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是錢鍾書的小說代表作,寫於1944年至1946年間,也是這一時期風格獨樹一幟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可以說,這是一部充滿幽默諷刺、想象力豐富的智慧之作。
“圍城”是有著深刻含義的。錢鍾書選《圍城》作小說的題目,源於法國一句古語:“愛情、婚姻之事好比一座被圍困的城堡,已婚的人處於被圍之城裡,極力要衝出城去,而未婚的則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衝進城。”愛情、婚姻是這樣,事業困境也是如此,“被圍困的城堡”象徵著人生無常之困境。“圍城”還有一層隱喻,影射了當時中國社會文化的“圍城性”,即任何外來的東西都在它的圍困中變質走樣。
當時那段歷史形成的“圍城”的影響在今天似乎並未消失,而且有增無減,這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去思考的。只是當今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化、複雜化……
《圍城》表現了抗戰環境中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彷徨無助、精神生活的空虛和愛情生活的糜爛。
小說主人公方鴻漸,他有過出國遊學的經歷,但因為不學無術,最後只能買了個並不存在的“克萊登大學”的文憑回國。回國之後,他和趙辛楣、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等人相處,有多次的感情糾葛,還有失敗的教學經歷。方鴻漸看透了這種惡劣環境卻不能自拔,言詞鋒利而內心懦弱,孫柔嘉柔順外表下深藏心機,蘇文紈矯情、虛榮,李梅亭庸俗貪財——所有的小說人物都是盲目的追夢者,又不可避免地為命運所捉弄。
《圍城》正是描寫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東西方文化夾擊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態。從更深層次來說,也是揭示了人生追求和現實困頓的重大矛盾。
人生在世,有所追求的人往往對所追求的事物不甚瞭解,只惦記著它的好處,而對其可能存在的壞處缺乏思考,待到實現目標,才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如親情、友情、健康等)。
放眼現實社會,知識分子面臨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商業社會,機遇和挑戰同時並存,我們將何去何從?是下海經商、尋求仕途,還是默默耕耘、堅守自己的陣地……外來文化的衝擊比以往更加激烈,我們還能保持和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嗎?
《圍城》中的智慧是像溪流一樣輕鬆流淌著的。小說中有精妙絕倫的比喻,博採中西的典故,以及令人叫絕的幽默和諷刺。
比如方鴻漸體會到留學文憑的重要性時,感慨道:“這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文憑的作用只是一塊遮羞布,與知識學問是否淵博並無直接關聯。聯絡我們的社會現實,“唯文憑是用”的現象還是很嚴重,難怪有那麼多人不惜花錢去買“假文憑”!
《圍城》內外含義深刻,處處流露出作者俏皮、詭異、聰明的大學者本色。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現代知識分子或許都可以從小說作品中窺見自己的影子罷。,《圍城》的中心含義在於揭示一種困境,也就是法國諺語中的“圍城”的哲學涵義。從我的淺層認識看來,圍城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圍城代表了人的心理的困境。這是畏縮和慾望妥協的產物。一方面,我們的身體要求實現享受,於是導致慾望的膨脹,人的心理產生了張力;另一方面,我們在面對社會壓力和別人的限制時,又渴望退回平靜狀態,產生畏縮的收縮力,慾望在不能實現中膨脹的達到人所忍受的臨界點——於是,畏縮和慾望妥協成為人在其中搖擺不定的圍城。
第二,《圍城》代表了人的社會關係的困境。沒有沒有人的社會,更沒有沒有社會的人。人總是要和社會發生種種這樣或者那樣的關係的,人不可能擺脫社會性。所以,在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影響力為半徑的圓中,人的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交織成為密密麻麻的網路,這是人達成自我和社會價值統一的途徑,也是無形中的枷鎖和束縛。在這張網下,“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我們沒有辦法擺脫的正是這種看似無可抗拒的影響力,一旦經過不合理制度的積累和扭曲、虛偽人性的充實就會將人的自由、生命和理想壓縮在圍城之中,形成一種可怕又可悲的困境——理想與現實的劇烈摩擦與矛盾。
《圍城》情節的象徵意義
《圍城》情節沒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其取勝之處大約在於語言。但是,作者還是精巧的安排了許多含義深刻的情節。
第一,鮑小姐與方鴻漸的“戀情”。鮑小姐的行為開放、放蕩,可以說是情人的極佳人選。方鴻漸與鮑小姐的基於性慾的“戀情”在經過勾引、上床之後黯然退場,這種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婚外情(針對鮑小姐而言)暗示著鴻漸將來的命運。鴻漸在回國之後由躊躇滿志、稍微帶有一點報國理想的青年逐漸步入世故老練的中年,這是他個人的成長,也是個人的蛻變。他的沉淪、理想的破滅和這段“戀情”有什麼不同呢?實質是相同的。開頭的插曲暗示著鴻漸失敗的人生經歷。
