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慪火啤酒

    感謝邀請,我個人覺得現在委瑞內拉單純的政府更迭不能解決委國內的動盪局勢,和反對派一同協商可能性也不大,首先馬杜羅不可能自動下臺,即便能下臺把權利交給反對派,委瑞內拉也就成了美國掌控的地方,美國會略奪委瑞內拉國內的一切資源,國內的人民會不會答應?會不會服從?如果民眾不答應,不服從?那樣,委瑞內拉就會陷入戰爭,動亂。馬杜羅政府現在如果想要贏的勝利的話,只有頂住美國和一些國家的壓力,奮起抗爭,尋求輿論和一些反美國家的支援,就像敘利亞和古巴一樣,贏得民眾和軍隊的支援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 2 # 也摩羯

    委內瑞拉問題不容協商。也沒有商量的餘地。即使政府更迭,也要看主權是否能掌握在委內瑞拉人民的手中。如果因為政權更迭而導致主權旁落。又為什麼要促使政權更迭呢?委內瑞拉的唯一出路只有一條,就是鬥爭。毛主席文選中明確提到,自由只能從鬥爭中產生。沒有鬥爭的自由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就怕有軟骨病的當權者,一遇到危險腿就軟了,依附在強者身上,他的確可以得到自由,但那是暫時的。自由過後他就從自由人淪為奴隸了。

  • 3 # 簡直簡直

    其實委內瑞拉今後的道路很難走出困境。左翼的國有化走不下去。右翼受到美國的干涉。根據國際上美國控制的國家的教訓來看,如果按照美國要求進行國內改革,照樣不符合委內瑞拉國情的需要。最後還是走不下去。別的不說,就委內瑞拉目前施行的全盤西化的政治體制,就決定了委內瑞拉前路漫漫,夠折騰的。

  • 4 # 11694157

    呵呵,很多回答都犯了政治幼稚病,不打一下,不打疼對方,能坐到談判桌上來嗎?現在俄羅斯對馬杜羅的援助力度遠遠不夠,而美國巴西哥倫比亞已經磨刀霍霍,這才是目前最令人擔憂的局面,看普京後續如何出手是判斷委內瑞拉後續走勢的關鍵,而不是什麼和反對派談判

  • 5 # 醬油瓶的突擊

    暴民的狂歡。

    這是我對委內瑞拉政治危機、南非沒落、英國脫歐、法國黃馬甲運動的根源的定義。

    “美國使壞”“執政者無能””獨裁貪汙”“石油”“政客欺騙”......

    戰爭與騷亂是“民主的陣痛”

    貧窮與飢餓是“獨裁的暴虐”

    好逸惡勞則是“財富的陷阱”

    愚蠢與貪婪是“政客的謊言”

    在領導人帶著他們巧取豪奪將財富分給眾人時,“民主的勝利”山呼海嘯。

    但在領導他們的人拿不出財物繼續滿足他們的時候,領導者就成了“獨裁者”。

    曼德拉,查韋斯,卡梅倫,馬克龍。這四個人成了四國問題起因的罪魁禍首。

    所有的“深入”思考都以這四個人為終點嘎然而止。

    我彷彿在一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美國這麼一個在世界範圍內巧取豪奪的國家成為了這些人口中“民主的典範”。

    民眾數千年的歲月中,一直都期望改善自己的處境,卻永遠是被動的“被領導”“被施予”。

    民主的提出是劃時代的。

    然而卻沒改變這一切。因為民眾在“破壞”時才比較主動——如果無人領導,民眾甚至只能自毀式地破壞,破壞別人,也破壞自己。“民主”反而被曲解成了這些人將自己的暴力與無知正當化的藉口。最典型的就是被與民選偷換概念,成了“多數派暴政”的外衣。

