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皮耶霍
-
2 # 東莞小王生活日記
如果說銀行業在走向衰退,肯定有人不信。在很多人眼中,這還是高大上的行業。但是銀行業確確實實在衰退,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包袱最終全部由銀行來買單,銀行是整個社會經濟風險的最後承擔者。金融是實業的風控官。銀行放給企業的每一筆貸款,其實都是以利息為價碼,把客戶在各實業領域的風險轉移來給自己。所以經濟危機的標誌之一就是企業破產、銀行倒閉,一定會有銀行倒閉。
1.首先說一下什麼叫衰退,行業的整體銷售收入和利潤降低就叫衰退。為什麼會得出這麼個結論,有四個方面的因素:第一,不良率的增高,吞噬利潤。不良能高的什麼程度,舉個幾乎是最壞的溫州的例子,官方公佈的不良率是不到5%,但實際的損失率外界估計己經接近40%,用當地銀行自己的話說,就是把過去十年的利潤全都吃沒了。40%的數字不是主觀臆測,溫州計劃再核銷400億不良貸款 正申請設立壞賬銀行,溫州目前總的貸款餘額是6000億,包括1000億的個人住房貸款,從2012年開始,以每年至少400億的規模從賬面上核銷,這幾年還不斷新增了大約1000億貸款以稀釋不良率。從2012年的節點來看,4000億的經營類貸款,損失掉大概一半也差不多。當然,溫州的例子並不全國的水平,溫州民營經濟最為活躍,遇到的問題也最多。為什麼這次廣東沒有出現這麼大的問題,因為廣東經歷過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不但企業吸取了教訓不盲目投資,而且監管層的監管也十分嚴格。第二,利差的減少。原來國家對銀行採取政策保護,存款價格制定上限、貸款價格制定下限,以這麼個法定的利差保證銀行的利潤。如果一個行業有這麼個國家保護價,誰幹都賺錢。現在利率市場化己經開始了,存款利率上不封頂,貸款利率幾乎沒動。除去稅收和營業支出,平均利差不到2%。如果再出點不良,鐵定是賠錢了。第三,貸款規模的縮減。目前國內的貸款餘額是世界最高了,早就超過了美國。美國的融資結構是以直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為輔,企業融資主要透過股權融資、發債來進行。所以美國的銀行幾乎是投資銀行的天下,商業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在個人貸款領域。國內的商業銀行前些年也是幹了些投資銀行的事,企業短貸長投,用流動資金貸款用作股本性投資,賺商業銀行的低利潤、承擔投資銀行的高風險。這幾年以網際網路、高科技、創意文化產業為代表的經濟新增長點,主要是風投在獨領風騷,銀行的資金己經被傻大粗笨的傳統行業禁錮住了。第四,多元化貸款結構的形成。以前只要缺錢就會想到銀行,金融是一個准入門檻比較高的行業。但是現在己經逐步降低了,從小貸公司、村鎮銀行,再到融資租賃公司、商賬保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公司,再到P2P、民營銀行,全都加入到放貸的大軍當中。但是我不承認網際網路金融會對銀行有衝擊,像許小年說的,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仍是風控,不是網際網路。從2015年爆發的案件來年,E租寶詐騙500億,泛亞420億,這兩單就接近千億了,坑的全是老百姓的錢。國家有這1000億,補貼到任何行業身上都把它挺起來。再任由這些偽金融野蠻生長,社會金融秩序會出大問題。
2.當初在銀行參加工作的時候,多麼想在這麼個穩定的單位裡面幹上一輩子,甚至自己的子女最好也幹這一行。但是形勢總比人的觀念轉化的快,沒過上幾年好日子,眨眼就來了壞日子。好的時候天天下館子,大家輪著請,“吃無可吃”是最大的煩惱。差的時候能到什麼程度?入不敷出,每月發的不夠扣的,把以前的老本都得拿出來。敢情銀行的收入是一個平均數,要在這個行業裡混的話,必須用繁榮期的盈利來彌補蕭條期的虧損,企業和個人都是如此。前幾年市場好的時候,我們去長沙分行學習,他們一個團隊五個人做著三一重工這個戶,三十多億的存款,人均6個億,每人年收入都超過百萬。現在什麼情況,大概他們自己知道。
從上一家銀行出來的時候,也有其他銀行向我伸出橄欖枝,但是環顧四周,哪家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整體大環境不好,走到哪裡都一樣。