第二,方鴻漸的羅曼史。如果從倫理的角度考察,《圍城》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鮑小姐算作亂倫)。在經過艱苦的努力和追求之後,似乎不可理解的是鴻漸居然和孫柔嘉結合了!我也不禁要問:為什麼?這恐怕還得從社會的背景說起。當時是日本侵華的發端期,國難當頭,民族陷入空前危機。在這樣動盪、混亂的社會誰是成功者?投機倒把發國難財的人是所謂的“社會認可的成功者”。但是,這種人懷著的是鮑小姐的“妓女式”的作風,只要個人得利,一切都可以出賣,包括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戰爭年代,沒有勝利者,只有受害者。所以,方鴻漸也是失敗者的一分子。他的求學是失敗的,他的事業是失敗的,理所當然地,他的戀愛也不可能成功。方鴻漸在不斷的失敗中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圍城裡。他所愛的是唐曉芙,而最後娶了孫柔嘉。這一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讓最不情願的人“終成眷屬”,讓有情人“此恨綿綿無絕期”;同時也是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的必然。
第三,方鴻漸的“迴歸”。方鴻漸屬於“海歸派”。他的迴歸有著極其深刻的象徵意義。方鴻漸從國外歸來,使他的第一次“迴歸”。這不僅地域上是他從生活優厚的國外回到為了生存奔波的國內,更是他從西方價值觀迴歸到傳統的一次心理上的迴歸。這也是他的理想的第一次破滅。方鴻漸回鄉以及歷經千辛萬苦到達湖南任教是他的第二次“迴歸”。這是他的理想的再次破滅。他不僅清醒地意識到,這四年以來鄉土文化並沒有發生任何質的改變,自己反而回歸到了鄉土文化的環境,心理上也迴歸到了國民性的虛偽和猥褻。他開始了“成熟”,也開始了真正的質變。方鴻漸和孫柔嘉結婚是他的第三次“迴歸”。這標誌著方鴻漸完全套上了世俗的枷鎖,陷入了生存和理想的空前矛盾和苦悶之中。這也理所當然地導致了最後的結局。這是隱含的必然,也是可以預知的。無言的結局其實早已說過話了。
最後,用錢鍾書先生的話做個結尾吧。“筆硯猶堪驅使在,姑容塗抹答年華。”
《圍城》是錢鍾書的小說代表作,寫於1944年至1946年間,也是這一時期風格獨樹一幟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可以說,這是一部充滿幽默諷刺、想象力豐富的智慧之作。
“圍城”是有著深刻含義的。錢鍾書選《圍城》作小說的題目,源於法國一句古語:“愛情、婚姻之事好比一座被圍困的城堡,已婚的人處於被圍之城裡,極力要衝出城去,而未婚的則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衝進城。”愛情、婚姻是這樣,事業困境也是如此,“被圍困的城堡”象徵著人生無常之困境。“圍城”還有一層隱喻,影射了當時中國社會文化的“圍城性”,即任何外來的東西都在它的圍困中變質走樣。
當時那段歷史形成的“圍城”的影響在今天似乎並未消失,而且有增無減,這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去思考的。只是當今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化、複雜化……
《圍城》表現了抗戰環境中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彷徨無助、精神生活的空虛和愛情生活的糜爛。
小說主人公方鴻漸,他有過出國遊學的經歷,但因為不學無術,最後只能買了個並不存在的“克萊登大學”的文憑回國。回國之後,他和趙辛楣、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等人相處,有多次的感情糾葛,還有失敗的教學經歷。方鴻漸看透了這種惡劣環境卻不能自拔,言詞鋒利而內心懦弱,孫柔嘉柔順外表下深藏心機,蘇文紈矯情、虛榮,李梅亭庸俗貪財——所有的小說人物都是盲目的追夢者,又不可避免地為命運所捉弄。
《圍城》正是描寫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東西方文化夾擊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態。從更深層次來說,也是揭示了人生追求和現實困頓的重大矛盾。
人生在世,有所追求的人往往對所追求的事物不甚瞭解,只惦記著它的好處,而對其可能存在的壞處缺乏思考,待到實現目標,才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如親情、友情、健康等)。
放眼現實社會,知識分子面臨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商業社會,機遇和挑戰同時並存,我們將何去何從?是下海經商、尋求仕途,還是默默耕耘、堅守自己的陣地……外來文化的衝擊比以往更加激烈,我們還能保持和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嗎?
《圍城》中的智慧是像溪流一樣輕鬆流淌著的。小說中有精妙絕倫的比喻,博採中西的典故,以及令人叫絕的幽默和諷刺。
比如方鴻漸體會到留學文憑的重要性時,感慨道:“這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文憑的作用只是一塊遮羞布,與知識學問是否淵博並無直接關聯。聯絡我們的社會現實,“唯文憑是用”的現象還是很嚴重,難怪有那麼多人不惜花錢去買“假文憑”!
