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從古詩的題目入手,秋夜交代了這首詩的時間是在一個秋天的夜晚,秋這個字與最後一句的“又一年”相照應,秋是一年的第三個季節,基本上秋天到了也就意味著一年的結束,北方的百姓在盼望中又度過了一年,而且秋天萬木凋零又給人一種蕭瑟淒涼的感覺,也為全詩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調。夜這個字通常會讓我們感覺孤獨與思念,告別了白日的熱鬧與忙碌,暮色降臨整個人都空閒下來思緒就開始伸展。將曉二字讀來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詩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繼而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作者可能在窗前站了很久,在庭院站了很久,最後走到了籬笆門前推門而出,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詩人由於愁思一夜未眠至東方將曉,房間內狹小的空間容納不了詩人沉重的相思,詩人不由得出門徘徊。迎涼二字是指詩人從房間出來迎面而來的寒氣使詩人感覺到外面很冷,一方面可能是詩人憂愁太重以至於都忘記了穿衣服,另一方面也肯能是詩人想到金人佔領的地方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露宿街頭,於是感同身受覺得涼。 在詩的第一二句作者將全詩的意境寫得很大,寫出了一種很蒼茫的感覺,同時用“入”和“上”兩個字把黃河和華山描寫雄偉而虎虎有生氣。三萬裡和九千仞都是虛指,意在突出黃河的遼闊,華山的巍峨,從這兩個詞的選用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對於祖國的山水是非常自豪的,同時也是非常熱愛的。而作者選用的黃河和華山這部分都是被當時的金人佔領的,作者越是描寫得雄偉壯闊,感情就越發的難受,難受祖國山水的破碎,難受南宋朝廷的不作為,這種感情在詩的後兩句達到了頂峰。“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遺民指在金人統治下生活的中原人,盡這一個字將百姓對安定生活的盼望,對祖國統一的期待描寫得淋漓盡致,百姓的淚流盡了,詩人的淚也流盡了。國不國,家不家,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終日以淚洗面,以至於淚盡於胡馬鐵騎揚起的飛塵裡。讀來使我們眼前不禁浮現出一老態婦人雙手掩淚,面南而立;我們彷彿看到了年邁的詩人在晨光熹微中,面向北方久久佇立,斂聲哭泣。望字可謂是詩眼,將詩人的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千迴百轉的心情描寫了出來。我們知道金人入侵,當時的朝廷選擇偏安一隅將都城遷到了南方,史稱南宋。北方淪陷區的百姓個個伸長脖子盼望著南宋朝廷的軍隊能收復失地,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滿懷希望的望著,一年又一年,希望都熬成了失望,但又不相信朝廷會放棄他們,於是就這樣在盼望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秋季,盼望了一年又一年。這裡是北方淪陷區百姓的盼望,同時也是作者的盼望,詩人盼望朝廷能有所作為,但是朝廷給詩人的也只是失望,這裡也包含了詩人滿腔的不滿與無可奈何。這首詩寫作於作者耄耋之年,回顧自己的一生,空有一顆報國心卻不得重用,如今已衰老至此,更不可能為百姓做些什麼,於是詩人內心對朝廷醉生夢死於西子湖畔的不作為感到無比的失望與憤懣,希望這首詩能使當朝者明白自己的責任,能儘快收復失地,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從古詩的題目入手,秋夜交代了這首詩的時間是在一個秋天的夜晚,秋這個字與最後一句的“又一年”相照應,秋是一年的第三個季節,基本上秋天到了也就意味著一年的結束,北方的百姓在盼望中又度過了一年,而且秋天萬木凋零又給人一種蕭瑟淒涼的感覺,也為全詩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調。夜這個字通常會讓我們感覺孤獨與思念,告別了白日的熱鬧與忙碌,暮色降臨整個人都空閒下來思緒就開始伸展。將曉二字讀來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詩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繼而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作者可能在窗前站了很久,在庭院站了很久,最後走到了籬笆門前推門而出,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詩人由於愁思一夜未眠至東方將曉,房間內狹小的空間容納不了詩人沉重的相思,詩人不由得出門徘徊。迎涼二字是指詩人從房間出來迎面而來的寒氣使詩人感覺到外面很冷,一方面可能是詩人憂愁太重以至於都忘記了穿衣服,另一方面也肯能是詩人想到金人佔領的地方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露宿街頭,於是感同身受覺得涼。 在詩的第一二句作者將全詩的意境寫得很大,寫出了一種很蒼茫的感覺,同時用“入”和“上”兩個字把黃河和華山描寫雄偉而虎虎有生氣。三萬裡和九千仞都是虛指,意在突出黃河的遼闊,華山的巍峨,從這兩個詞的選用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對於祖國的山水是非常自豪的,同時也是非常熱愛的。而作者選用的黃河和華山這部分都是被當時的金人佔領的,作者越是描寫得雄偉壯闊,感情就越發的難受,難受祖國山水的破碎,難受南宋朝廷的不作為,這種感情在詩的後兩句達到了頂峰。“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遺民指在金人統治下生活的中原人,盡這一個字將百姓對安定生活的盼望,對祖國統一的期待描寫得淋漓盡致,百姓的淚流盡了,詩人的淚也流盡了。國不國,家不家,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終日以淚洗面,以至於淚盡於胡馬鐵騎揚起的飛塵裡。讀來使我們眼前不禁浮現出一老態婦人雙手掩淚,面南而立;我們彷彿看到了年邁的詩人在晨光熹微中,面向北方久久佇立,斂聲哭泣。望字可謂是詩眼,將詩人的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千迴百轉的心情描寫了出來。我們知道金人入侵,當時的朝廷選擇偏安一隅將都城遷到了南方,史稱南宋。北方淪陷區的百姓個個伸長脖子盼望著南宋朝廷的軍隊能收復失地,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滿懷希望的望著,一年又一年,希望都熬成了失望,但又不相信朝廷會放棄他們,於是就這樣在盼望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秋季,盼望了一年又一年。這裡是北方淪陷區百姓的盼望,同時也是作者的盼望,詩人盼望朝廷能有所作為,但是朝廷給詩人的也只是失望,這裡也包含了詩人滿腔的不滿與無可奈何。這首詩寫作於作者耄耋之年,回顧自己的一生,空有一顆報國心卻不得重用,如今已衰老至此,更不可能為百姓做些什麼,於是詩人內心對朝廷醉生夢死於西子湖畔的不作為感到無比的失望與憤懣,希望這首詩能使當朝者明白自己的責任,能儘快收復失地,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