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89093348303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要說“龍生九子”一詞的來歷,還有個歷史典故。明孝宗朱祐樘曾向內閣大學士李東陽討教九子名目,即便是學識淵博的李東陽也一時答不上來。他問了好幾位同僚,又查閱典籍,最終才拼湊出一份“九人名單”,連一隻足球隊都不夠。他的弟子楊慎,為此事評價老師說:“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也”。楊慎自己則列出一份與老師不同的九子名目,成為龍九子的兩個版本,後由於楊慎名氣遠遠大過他的老師,楊版流傳得更為廣泛。當然其他典籍也有不同記載,加一塊得有十來種神獸都當過龍的兒子,就連饕餮這位上古四凶之一的惡獸,都被老龍王佔過便宜。說白了,不就是狗掀門簾子,全仗一張嘴嘛。 關於龍生九子的傳說,其實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經存在,只不過明人將其名目系統化罷了。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份名單不過是因皇帝的提問,而拼湊出的假貨,只是經過眾多文人墨客的傳播,才終成一說。說到李東陽這個人,可是歷史上有名的神童。他四歲時被舉薦為神童,父親帶他覲見景泰帝朱祁鈺,彼時小李的個子太小,跨不過門檻。朱祁鈺見此情景,便脫口出了上聯:“神童腳短。”李東陽應聲而對:“天子門高”。朱祁鈺聞言高興地將他抱坐在膝蓋上,見其父親還站立在一旁,又問:“子坐父立,禮乎?”李東陽答道:“嫂溺叔援,權也。”由此得見,李大學士自小就是個靈活機智的人,也難怪他能拼湊出一份九子名單了,反正朱祐樘也分不出真假。 說到九子,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詞語“九子登科”,其實這與龍九子毫無關聯,只是一句吉祥話罷了,歷史上並無此典故。反而有個“五子登科”的俗語,說的是竇燕山教子的故事。《三字經》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按照老李的說法,九子應為:“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月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紐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足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贔屓,平生好文,今碑兩旁龍是其遺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其中,囚牛為龍之長子,形似龍,有麟角,色黃。傳說囚牛性情溫順,並不嗜殺,喜好音律,能夠分辨世間萬物的聲音。關於囚牛,還有個美好的神話傳說。 相傳在瀘沽湖畔住著一位美麗的彝族少女瑪雅,父親被部族大首領抓去當苦役了,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貧,但是她不抽菸不喝酒不文身是個好女孩。寨子裡的人都說湖底住著一隻名叫囚牛的妖怪,會在黃昏時出來吃人。但瑪雅並不相信,每到黃昏時,她都會抱著月琴到瀘沽湖畔輕輕彈奏,因為這月琴是她阿爸和阿媽愛情的見證,是阿爸留下的唯一紀念。瑪雅每天在湖畔彈奏,囚牛被動聽的樂曲吸引了,悄悄浮上湖面偷望了一眼,看到彈琴的美麗少女,不禁驚呼:“哎呀媽呀!”。瑪雅聽見好像有人叫她,一抬頭就看到了駭人的囚牛。她起初對於出現的怪物很是恐慌,後來見囚牛並無意傷害她,也就慢慢習慣了,還是每天來到湖畔彈奏。 自古天界有律,人妖不可相戀,已經對瑪雅心生情愫的囚牛也不敢違背天條。雖然不能跟自己心愛的姑娘在一起,但是每天能看到她,聽到她的彈奏已是心滿意足。好景不長,瑪雅的美麗令部落的大首領心升歹意,他以阿爸老瑪的性命要挾瑪雅就範,為了救阿爸,她只得答應了大首領的要求。在出嫁前的黃昏,瑪雅再次來到湖邊,彈起囚牛最愛的那首樂曲,可這次曲聲變得無比哀怨,彷彿在傾訴著令人肝腸寸斷的絕望。囚牛聽這曲風不對啊,知道真相後一怒躍出瀘沽湖,殺死了大首領。 囚牛就這樣觸犯了天條,按照天規,玉帝要將其處死。龍王不忍於是向玉帝求情,但此時的囚牛誠懇認錯,情願受罰,只是請求將自己的屍身一部分安在瑪雅的月琴上,這樣就可以日夜陪伴著她,聆聽她的琴聲。就這樣,當囚牛被處死時,一道金光從天而降,落在瑪雅的月琴上,從此琴頭變成了囚牛的模樣。這便是龍頭琴的由來。 囚牛的形象不止出現在彝族的月琴上,也在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絃,以及在藏族與蒙古族的撥絃拉彈技法的樂器上,常常刻有囚牛揚頭豎耳張口的形象,表現出一副欣然享受音樂的樣子。後世用成語“囚牛好音”比喻充當內行,卻是讓我們的龍大少爺受委屈了。 囚牛痴情,正如我們開篇提問的明孝宗一般。朱祐樘一生鍾情於張皇后,堅持一夫一妻,從未納過嬪妃,對於皇帝來說,不可謂不是千古曠世之舉。 至於囚牛的來歷,更是眾說紛紜。一說囚牛是龍與原配所生,是正兒八經的純種血脈;一說龍性荒淫,與犀交合,則生囚牛——話說一日暴雨將至,天氣悶熱,龍在水裡喘不過氣來,擺尾出河道。忽見岸邊一水牛撅著屁股在啃青草,遂性慾大起,與其交合,生了老大囚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龍也喜歡大屁股,不然你讓它跟老鼠交合試試。 所謂神話,縱使再光怪陸離,也就是聽一樂呵,反正都是人們虛構出來的產物,並無真假之分,唯有喜惡之別。據《五雜俎》載:“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汙者。”邏輯上,龍好淫樂,四處留情,九子同父異母,因此樣貌各異,確是十分通順,可見老祖宗們還是很嚴謹的。可要我來編,也別隻有九子,再生幾個閨女,發生點浪漫的情愫,最後發現殊途同歸本為一家,便又是件大理段王爺般的風流韻事。要麼,爬上斷背山也未嘗不可。 畢竟是孔子門生,老祖宗還是單純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備孕做過造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