後來稀裡糊塗地幹了培訓師,給銀行培訓,業務沒變,但是行業變了,從銀行業進入了培訓業,這算是一大轉折。
進入一這行之後發現,也不難幹,收入其實也不比銀行最巔峰地時候少多少,但是工作壓力要比銀行小得多。銀行的貸款放不出去愁,放出去更害怕,進亦憂,退亦憂。
但是這個行業不也會景氣很長時間,市場上講課的老師會越來越多,而且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前幾年課非常火爆的講師,用不了幾年就成了明日黃花,名氣大的如餘世維,陳安之。
所以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你乾的好並不是你多麼優秀,只不過是趕上風口了。海爾除了冰箱洗衣機,連電腦手機都沒抓住。同樣,微軟也只是在作業系統裡面壟斷,其他新產品也跟不上了。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裡面,我們應該怎樣適應?是堅持工匠精神,從一而終,還是實行投機主義,不斷轉型?我很佩服那些固守自己專業的工匠,能耐得住寂寞、經受過誘惑,我也佩服那些成功轉型的,敢冒風險、能壯士斷腕。約翰迪爾做了170年拖拉機,終成世界500強。蘭博基尼卻轉行做起了跑車,也成為一代名車。最偉大的是IBM,從硬體做到軟體,又從軟體做了諮詢,曾經的“藍色巨人”、一代霸主,永遠不會被自己過去的輝煌所陶醉。
鋼鐵業的壯士扼腕:50萬人的大遷徙開始了。有時候倒時想堅守,但是市場己經不給我們機會了。
3.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作為個人來說,選對風口很重要。銀行的櫃員和超市的收銀員沒有什麼區別,銀行大堂經理遠遠比不上酒店的大堂副理,但是前者的收入是後者的好幾倍,不是人的區別,而是行業的不同。如果一個人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能抓住一次風口就算成功了,要是能抓住兩次以上的風口,就可以稱得上槓上開花。
4.有的企業能抓住兩次機遇,比如大潤發,從一個處於衰退期內的紡織廠,轉身進入處於擴張期的超市業。比如雙星,同樣的橡膠行業內,從膠鞋這個處於衰退期的產品,進入了輪胎這個處於擴張期的產品,企業轉型成功。
5.還有一種行業屬於週期性行業,衰退只是暫時的,只要熬過衰退期,接著又是一個春天。樓上所說的很多行業都是週期性行業,低谷只是暫時的。比如房地產、鋼鐵、煤炭、水泥、造紙、造船、石化、平板玻璃、電解鋁,也包括光伏、風電、LED這些未老先衰的行業。
回覆列表
大學。
別笑。大學作為一個行業,日漸衰退之勢已經不可阻擋了。大多數人可能還感受不到,但風起微萍,局內人已經都看到了樹葉的晃動。
我們學院每年暑假放假前幾天都會組織老中青教師一起,趁著暑假清閒,討論些形而上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務虛會。前幾年的務虛會討論的都是諸如大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大學的課程設定是否越來越職業化而非專業化之類的問題。而從去年開始,連續兩年討論的總話題都是一致的:國內的大學總體而言,是否正在處於一個衰退的週期內?
答案很多,但總體的意見是一致的:起碼就目前來看,大學並不處於一個繼續擴張的週期內。
我所在的學院,主打專業排名一直在全國前十名之內,就業率長期穩定在90%左右,所設專業也基本都屬於那種學生家長喜聞樂見願意報考的,一般而言我們學校自己錄取的文理科最高分都會選擇本學院。
但從2011年起,學院本科招生人數從巔峰時的500+迅速下滑到了2015年的400人以下。這就不單單是能用招生大小年來解釋的了。事實上,除了個別院系之外,整個學校的本科招生人數都在下降。
比本科生人數縮減更可怕的是碩博士的生源質量。
大概在五年前,我們的學生能夠考取北大、人大的碩士還是一件比較令人高興的事情,一般情況下,交大已經是想要考外校的學生最好的選擇了。但現在只要想考,北大、人大層次的碩博士每年考取的成功率非常高,而我們院的學生幾乎已經成為了交大本科質量最好的碩博士生源。
而我們學院的碩博士生源滑坡的更厲害,迅速從原來的211高校為主,普通一、二本為輔滑落到了二本甚至三本學生為主的地步,偶爾有一個211大學的生源,即使那所大學並不以本學院專業聞名,也是全院導師視若珍寶,全力培養。
我們的學院、專業,怎麼說也是西北知名的,生源尚且如此,真不知道比我們層次更低一些的院校,生源質量能差到何種地步?
