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36367433810

    魯迅先生於1919年12月,從北京回到老家浙江紹興,變賣了故鄉的房子,並接母親到北京共同生活。1921年1月,魯迅先生便以這次回家的經歷為題材寫了《故鄉》這篇小說。小說描寫了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和人們精神面貌的可悲變化,並揭示出這種變化的深刻的社會根源。魯迅先生用慨嘆的筆調刻畫出了潤土和楊二嫂等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里的非人生活,揭露了當時社會黑暗的本質。 筆者認為,魯迅先生這篇小說結構嚴謹,情節單純,筆調圓熟流暢,充滿詩請,富有哲理,它的寫作特色和藝術手法,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下面筆者就《故鄉》的寫作特色作一淺析。 一、用白描和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題這篇文章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比如寫少年潤土:“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形象立於眼前。再如楊二嫂:“凸顴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象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其次,運用對話來刻畫人物的典型性格,也是文章的特點之一。二十年前的潤土與“我”哥弟相稱,二十年後,再同我見面時,語言極少,由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辛苦麻木”的貧苦農民,從而寫出了他二十年前後的變化。又如“豆腐西施”楊二嫂,除了她的肖像外,作者主要運用對話來刻畫她的形象。楊二嫂出場,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哈!這模樣了!鬍子這麼長了!”在同“我”的那段對話中,並沒有描寫人物的模樣,卻更好地說明了說話人的心靈,達到了突出主題的藝術效果。 二、運用對比,深化主題小說集中運用了對比手法,深化文章的主題。表現為:1、故鄉前後情況的對比,描繪了農村小經濟破產的慘境,揭示了導致破產的根源。2、少年潤土和成年潤土的對比,揭示了農民命運的日益悲慘,指出了聽天由命的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條死路和絕路。 3、“我”和潤土之間關係的前後變化的對比,揭示了在不同階級之間存在著深刻隔閡。4、“我”貨物潤土之間的關係與宏兒和水生之間關係的對比,反映了對未來生活前景的熱切向往。 5、楊二嫂妖模妖怪、放縱潑辣、明拿暗偷、信口雌黃的形象與潤土麻木不仁、畢恭畢敬的神態的對比,起了烘托潤土性格的作用,同時反映出農民破產的廣泛性和深刻性。 以上說明透過一人、一物、一事的前後對比,起到了突出強調、圍繞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 三、感情漾出畫面,畫面吐露詩情全文以“我”的感情為內線上索,它支配著人、事、景、物的描寫,從而盪漾出一幅幅風景畫、風俗畫、人物畫;同時,這一幅幅融情入畫的畫面,又詩意般地表現出了作者的感情。如第一段描繪出一幅逼真的“寒江荒村歸客圖”,不僅在描繪故鄉景物時浸染著一層濃重的感情色彩,而且用飽含詩情的筆來刻畫故鄉人物;透過各種畫面的有機組接,完整地、若隱若現地顯示出了作者感情的波瀾,最後“船底潺潺的水聲” 彷彿是作者抒情式暢想的伴奏。從“我”回到故鄉以後的所見所聞,寫到離別故鄉時的慨嘆和希望,整篇作品浸漬了濃重的詩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裡有詩,表現出優美的畫意。 四、人物出場,各有千秋 作者很注意對人物出場的安排,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對閏土的兩次虛寫與一次實寫,強調了他的變化。這三次出場是採用三種寫法:有對比,有照應,有抒情,顯得意味無窮。 其次,“我”是在歲暮年盡、天氣陰晦、冷風嗚嗚、天色蒼黃、荒村蕭索時出場的。這既突出了農村的衰敗破產,又襯托了閏土被迫害、楊二嫂鉅變的環境和“我”茫然惆悵的情緒,這是一種以景襯人的寫法。 再次,楊二嫂的出的出場宛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塊石頭,掀起了陣陣漣漪。“哈,這模樣了,鬍子這麼長!”使“我吃了一嚇”,接著對她回憶的虛寫,與現實中的楊二嫂起了對比和照應的作用。這種安排,使人物由遠而近,形象逐漸清晰。 五、在抒情與議論中運用充滿哲理的語言 本文在抒情與議論中運用充滿哲理的語言,讓讀者在藝術感染中接受深刻的真理。特別是在結尾部分,哲理性是十分突出。閏土同“我”已經被“高牆”隔離開了,使“我”感到“非常悲哀”,所以當“我”離開家鄉時,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宏兒和水生身上。文章寫到:“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裡的“路”是比喻“希望”。這個比喻說明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在抒情與議論中的哲理性語言,起到了昇華主題、加深思想、幫助讀者認識真理、鼓舞鬥志的作用。 六、語言凝練簡潔,深刻含蓄 文章一開始就要言不繁,寥寥二十三字,便暗示了小說的矛盾,揭示了小說的序幕。又如對“我”來到門口的描述語言也是很簡練、優美的。“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這句明寫景暗抒情,言簡意深,既渲染了環境,又表現了小說的主題。 再如閏土稱“我”作“老爺”,由此引起“我”的感慨:“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就說不出話。”這裡以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用字精練,語言含蓄、深沉,好似信筆寫來,其實蘊意極深。這種語言富於表現力,增加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 七、以活動為線索,以感情為主線 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根據“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剖析“在故鄉”遇見的 人和事。在理清這條明線的同時,作者還安排了一條抒情線索——這既是暗線,又是主線。作者的思想感情,貫穿全文,統領全文。正如文中所:“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彷彿也就如此……故鄉本也如此……”作者從現實入手,透過對少年潤土,楊二嫂,中年潤土的典型形象的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導致他們悲慘命運的社會原因,從而發出了無限的感慨,隨著感情的變化,把主題昇華到一個更深更新的高度。在文章末尾,作者以充實激昂的感情,富有哲理的啟迪,號召人們團結抗爭,在只有荊棘的地方踐踏和開闢出一條路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知道什麼是宇宙語嗎?相信夢境的產生必有原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