    政權的更迭無法改變這一切。因為有些東西始終沒有改變。

    無論包裝的盒子怎麼更換,開啟裡面一看仍是一塊又臭又硬的頑石。

  • 6 # 索來

    委內瑞拉做到這一步,因為石油,經濟單一,馬上臺後情況沒有改變,而且更嚴重就是說他不會治理國家,但是他不進步,選舉耍花頭,這就嚴重了,你不會治理不說還想一直待著做領導人,那人們對經濟的失望轉為對他的失望,政權更迭未必是最好,但也是辦法。如果合作雙方和平協商最好,但是理想是最美的,現實是殘酷的,好比解放時期,國共和談,但是最後呢還不是掛了嗎

  • 7 # 又是一些

    南美洲國家無法逃脫美國的控制,再加上政客畢竟把政治當領工資的工作而已,目前沒有什麼政客會真把國家興盛百姓安康當做事業。所以什麼全域性和百姓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工具。

  • 8 # 空山新雨後

    政權更迭只是解決委國的一種路徑,既使有了新政府如果舉措不力,還是不能解決委國問題。為了防止國家分裂對抗,也防止外來勢力干涉,應尋求對話,或採取強力舉措。馬杜羅失去了好時機。

  • 9 # Kenneth30616458

    這個能比較嗎?外國勢力干涉的能夠跟自己國家選舉產生的總統比嗎?總之就是反對派要先放下身段去跟民主產生的總統和平解決問題,不然的話就不可能有和平協議。

  • 10 # 大莫僧人

    如果真的可以與各方面坐下來談談/它就不是獨裁者了丨也不會讓國家淪落於今天/讓民眾外逃與捱餓了!

    在選舉中造假而竊取了政權/將反對者送進監獄/這就是專權者的能力/而對國家經濟卻無計可施。。。

  • 11 # 黃家老爹

    確實,單純的更迭政權並不能解決委內瑞拉的經濟危局,記住我說的是“經濟危局”!目前的經濟危局是經濟路線造成的問題,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我們不否認馬杜羅先生應該對目前的國家經濟崩潰負責!但是換掉他,經濟就一定能好嗎?作為一個學經濟學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委內瑞拉經濟到底問題在哪裡?

    委內瑞拉原本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但是資本大多數都掌握在私人企業家手中,查韋斯是一個典型的“社會主義者”,他上臺之後就把所有企業收歸國有,實行“計劃經濟路線”,問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查韋斯實行“計劃經濟”的同時,為了爭取更多的底層老百姓支援,採用了“高福利政策”,老百姓躺著都能有吃有喝,逐漸造成老百姓的“懶惰行為”,誰也沒心思發展經濟,僅僅依靠當時“高油價”下的石油出口維持國家運轉,其它產業幾乎全部廢掉,生活物資幾乎都依賴進口,也就是“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這個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有多危險?而且這個“籃子”還是在“高油價”基礎上“編織”的,一旦油價撐不住,籃子也就破了!

    馬杜羅上臺後,正逢國際油價大跌,政府收入“入不敷出”,要繼續支撐“高福利政策”談何容易?馬杜羅又不敢改變自己”導師”的錯誤路線,只能“飲鴆止渴”的靠“印錢”來應付,因為不斷“印錢”而引發“高通脹”,最後出現經濟全面崩潰!

    馬杜羅的問題在於沒有及時改變“查韋斯的錯誤路線”,沒有及時根據國際經濟形勢,適當調整經濟產業出路,只是單純被動式的等待油價恢復,這是一種非常保守的經濟政策!說明馬杜羅過於崇拜查韋斯,對查韋斯的錯誤不敢糾正,因此說,目前的經濟崩盤局面,馬杜羅罪責難逃!

