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哥說史

    受氣候地輿條件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影響,中國的洪澇災禍具有規模廣、發作頻頻、突發性強、丟失大的特色。 1.規模廣。除沙漠、極點乾旱區域和高寒區域外,中國大約2/3的國土面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型別的洪澇災禍。年降水量較多且60一80%會集在汛期6至9月的東部區域,常常發作暴雨洪水;佔國土面積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區域常因暴雨發作山洪、泥石流;濱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都有部分割槽域遭受風暴潮引起的洪水的突擊;中國北方的黃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時還會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發作;水庫垮壩和人為扒堤決口形成的洪水也時有發作。 2.發作頻頻。據《明史》和《清史稿》材料計算,明清兩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規模觸及數州縣到30州縣的水災共有424次,均勻每4年發作3次,其間規模超越30州縣的共有190年次、均勻每3年1次。新中國建立以來,洪澇災禍年年都有發作,只是鉅細有所不同罷了。特別是50年代,10年中就發作大洪水11次。 3.突發性強。中國東部區域常常發作強度大、規模廣的暴雨,而江河防洪才能又較低,因此洪澇災禍的突發性強。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還大面積乾旱,8月2日至8日,突發一場特大暴雨,使這一區域發作了稀有的洪澇災禍。山區泥石流突發性更強,—旦發作,人民群眾往往來不及撤離,形成嚴峻傷亡和經濟丟失。如1991年四川華瑩山一次泥石流逝世200多人,1991年雲南昭通一次也逝世200多人。風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號颶風影響,從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濱海潮位都超越瞭解放以來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達5.04米,天津潮位達6.14米,許多海堤漫頂,被沖垮。 4.丟失大。如1931年江淮洪流,水災就觸及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吞沒農田1.46億畝,受災人口達5127萬,佔其時8省總人口的25%,逝世40萬人。1991年,中國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發作了較大的洪水,儘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族人民進行廠行之有效的抗洪奮鬥,儘可能地減輕了災禍丟失,全國洪澇受災面積仍達3.68億畝,直接經濟丟失高達779億元。其間安徽省的直接經濟丟失達249億元,約佔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23%,受災人口440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76%。 二、建國以來的洪澇災禍丟失 1998年中國的“世紀洪水”,在中國大地到處肆虐,29個省受災,農田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逝世3千多人,房子坍毀497萬間,經濟丟失達1666億元。 1998年長江洪水是本世紀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僅次於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澇災禍期間,鄱陽湖水面顯著擴充套件,並且部分要點圩堤坍毀 1998年鄱陽湖區水域面積達5900km2,洪澇災禍十分嚴峻 歷史上嚴峻洪澇災禍計算—1998年長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長江以南區域降雨量較常偏多,暴雨日數多、強度大、降雨持續時間長、規模廣、汛期,長江流域降雨大致分為4個階段:6月12日~26日,降雨會集在鄱陽湖和洞庭湖區,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長江流域發作特大洪澇災禍,這是由於降水量過大形成的,一起也與長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採伐過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為原因:長江流域內森林被嚴峻損壞,和豆腐渣工程. 氣候原因:持續性全流域降水 .淮河只是更簡單發大的罷了,長江黃河特別是長江也是總有全流域性的大洪水. 首要淮河的支流多,你看看地圖就會發現短短的淮河竟然有那麼多比較大的支流,而整個流域都會遭到梅雨和夏日颶風的在簡直同一時間段的兩層影響,降雨大時間長,一切支流的水匯入骨幹河道,一般都吃不消. 別的下流的洪澤湖地形比較高,不方便瀉洪,下流水流慢,上游水流快,一會兒水都堆過來了。所以洪澤湖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還有就是部分人為的要素了,淮河兩岸自古就是文明的當地,戰亂多,戰役時分這個當地被重複攻擊凹陷的多.辦理也紊亂,治水力度從古代就應該缺乏,損壞環境也嚴峻.而如今更是有汙染環境,水土流失,植被被損壞等現象,更簡單在有大降雨的時分形成大的災禍。

    現在黃河周邊用水量大,黃河水流量越來越少,還從長江調了水也遠遠不夠,黃河入海口一年也有上百天斷流現象,北方降水量又少,所以黃河不會發生洪災。

  • 2 # 史海揚帆的每一天

    現在農業發達用水量大,再加上北方本身降水量就少,以及人口的增加,所以黃河水量常年偏少,導致黃河最近幾十年發洪水少。

    而長江流域屬南方,氣候溼潤,本身降雨量就大,加上受大氣環流的影響,有些年份就降雨量偏多。就比如今年,情況就是如此,過多的降水就導致南方很多地方出現了洪澇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疑問句,句首什麼時候用do什麼時候用is,a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