《圍城》內外含義深刻,處處流露出作者俏皮、詭異、聰明的大學者本色。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現代知識分子或許都可以從小說作品中窺見自己的影子罷。,《圍城》的中心含義在於揭示一種困境,也就是法國諺語中的“圍城”的哲學涵義。從我的淺層認識看來,圍城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圍城代表了人的心理的困境。這是畏縮和慾望妥協的產物。一方面,我們的身體要求實現享受,於是導致慾望的膨脹,人的心理產生了張力;另一方面,我們在面對社會壓力和別人的限制時,又渴望退回平靜狀態,產生畏縮的收縮力,慾望在不能實現中膨脹的達到人所忍受的臨界點——於是,畏縮和慾望妥協成為人在其中搖擺不定的圍城。
第二,《圍城》代表了人的社會關係的困境。沒有沒有人的社會,更沒有沒有社會的人。人總是要和社會發生種種這樣或者那樣的關係的,人不可能擺脫社會性。所以,在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影響力為半徑的圓中,人的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交織成為密密麻麻的網路,這是人達成自我和社會價值統一的途徑,也是無形中的枷鎖和束縛。在這張網下,“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我們沒有辦法擺脫的正是這種看似無可抗拒的影響力,一旦經過不合理制度的積累和扭曲、虛偽人性的充實就會將人的自由、生命和理想壓縮在圍城之中,形成一種可怕又可悲的困境——理想與現實的劇烈摩擦與矛盾。
《圍城》情節的象徵意義
《圍城》情節沒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其取勝之處大約在於語言。但是,作者還是精巧的安排了許多含義深刻的情節。
第一,鮑小姐與方鴻漸的“戀情”。鮑小姐的行為開放、放蕩,可以說是情人的極佳人選。方鴻漸與鮑小姐的基於性慾的“戀情”在經過勾引、上床之後黯然退場,這種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婚外情(針對鮑小姐而言)暗示著鴻漸將來的命運。鴻漸在回國之後由躊躇滿志、稍微帶有一點報國理想的青年逐漸步入世故老練的中年,這是他個人的成長,也是個人的蛻變。他的沉淪、理想的破滅和這段“戀情”有什麼不同呢?實質是相同的。開頭的插曲暗示著鴻漸失敗的人生經歷。
第二,方鴻漸的羅曼史。如果從倫理的角度考察,《圍城》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鮑小姐算作亂倫)。在經過艱苦的努力和追求之後,似乎不可理解的是鴻漸居然和孫柔嘉結合了!我也不禁要問:為什麼?這恐怕還得從社會的背景說起。當時是日本侵華的發端期,國難當頭,民族陷入空前危機。在這樣動盪、混亂的社會誰是成功者?投機倒把發國難財的人是所謂的“社會認可的成功者”。但是,這種人懷著的是鮑小姐的“妓女式”的作風,只要個人得利,一切都可以出賣,包括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戰爭年代,沒有勝利者,只有受害者。所以,方鴻漸也是失敗者的一分子。他的求學是失敗的,他的事業是失敗的,理所當然地,他的戀愛也不可能成功。方鴻漸在不斷的失敗中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圍城裡。他所愛的是唐曉芙,而最後娶了孫柔嘉。這一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讓最不情願的人“終成眷屬”,讓有情人“此恨綿綿無絕期”;同時也是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的必然。
第三,方鴻漸的“迴歸”。方鴻漸屬於“海歸派”。他的迴歸有著極其深刻的象徵意義。方鴻漸從國外歸來,使他的第一次“迴歸”。這不僅地域上是他從生活優厚的國外回到為了生存奔波的國內,更是他從西方價值觀迴歸到傳統的一次心理上的迴歸。這也是他的理想的第一次破滅。方鴻漸回鄉以及歷經千辛萬苦到達湖南任教是他的第二次“迴歸”。這是他的理想的再次破滅。他不僅清醒地意識到,這四年以來鄉土文化並沒有發生任何質的改變,自己反而回歸到了鄉土文化的環境,心理上也迴歸到了國民性的虛偽和猥褻。他開始了“成熟”,也開始了真正的質變。方鴻漸和孫柔嘉結婚是他的第三次“迴歸”。這標誌著方鴻漸完全套上了世俗的枷鎖,陷入了生存和理想的空前矛盾和苦悶之中。這也理所當然地導致了最後的結局。這是隱含的必然,也是可以預知的。無言的結局其實早已說過話了。
最後,用錢鍾書先生的話做個結尾吧。“筆硯猶堪驅使在,姑容塗抹答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