    但是僅僅換掉馬杜羅也沒用,因為關鍵問題是二個:

    1.必須暫時取消查韋斯時代搞的,不符合自己實際經濟實力的“高福利政策”。

    2.必須取消查韋斯的“計劃經濟路線”,允許私有化企業存在,發展各種產業經濟。

    只有解決這二個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委內瑞拉的經濟危局,逐漸進入良性迴圈模式。

    當然做這些工作,別人可能比較敢於下手整治,而馬杜羅因為太崇拜查韋斯,視查韋斯為“父親+導師”,讓他下手否決查韋斯路線,恐怕很難。

    因此說,換掉馬杜羅可以,但是隻換掉馬杜羅不夠,關鍵是要改變那二個錯誤政策!

    當然我這些只是從經濟層面分析的,至於政治層面的事情,我歷來是中立立場,不喊政治傾向性口號。我只知道“民以食為天”,如果有些“大富豪”吃飽了閒得蛋疼,喜歡談政治,我恕不奉陪!因為我只是一個“食人間煙火”的小民,不是政客

  • 12 # 范蠡的崇拜者

    馬杜羅手中籌碼不多。也沒有王牌和炸彈。這場賭博,他多半是輸家。未來如何,還不能完全取決他,可能取決於他的敵人。當年大清朝政治局委員兼廣東省委書記葉名琛同志有體驗:不戰,不降,不走。一百多年後,馬總書記也遇到類似困境。

  • 13 # 龍川江客

    對於這個問題我以下有幾點看法:

    第一,委內瑞拉的局勢之所以目前變成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委內瑞拉政府自身的原因。我們知道委內瑞拉是一個產油大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在查韋斯時代,實行的是國有化程序,很多到委內瑞拉投資的外國企業被收歸為國有。委內瑞拉的人民也享受到了高福利,高待遇。到了馬杜羅時代,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高福利帶來的後果,導致國內經濟發展下降,通貨膨脹嚴重,很多人的吃飯都成了問題。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群眾已經不滿意馬杜羅政府的領導。所以才會出現有很多群眾支援瓜尹多作為政府的臨時總統。

    第二個原因,主要也在於美國的干涉。眾所周知,美國對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已覬覦已久,急需扶持一個代表美國利益的臨時總統來實現美國在委內瑞拉的利益。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美國真的扶持了一個代理美國利益的人來當委內瑞拉的總統,那麼委內瑞拉的經濟會好轉嗎?我覺得不一定。這是有歷史之鑑的。比如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府,現在伊拉克的局勢依然緊張,人民群眾並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又比如美國推翻了利比亞卡扎菲政府,人民群眾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美國扶持委內瑞拉代理人,只不過是要實現美國的利益而已。美國並沒有想真正的想要把委內瑞拉的經濟搞好。如果委內瑞拉要把本國的經濟發展寄託在美國的身上那是幼稚的,可笑的。第二,說穿了一國要發展,必須要靠自己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所以我覺得馬杜羅政府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一是認真反省,認真處理好本國的經濟發展問題。二是最大限度的團結能夠團結的力量。俗話說人民的力量是無窮大的。馬杜羅政府只有把人民的力量團結到一起,才能夠發揮無窮盡的智慧和力量,發展本國經濟。

    第三,總的來說,單單靠政權更迭就能改變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現狀那是不可能的,也是理想化的。委內瑞拉要發展好,並且要發展的更好,那隻能最終靠自己,靠美國是靠不住的。美國只是一個攪局者而已。

  • 14 # 正客

    我在幾篇文章中都提到政治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馬杜羅有軍隊、司法權(最高法院)、選舉權(全國選舉委員會)、公民權(人民衛士)和部分中下層民眾的支援,這種絕對優勢下,如果沒有外部力量的支援,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是沒有“抬頭折騰”的機會。

    美國

    之所以要支援反對派,一部分是因為委瑞內拉豐富的石油,更為重要的是地理位置與“殺雞給猴看。”

