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杜荀鶴的《小松》一詩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60602174158

    原文:

      小 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1、“自小刺頭深草裡”——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

      沒在“深草裡”.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

      —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

      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

      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

      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

      由小轉大.不是麼?——

    2、“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

      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

      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

      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裡”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

      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

      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

      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3、表達感情

      詩人起於微末,而胸懷壯志,有濟世之才,正如小松一般,一定能成長為棟樑之才.詩中寫出了小松的幹雲壯志,對於不識大才的“時人”,詩人也表達了一種輕蔑.詩人的自信、氣概以及對當時世態的不滿,表達的委婉而充分.

  • 2 # 使用者2195486961218

    小 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

    直待凌雲始道高。

    杜荀鶴詩鑑賞

    這首小詩借松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是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謝 ,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蹤跡 。《小松》前兩 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裡”描寫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沒在“深草裡”。

    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往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 ”,一字千鈞,不 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變大。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生長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預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裡”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

    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生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毫無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別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慨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視為棟樑之材,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 ”(《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 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貧困潦倒。埋沒深草裡的“小松”,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由於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描寫和議論,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中獲得有機的統一,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液壓和液壓閥的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