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並不會關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這個人們爭論最多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本用不著爭論,在《辭海》、《大英百科全書》等權威辭書裡,提到三國時代的大“家”就只有兩人:一是曹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或詩人),另一個就是諸葛亮——政治家、軍事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爭論呢?這是因為,顛覆歷史已經成了當今歷史學家及其愛好者的特徵——許多歷史人物已經被評了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顛覆歷史,不和傳統的歷史評價唱反調,如何能一鳴驚人?如何能引人矚目?

    所以,過去說不好的歷史人物,我一定要為他找一些好處(比如對隋煬帝、對秦檜、對李鴻章);過去說好的歷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點毛病出來(比如對岳飛、對諸葛亮).於是,歷史學界也不是清水衙門了,歷史學家們也照樣可以成為先富起來的人.只是,歷史真的可以隨意顛覆來顛覆去嗎?

    首先,作為軍事理論家,諸葛亮的軍事著述之多,在三國時期無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傳運》、《軍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將苑》中“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飢;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這幾句話,已為歷代軍事指揮人員(包括其他行業有識領導)奉為座右銘;

    其次,諸葛亮還是三國時代最出色的軍事發明家.他推演確定的八陣圖,使中國傳統軍事陣法達到了最高峰;他發明的木牛流馬,是當時軍隊後勤供給最先進的運輸工具;他“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是當時最具殺傷力的遠端武器,他的這些發明創造同樣是當時無人匹敵的;

    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雖為文臣,卻居武廟十哲。而即便是在三國演義之前,詩人和政治家對諸葛亮也是十分的崇高。所以即便現在所謂的證實將諸葛亮的地位一再的降低,也改變不了諸葛亮本人在我心目中三國第一人的位置。最後我想和那些歷史發明家們說句話

  • 2 # 使用者103003992130

    諸葛亮博學多才是肯定的,但《三國演義》只是小說,對諸葛亮進行了一定的藝術誇張,正因為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三國演義》才具有極大的藝術魅力而讓人印象深刻百讀不厭,一般小說對人物的藝術處理,也不是空穴來風,依據一定的事實基礎,進行藝術手法加工。諸葛亮顯然在《三國演義》之中被神化,當然,諸葛亮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這些都是歷史事實,能夠做到這些,也是非常了不起,一般人也是做不到的。剝去藝術誇張的成分,徹底還原真相,諸葛亮依然是一個極為智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他兢兢業業,敢於負責的閃光點,足以讓我們學習。儘管他有過各種失誤,但不管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人,都對他的才幹稱讚不絕,這樣的人物,放眼整個中國歷史,又有多少呢?

  • 4 # 哥哥123

    諸葛亮歷史中沒有羅貫中寫的那麼神,三國中許多戰役和事情是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大家熟知的赤壁之戰是周瑜,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空城計是趙雲,舌戰群儒是魯肅等等都和諸葛亮毛的關係都沒有。諸葛亮是優秀的政治家,一個內政高手中的高手,但其軍事能力真的很一般

  • 5 # 路遙lgy

    謝謝邀請!諸葛亮的確沒有《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說的,神機妙算,出神入化。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年輕時,才華橫溢,跟隨劉備創業,二十七歲親自去東吳,遊說孫權聯合抗曹。使的劉備取得荊州一部分地區站住腳跟,後取的益州的基業。劉備稱帝,諸葛亮任丞相,他治定了許多利於生產的制度和法令。使得法令嚴明,達到了官吏不營私舞弊,人人自勉上進,路不拾遺,強不欺弱,社會風氣呈現安定的局面。 陳壽在《三國志》上書晉朝的奏疏中說,諸葛亮一生的願望是統一全國。所以不斷用兵,可是諸葛亮在治理國家方面的能力,明顯比的軍事能力好些,再有就是,當時與他對抗的軍事人才也比比皆是,所以這樣的統一全國大事,不是他一個人的智慧可以完成的啊。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為治理蜀國做出了傑出貢獻。諸葛亮千年以來一直是聰明智慧的象徵,他儘管沒有那麼神奇,但是人們還是敬仰他,願意賦予他神奇的光環!

  • 6 # 人在異鄉行

    當然不會,諸葛亮也不是神。但自從劉備遇到諸葛亮後直到建立蜀漢政權那就足以讓後人尊崇,能做到這一步試問普通人可以嗎。

  • 7 # 遇見珷公子

    魯迅說過狀諸葛智如妖,早已說明我們心中的諸葛亮其實是小說人物,歷史上的諸葛亮是內政行家,而我們喜歡的是小說中的全能諸葛亮。

    考證究竟如何並不影響小說人物諸葛亮在心中的地位。

  • 8 # 棍哥觀史

    諸葛亮流芳後世的原因在於“忠”和“智”,而《三國演義》的“壯其智而近妖”是其被神話的原因,但追溯正史,也不難發現諸葛亮的偉大智慧和忠義精神,諸葛亮稱的上博學多才,而神機妙算往往是神仙所為。

    拋開演義裡的描寫,“草船借箭”、“火燒新野”、“七擒七縱”、“借東風”均是杜撰而來,華容道算到關雲長會義釋曹操也純子虛烏有。那麼諸葛亮的功績在於哪裡呢?又從哪裡來證明諸葛亮的智慧呢?