    從委瑞內拉前總統查韋斯到現任總統馬杜羅都是堅定“反美”的,美國作為全球第一軍事大國,會允許鄰居成為自己的敵人嗎?委美兩國巨大的經濟、軍事差距,委瑞內拉如果沒有外部的強力支援,他有這個膽量“反美?”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如果美國坐視不管,只會讓敵人在自己旁邊“越做越大”,所以必須要扼殺於“搖籃裡”。還有一點就是,委瑞內拉的“反美”情緒如果不壓制下去,就會讓拉美其他國家“蠢蠢欲動”,“數量”多了,美國就不好對付了。

    並不是美國想推翻馬杜羅政府就能推翻的,因為馬杜羅身後也有當今兩個大國的支援,如果美國軍事幹預,朋友的敵人就是敵人,再加上在美國的家門口,這場戰爭一定會陷入一種泥潭中,這是美國最為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只有支援雙方所支援的人來進行對抗。

    在雙方都有“強力支持者的條件下,政權的更迭總會有一方的利益受損,只不過是反對派換了一個人而已,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能將對方壓下去,只會保持一種“平衡的亂局”。外部力量誰都不會退讓,一場“賭局”中的開場都投入了“籌碼”,並且還不少。

    在這場“平衡的亂局”中,外部力量在“進攻”方面“相互制約”,政權的更迭是沒有作用的,只有馬杜羅與瓜伊多兩人坐下來談談,共同協商用“退讓”的方式才能將這場危局化解。

  • 15 # 無坡居士

    單純的政府更迭能不能解決委內瑞拉麵臨的現實問題呢?其實,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找出委內瑞拉目前國內局勢惡化的根源所在。

    委內瑞拉從過去富得流油到今天經濟危機嚴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委內瑞拉富在石油,它是世界石油儲量第一大國。在查韋斯主政前期,油價高漲,委內瑞拉依靠石油帶來的收益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那是一個高福利時代,委內瑞拉人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免費供應,日子舒坦了,但是也埋下了隱患。

    委內瑞拉石油屬於重質原油,需要出口到美國等去提煉加工,主動權掌握在他人手裡。委內瑞拉在採油方面又缺乏技術,沒有利用鉅額石油受益去改善和提高開採技術和裝備。更沒有用石油收益去發展其他產業,改善其單純依靠石油開採出口的經濟結構。

    正所謂成也石油,敗也石油。當石油價格下跌,委內瑞拉人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在查韋斯執政後期,委內瑞拉就已經陷入了經濟危機的困境之中。通貨膨脹率達到了以萬計的地步,貨幣嚴重貶值,物價飛漲,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在馬杜羅上臺以後,情況並未得到多少改善。經濟危機引發政治不穩定,各方政治勢力開始爭權奪利。瓜伊多突然宣佈自己為“臨時總統”就是具體表現之一。

    換上瓜伊多就能解決目前委內瑞拉的困局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工。瓜伊多上臺也抬升不了油價,短期內也改變不了委內瑞拉依靠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也不會為委內瑞拉帶來牛奶和麵包。也許有人天真的想,會有美華人來幫忙。其實不然,委內瑞拉今天的局面,恰恰是因為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與美國脫不了干係。

    委內瑞拉石油有一半出口美國,美國與查韋斯治下的委內瑞拉交惡,其根源也在於爭奪委內瑞拉的石油控制權。美國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已久,也許短期內會得到美國的某些援助。但這是要以犧牲委內瑞拉石油資源為巨大代價的,無利不起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遠的不用說,烏克蘭目前的困局就是典型的例子。從庫奇馬到顏色革命後上臺的尤先科,從亞努科維奇到波羅申科,其政權走馬燈一樣的更換,也有美國為首西方勢力的支援,現狀又如何呢?

