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01211034394

    就在但丁滿懷激忿地寫作自己的跨時代的作品《神曲》的時候,在他的家鄉悄悄地又誕生了一位詩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誕生於1304年,他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和但丁相似。比如我們前面介紹過,但丁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他9歲的時候,遇見了美麗的小天使貝德麗採,彼特拉克也有他的“貝德麗採”,只是比但丁邂逅得要晚。當他已經成長為一個風流惆悅的24歲青年時,非常偶然地在教堂外面遇見了美麗高貴的貴族婦女勞拉。彼特拉克對於勞拉的愛情與執著,跟但丁沒有什麼兩樣。他也為勞拉寫了很多的詩,結集為《歌集》。詩中他把勞拉稱作聖母勞拉。但是我們仔細閱讀,對比一下但丁的詩集《新生》裡面所寫的貝德麗採的形象和彼特拉克在《歌集》裡所寫的勞拉的形象,就會發現這兩個女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前面講到過,但丁寫貝德麗採時,把她昇華成了純潔、美好,甚至是高不可攀的天使,甚至是一個聖母,在貝德麗採身上籠罩著一層美好的神秘的金色的光環。而勞拉呢,彼特拉克也給了她很多聖潔的詞句,但同時,彼特拉克用了很多篇幅描寫勞拉的金色頭髮,美麗的眼睛,漂亮的軀體。還有一些章節寫到他偷看勞拉在河裡邊裸體洗浴。彼特拉克對於勞拉的讚美,不只是把她當作一個聖母,而且把她當作凡人當中的一個美麗的女人。彼特拉克虛構了一篇和教父聖·奧古斯丁之間的辯論,他對教父說,你無非是逼迫我說出奧維德所說的一句話:“我同時愛她的肉體和靈魂”。這是彼特拉克在讚美勞拉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和但丁很不同的一點。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由於這句話,彼特拉克被一些西方的文學思想史專家稱為“第一個近代人”。但丁雖然也有許多人文主義的思想,他也讚美人,但他總想要接近上帝,他把接近上帝看做自己的榮耀;而彼特拉克所向往的不是去做L帝的奴僕,而是做一個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喜歡的是凡人的幸福,這種觀點,標誌著近代人觀念的開始。

    彼特拉克寫的那些讚美勞拉的詩句和其他一些詩中,人們最感興趣的或者說他對詩歌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彼特拉克奇喻”。什麼叫“彼特拉克奇喻”?簡單舉一個例子:

    我無法接受和平,又無力進行戰爭,我在害怕中有期盼,熱得像火,冷得像冰。

    這四句詩是描寫他對勞拉的感情的。因為勞拉是一個已婚的婦人,他對勞拉的這種熱烈的愛情是完全沒有希望的。但是他又無法遏止住自己的愛情,這樣的一種心態他用什麼來描繪呢?他用的是戰爭,是和平,是“火”和“冰”,這四個詞我們都可以看作他用來描繪他在愛情中那種既熱烈又絕望的心態的比喻:他爭奪勞拉的感情是一場“戰爭”——戰爭已經結束了,以沒有任何結果的結果結束了。戰爭之後應該是和平,但是內心並沒有獲得和平。恰恰是戰爭的結束,使他的內心更加感到絕望。沮喪、焦慮。一方面,戰爭的結束是希望的結束。他在另一首詩曾經比較詳細地描繪了這種既害怕又希望的矛盾心態:他希望勞拉能夠撩起她的面紗,讓自己看一看她那美麗的眼睛,或者說能夠讓那雙美麗的眼睛光顧到自己。但是當勞拉真正把面紗撩起,露出她那雙美麗的眼睛。注視著他的時候,彼特拉克又懇求說:“不要,不要這樣注視著我,我在你的眼光裡,一千次地死亡,一千次地再生。”既害怕又充滿希望,就像一個害了寒熱病的病人一樣,忽而心裡像一堆燃燒的火,但是忽而又像自己生活在冰窟窿裡,整個身體全部被凍僵了。他就這樣被極度的高溫和極度的嚴寒所夾擊。一般的人在描寫愛情的時候,喜歡用一些比如月光、太陽、金色的、銀色的這樣溫和的、美好的詞句,但是在彼特拉克描繪的他和勞拉的愛情中,我們看到的是表現冷酷、蠻橫、殘忍的一些詞。當他把這些詞用在自己所愛的人身上的時候,我們又感到很貼切,對讀者很有衝擊力,這就是所謂的“彼特拉克奇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看著所在的行業日漸衰退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