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錢穆先生的感嘆,中國古代政治只是人事好,可惜沒有立下好的制度。什麼叫人事好?這就涉及如何選拔人才了。一個王朝是否興旺,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把底層人才源源不斷吸引到上層權力系統中來。說中國的政治人事好,就是因為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人才選拔制度。

    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漢代的察舉制;第二個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第三個是開始於隋唐、成熟於北宋、延續到清末的科舉制。簡單地說,察舉制是以德行取人,九品中正制是以出身取人,科舉制是以才華取人。

    古代中國選拔精英的制度,為什麼會從察舉制,中間經過九品中正制的過渡,最後定型為我們非常熟悉的科舉制?科舉制確立之後,難道真的徹底解決人才選拔問題了嗎?

    從察舉到科舉

    在古代,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不是軍人政治,就是貴族政治。當官的,要麼是有顯赫軍功的武將,要麼是出身於世襲貴族的名門之後。唯獨中國,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確立了一套文官政治,這是中國的一大驕傲。文官制度歐洲可是到了近代才有。

    文官政府中的官員從哪裡來?漢代開始的察舉制度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建立的。

    所謂察舉,就是地方官把民間口碑好,有道德又有才幹的人才推薦給朝廷。有德又有才,這個標準基本上就來自儒家對君子的定義。察舉制度可以說在漢朝立了大功。大一統帝國最頭痛的問題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在古代中國曆朝歷代中,漢朝可以說是這個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就是因為察舉制能夠平衡中央和地方的關係,讓朝廷有權力,郡縣也有活力。

    為什麼呢?

    察舉制跟後來的科舉制不一樣,它不是由上而下選拔官員,而是由下而上,讓地方來推薦人才。這樣就能把地方的人才籠絡到中央,然後再有計劃地讓這些人出任地方官。朝廷就在保持中央權威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跟地方共享權力。地方上的精英,包括豪強和士人集團等等民間勢力也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成了漢代民間社會的中堅力量。

    但是,察舉制也有它天然的問題。地方官憑什麼標準推薦人才?任人唯親行不行?不行。地方官是伯樂,但千里馬的標準不是他說了算。當年沒有民主票選,是由鄉間德高望重之輩來評點推薦,所以察舉制又叫作“鄉舉裡選”。選拔精英既然不是由上面說了算,而是由民間輿論說了算,那麼,民間被誰把持?當然不會是平頭百姓,而是那些地方精英。等到像袁紹這樣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崛起,他們逐漸壟斷了精英的選拔權。

    到了魏晉南北朝,官場成為豪族的天下,誰能往上流動,不是看德性和能力,而是家族出身,於是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豪族”的階層固化格局。這樣,只看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就出現了,這個制度是和當時天下分裂、貴族比較牛、王權比較弱是有密切關係的。

    不過呢,等到隋唐重建了大一統,權力重心上移以後,情況就不同了。一統天下的皇帝要樹立自己的權威,沒有自己人是不行的。貴族出身的都很高傲,不聽皇帝的,只有平民出身的才會聽話。所以,隋唐需要一個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不是看出身,而是看才華。誰的詩文寫得好,就能平步青雲。於是,科舉制度就出現了。

    一直要到北宋,科舉制度才完全成熟。原因很簡單,貴族門閥徹底解體了,皇帝打敗了最大的敵人貴族,可以集中大權,按照自己的標準選拔精英了。原來通向官場的兩條跑道,門第這一條徹底關閉,只剩下了科舉一途。對於廣大底層的讀書人來說,科舉制打通了社會的上升通道,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底層精英與世家弟子可以在考場上平等競爭了。不過,你要知道,科舉制度形成的新的精英,跟過去那些有顯赫家世的貴族精英不同,他們不敢在皇帝面前過於囂張。權力的天平,就越來越偏向皇帝一邊。