生源質量越來越差,連鎖的反應就是就業形勢也原來越差。現在學院的本科就業憑著之前的人脈和老底子還顯不出頹勢,原先出去的師哥師姐們還在一批批的回來招學弟學妹。但已經再也不要奢望去開拓新的就業市場了。至於碩博士就業,簡直已經是慘不忍睹了。一個比較簡易的推算方法是把該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除以三,基本上就是該學院的碩博士就業率。可以說,除了那些定向的、委培的和上學之前就已經聯絡好工作的,碩博士最好的出路就是留校了。
但是留校,一年能留幾個?又有幾個碩博士有能力達到留校的基本學術條件?
不是搞學術歧視。每年都會出現大量的二三本碩博士新生入學考試分很高,但要談學生能力可能還不如我們自己的二三年級本科生,如此培養三年,甚至六七年,可能也就是堪堪達到學術入門的水平,怎麼留校?
結果就是,每年大批的碩博士畢業生去和本科生搶飯碗,但碩博士本身又沒有年齡優勢,如果又沒有學術優勢的話?拿什麼去競爭?
只剩下學位優勢了。
於是大量的碩士生去了高中甚至於初中,博士生去了三本甚至於高職。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博士生往前推六年,碩士生往前推三年,大概本科也能教初中,碩士也能去三本高職吧?
長此以往,惡性迴圈,造成的結果就是高水平的導師要麼沒有學生可以帶,全在本科教學或在職教育的低水平重複中蹉跎。要麼就是高水平導師不斷流失,有理想的教師不斷向更高層次的大學遷移。
再接下來呢?
一個沒有高水平教師,沒有高質量生源,徒有一座座高樓和空曠的校園,致力於用四年時間培養出一批批具備基礎專業知識的本科職業人?
這是大學?這是高職吧?
我們這還算是中等211大學中最好的學院了,情況已然如此。平臺更低的大學,簡直不可想象。
這還只是小環境。
大環境更加糟糕。
大學作為一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契機就是1999年的擴招,突然湧現出來的海量生源讓所有的高校都猝不及防,目瞪口呆。就像是一個本來衣冠楚楚的人突然進入了阿里巴巴的寶庫,只要伸手,所有的寶藏都是你的!
於是大家都伸出手去,衣兜塞滿了塞褲兜,所有兜都塞滿了脫下褲子也要裝。斯文?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全社會人都斯文起來?
還記得當年那句要讓大學本科普及率達到社會人群的70%的豪言壯語麼?
於是本來精緻整齊的學院紛紛變成了大學,本來術業有專攻的專門型大學紛紛變成了綜合性大學,本來的綜合性大學呢?建新校區!擴招!擴招!再擴招!
更別提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三本院校了。
2010年前後,一個211大學,名下要是沒一兩個三本院校,簡直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然後呢?
最新的統計資料,陝西省某些二本院校的就業率還沒高職高,更別提三本了……
就這樣,怎麼能吸引到生源?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提前,之前下手早的一些大學也許還能支撐一段,但眾多的三本和一些剛升上來的二本,應該已經感覺到山雨欲來的那一陣風了。
2010年,國內第一所三本倒閉的時候,還驚起過媒體的一陣譁然。現在呢?今年三本倒閉了多少?有人知道麼?
相比較之前,短短20年,我們學校擴招了多少學生?新引進了多少教師?強行上了多少非傳統強勢專業的學科?蓋新校區投入了多少錢?連年漲工資增加收入又投入了多少錢?
就像一個暴飲暴食的胖子,一身虛肉,能撐得住幾陣風?
未來高校的轉型,一部分低水平高校轉移成社會學校或者職業學校是必然的,這起碼能保證他們活下來。反而是想我們學校這樣的,還能否再回去從前,做一個衣冠楚楚的斯文人?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哪個校長願意背這個鍋?
從改革開放至今,感覺中國的一個行業至多擴張20年,70年代的棉紡,90年代末的建築,如今也該輪到教育了。
其中一位老師的說法可以說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就地轉型為養老院啊!
你看,高校本身有基礎設施建設:有宿舍,有醫院,有食堂,有運動場所和休閒場所,甚至有這些基礎設施配套的後勤管理人員,只要再聘用一些專業技術人員,馬上就能開張啊!
你看,生源問題也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