    所以,委內瑞拉的困境不在於誰來當政,而在於如何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經濟危機,換誰上臺都一樣,反而有可能在政治爭鬥中喪失了發展機遇,陷入到更加混亂的泥沼之中。

  • 16 # 春秋風雲錄

    單純的政府更迭,不能解決委內瑞拉的經濟危機,馬杜羅與瓜伊多現狀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美國早就對石油世界儲量第一的委內瑞拉虎視眈眈,論是親美或親俄的政權誰笑到最後,都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敘利亞打了8年,你們要打幾年?你們說了不算,看大國介入程度,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不起內訌,一心把經濟搞上去,把精品石油提煉技術開發出來才是出路,同時重視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學會兩條腿走路。但是美國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己打到你的門前,不讓你在我後院鬧事,而俄羅斯把介入委內瑞拉當成了圍魏救趙,調虎離烏的妙計了,能任馬杜羅政府灰飛煙滅嗎?

  • 17 # 隨雨飄渺

    錯誤的政策下,搞得民不聊生,經濟崩潰,政府壟斷了一切,最終幻想餓殍遍野下能安寧,天底下那有這種好事。

    相信大家不會選擇饑荒吧?問題是透過人為作弊後,大家仍然選擇了餓荒,真的荒唐嗎?

    終於有一天,一個年青人振臂一呼,大家終於揭竿而起,勢不可擋,成為迅速燎原之勢,政府更迭成為必然。

  • 18 #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說法比較客觀一些,因為委內瑞拉問題根本是各方對憲法理解不同。用武力或者用暴力其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但是一定要有個結果,兩派談起來或許可以找到一個避免動盪又能維護各自利益和國家與百姓利益的方法。

    第一,委內瑞拉如果爆發內亂或外部武力入侵,損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對馬杜羅而言,當然就是下臺了。

    對瓜伊多而言,統治一團亂局,彌合社會分歧,恢復經濟更困難。

    對老百姓而言,社會動盪會讓生活更不穩定。工作更難找,通脹率更高。

    對外國而言風險也大,因為可能更多人會出逃,給地區穩定帶來損害。

    所以兩派能談起來是最好的。

    第二,問題就在於談起來的結果可能是零和博弈。這是某一方不願意看到的。

    所謂零和博弈就是一方多的是另一方所失。比如反對派就是要馬杜羅下臺,馬杜羅也就是希望反對派權利被剝奪。

    雙方很難找到最大公約數是一個大問題。也是各方遲遲不談的原因,畢竟都認為這可能是浪費時間。

    所以如果有一個可信的第三方介入協調斡旋,或許會讓委內瑞拉局勢能緩和一段時間。

  • 19 # leon良

    單純的政權更替,當然解決不了委內瑞拉的經濟。但是,委內瑞拉臨時總統瓜伊多與現任總統馬杜羅的更替,不是單純的政權更替。瓜伊多與馬杜羅對於經濟發展的思路完全不同,爭取到的外部國家支援也不同。

    馬杜羅搞的是查韋斯社會主義,把國民經濟官有化。在外部只有古巴、俄羅斯之流支援。古巴、俄羅斯、伊朗之流,利用馬杜羅反美,卻不能給委內瑞拉帶來新思想、帶來國民福祉。

    瓜伊多崇尚自由市場經濟,鼓勵個人發展,並且能夠與發達國家、與周邊大國搞好關係獲得援助。

    透過上述比較,未來給委內瑞拉國民帶來福祉、機會比較多的是瓜伊多,不是馬杜羅。

    支援瓜伊多,意味著關切委內瑞拉國民的福祉,與支援美國不是一回事。同理,反對馬杜羅,也是關切馬杜羅對於委內瑞拉國民福祉的破壞,與支援美國不是一回事。反美朋友必須要邏輯清晰,反美無需支援馬杜羅,這是兩回事。

  • 20 # 二牛144548898

    我認為馬杜羅與瓜伊多根本協商不到一起,二者之間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獨裁者馬杜羅必須下臺。委內瑞拉人民才有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土爭奪曼比季美軍留下的軍事基地,俄羅斯特種部隊獲勝,俄土會圍繞敘利亞鬧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