生態位的生物種類少且數量也不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的女性做鉬靶對人體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