    首先,諸葛亮是蜀漢集團的總策劃。“隆中對”中提出的天下三分之規劃是蜀國一直以來的基本國策,劉備能夠從荊州西圖益州,再奪漢中,完全是按照諸葛亮的這一規劃穩紮穩打而來的。蜀漢能夠與魏吳形成鼎立之勢,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戰略部署的得當所致。如果在規劃上都出現問題,那麼想稱霸一方也是不可能的。這也體現了諸葛亮的思維高度和戰略意識。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兵足食。”——《三國志.諸葛亮傳》

    其次,諸葛亮雖然沒有演義裡賦予的超強的軍事指揮才能,但其擅長的內政治理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相當出類拔萃的,在劉備剛起家佔領荊南四郡時,諸葛亮受命總領賦稅工作,這為劉備的發展壯大奠定了物質基礎。在劉備入蜀之後,對於川蜀的治理也讓劉備能夠迅速的積累資源,以至於有實力發動“漢中之戰”。

    在劉備去世以後,川蜀的南中地區叛亂不斷,諸葛亮親自平定內亂,並大力發展南中地區的經濟建設,在少數民族地區將治鐵、製鹽、茶葉發展為蜀漢的主要經濟支柱。諸葛亮所發動的“北伐”被後世定性為窮兵黷武,但“益州疲弊”的蜀漢政權能夠向魏國政權發起挑戰,說明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尚有放手一搏的資本。

    諸葛亮發明的“木流牛馬”是被史籍明確記載了使用在北伐的戰爭中,這種半機械的發明創造也正是諸葛亮的智慧所在。

    而流傳於世的《出師表》中,不僅體現了這位名臣的偉大志向,更體現了其忠義無雙的精神。而身為蜀漢肱骨之臣,一生清廉,實則賢臣之典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也讓後世對這位千古賢臣無限敬仰。

    坐落於成都的武侯祠位於劉備墓前,生時為劉備竭心盡力,死後依舊守護在主公墓前。這也是唯一一坐修建在君主墳前的臣下祠堂。歷史的評價無需過多的非議,因為這座祠堂已經足夠說明一切。

  • 9 # 歷史的盒子

    首先是不會的!

    諸葛亮的形象已經深深紮根在民眾的心中,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極為重要。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有相當差距的,那人們為什麼要刻意塑造這個完美偶像?這個偶像在中國傳統政法文化中又象徵或意味著什麼?……千萬不要小覷這些問題,其中可隱藏著一個傳統政治文化的秘密。

    諸葛亮之所以能登上神壇,要歸功於本人對主子忠貞的品質,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狀況下,依然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永安宮託孤時曾明確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類詔書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它使諸葛亮可以名正言順地取劉禪帝位而代之,同時劉備死後,諸葛亮集軍、政、財、文大權於一身達九年之久,然而他卻從來不存此“邪念”而依然忠心耿耿。

    與同時代人曹丕、司馬炎諸人握有軍政大權後最終篡位相比,似有天壤之別。曹操、司馬懿、司馬昭等人雖沒有篡位,但逼宮、殺弒及宮廷政變的一系列行為,也使諸葛亮頗為忠貞的一生品行之魅力更相得益彰。加上其賢相、廉吏兩者兼有的身份,其官奴人格完全符合最高統治者與制度文化的需要,是使統治保持穩定的支撐點,是緩和社會各種矛盾的潤滑劑。

    總之,中國古代這樣的官員十分罕見而難能可貴。在忠貞標準上,諸葛亮的家人與子孫亦無瑕疵。 諸葛亮的神化可能就是後人所提倡的衷心了吧。畢竟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在那個亂世是極為難得的。

  • 10 # 洛水清風

    不用考證,很多人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被藝術化了,並非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絕,羅貫中虛構了很多歷史上從未發生的事件,如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等等,甚至不惜神化諸葛亮。所以,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寫的近似妖。

    後人之所以推崇諸葛亮,主要來自於諸葛亮忠誠與廉潔、智慧。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在蜀國可以說是一手遮天,但他並沒有擅權專政,而是一心一意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正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高風亮節,成為歷代仁人志士效仿的楷模。反觀司馬懿,同樣是託孤之臣,卻是陰險狡詐,禍亂朝綱,欺負孤兒寡母,竊得曹操祖孫三代辛苦打下的江山。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為後人所唾棄。

    諸葛亮身為一國宰相,不貪不腐,廉價奉公,家資不過幾十畝地,幾百株桑樹而已。似此清廉,亙古未有。他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成為人們為人處事的座右銘。不僅如此,諸葛亮還是個大發明家,他的孔明燈至今為人們所喜愛,他的連珠弩、木牛流馬現在仍有人在研究、改進。

    諸葛亮在人們心中崇高的形象,來自於正史,來自於歷代文人騷客對他歌頌的不朽文章中。《三國演義》不過是起了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Excel中線性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