    實質合理與形式合理

    察舉制和科舉制,一個重德行,一個重才華。選拔標準的不同,會帶來選拔方式的差異。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吧,察舉制有點像如今的提前錄取,綜合考察全面的素質;而科舉呢,有點像普通的高考,一張考卷定終身。

    哪種方式更好呢?在我看來,察舉制是一種形式不合理、實質合理的機制;科舉制正好倒過來,是一種形式合理、實質不合理的機制。

    不妨比較一下。先看察舉制。察舉制從道德素養、知識水平和治理能力三個方面綜合考量人才,還特別重視鄉間輿論對他的評價,這當然很好。但問題是,察舉制在執行層面缺乏客觀標準,是真人才還是假冒貨,完全取決於地方官的主觀意志。是否真的有伯樂的眼光,是否能夠秉公無私?察舉制對主持選拔的官員道德要求很高,一旦官場風氣腐敗,察舉制就沒了制度約束。

    察舉制因為缺乏一個剛性的客觀標準,就不免讓各級官員有營私舞弊的機會,吃虧的往往是底層的貧寒子弟。所以,察舉制後來蛻變為只講門第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九品中正制度之下,當底層精英缺乏往上層流動的管道時,很容易鋌而走險走入反朝廷的江湖社會。

    隋唐、特別是北宋以後建立的剛性的科舉制度,要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有了科舉,選拔官員就有了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體系,不用被其他標準影響。科舉考試,連考生的名字都要糊住,甚至還要僱人重抄一遍,讓考官看不出筆跡。這樣,不管你有沒有背景,只要題答得好,就有機會改變命運、平步青雲。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場上的成功者,據統計有一半是平民出身,三代以上沒有功名。科舉制解決了大一統王朝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透過社會流動來維持政治的穩定。只要平民精英還有機會往上流動,哪怕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哪怕有再多的不滿也只是說說而已,在行動上還是一門心思考科舉,渴望金榜題名啊!

    不過,科舉的形式合理,是以犧牲實質合理為代價的。宋代以後,科舉考試為了防止徇私舞弊,變得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規範。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形式化的應試標準建立起來了,逐漸形成了一套越來越僵硬死板的考試方式。明清以後,在內容上考的是朱熹作注的四書,在形式上用的是八股文。

    你看,形式合理的應試標準,未必實質也是合理的,它可以防止濫竽充數的庸才渾水摸魚,但真正有想法、有個性的人才,也很容易被阻擋在門外。那些拼命讀書的考生們,感興趣的不是知識和道德,在乎的是書中自有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

    所以,古代不少大儒痛心疾首,感嘆科舉敗壞風氣,功名場上出不了人才,也培養不出儒家所希望的君子人格。為了培養既有博雅知識又有高尚德性的純正儒生,我們前面提到的朱熹、王陽明這些大儒們,紛紛開辦民間書院,比如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等等。

    有意思的是,就在科舉制成熟的宋明兩朝,也是書院最發達的時代。書院與科舉的區別在哪裡?對了,科舉導致的是應試教育,而書院呢,重視的是素質教育,以儒家的道德人格教育為中心,不再把寫好八股文當成唯一的標準。

    今日得到

    形式合理與實質合理很多時候都是衝突的。究竟察舉制好還是科舉制好,這是一個永恆的難題。

    今日思考

    其實,今天公司的人才招聘也存在類似問題。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的選拔標準呢?

  • 2 # 瑪格納斯

    歷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任何事物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科舉制最終取代了察舉制,但是即使到現在察舉制真的消失了嗎?如果您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察舉制仍然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察舉制也有其優點和科舉不具備的特點。

    察舉制沒有消失!而是生存在科舉制的裡面,如果您有過考公務員的經歷也許就更深有體會。

    最後,回答您的問題,漢代不具備科舉制度的條件,蔡倫都才出生,

    考試最重要的是什麼?公平!漢代不具備提供人人平等考試機會的硬體條件,比如,考什麼?考詩詞?考軍事?考智力?比如在哪考?路費報銷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寫生日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