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派答案

    古代人過新年很有趣的,和現在“一樣”,有“春晚”,只不過不是電視直播,而是遊行表演;有“春運”,李白當年回趟家花了一個月時間;也要“貼春聯”,只是那時候是“掛桃符”...

    古人的“春晚”

    最早在漢代就已經有"春晚"了,那時在大街上會出現遊行的隊伍,有雜技表演,舞龍舞獅,唐朝以後還有表演西洋魔術的。

    古人的“春運”

    雖然古時候人口流動數量不大,但由於路途遙遠、交通條件受限,“春運難”也十分普遍。

    舉個例子,李白當年回家過年,單程路費摺合成現代人民幣花了3萬元!一次就花掉大半年的工資,還不說路途的辛勞!你說難不難!

    古人的“壓歲錢”

    在古代,壓歲錢其實叫“壓祟錢”。

    祟是一個會在除夕夜出來害小孩的妖怪,後來人們紅紙包著銅錢放在孩子枕邊,“祟”就會被枕邊迸出的金光嚇跑。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

    古人的“春聯”

    最早的春聯叫“桃符”,相傳後蜀主孟昶在桃木上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之一。

    古人的“春節祭祖”

    古人過年很重視祭祖,他們會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古老習俗。

    讓我們學學古人,放下手機,好好享受我們的春節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領導意見不合,如何化解矛盾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