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吃菠菜

    “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出自《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就是說,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意思是,按照禮來處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間的各種關係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調解適當,使彼此都能融洽。

    和為貴,體現在個人為人處世中主要是提倡一種謙和禮讓的態度,不要因一些小利益,小矛盾而輕易引起衝突,以免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比如下面這個三尺巷的故事:

    相鄰的兩戶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賈。兩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圍牆時,雙方為地界發生了爭議。

    當地人人素來就有“寸土必爭”的老傳統,不要說鄰里之間,就是兄弟之間為了祖業也是吵得不可開交,鬧到最終,“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為了區區三尺地,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商賈大戶各不相讓。做官的那一家,拿出殺手鐧——連忙去信給官人告狀。

    隔不了多久,官人來了回信,信上說:“來信為爭三尺房,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信上說的很明白,官人既來信,遵信所囑,在離原地界退後三尺砌上圍牆。對面那一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動,也在原地界退後三尺砌上圍牆。這兩道圍牆中間形成一條巷子,後人就給這條巷子取名為“三尺巷”。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下面的新聞,因為一些小小的糾紛導致死傷,後果不堪設想:

    和為貴,體現在治國為政等大事上,則主張求同存異,忽略非原則性矛盾,以大局為重,不引起大沖突,以保和平共贏的局面。

    例如下面的將相和的故事: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便想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儘量不與他相見。後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後兩人和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與我們“和為貴”的禮讓精神相反的,就是有些國家依仗實力,肆意挑起爭端,擴大矛盾,引起區域性衝突。

    “和為貴” 也可以理解為和平是珍貴的。但是為了和平,也不能一味忍讓,必要、理智的回擊,維護自己的權益還是有必要的。我們不挑事,但也不怕事。

  • 2 # 根在河東

    “禮之用,和為貴”,意思是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和諧為可貴。出自《論語·學而第一》。

    曾子覺得,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

    在當時,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曾子認為,有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至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曾子理解,有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 3 # 秦一農夫

    和為貴,一詞來自於《論語,學說》。全話為”禮之用,和為貴”,是儒家所倡導的道德原則。

    禮之用,和為貴,全話的意思是必須在尊照"禮“的原則下處理一切事情,也就是說"和"是有前提的,並不是遷就,迴避一切矛盾,放棄鬥爭,單純的為"和"而和。

    在中國古代,象這樣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先施之一禮,而求之團結,和諧的事例是很多的。

    例如我們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學過的“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的一個將軍,藺相如只是一個文官,廉頗的職位是高於藺如如的。後來藺相如因"完璧歸趙"有功,被趙王封為上卿,官位高於廉頗。廉頗因此心中非常不滿,處處"刁難”藺相如。而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做出多次的退讓,忍辱,最後終於感動了廉頗。廉頗”負荊請罪",兩人和好如次。

    在這個故事裡,藺相如是先施之一禮,然後才得到了"和"的目地,因此說,”和為貴"是有前提的,而並非是無原則的迴避矛盾,放棄鬥爭。單就”和為貴"之說是斷章取義,非常不可取。

  • 4 # 桃源清溪

    和為貴,並非要求迴避矛盾,不要鬥爭,相反,有時候,堅決鬥爭,才能求得和平。

    01

    和為貴,首先是一種態度。不管做人做事,對人和氣,對事平和,有一個好人緣,朋友多了路好走,心態放平,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做成事情,有所成就。做人做事,態度很關鍵,不要讓你的情緒左右你的態度,不要讓不理智破壞了合作。

    02

    和為貴,也是一種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的智慧。成大事者,必須學會隱忍。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因為他有更大的志向,這點小事,不值得計較。小不忍則亂大謀,有智慧的人,善於抓住重點,抓大放小,只要不是原則性和底線問題,該放下就放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退是為了更好的進,讓是為了更好積蓄力量。大事上寸步不讓,小事上不計算,方為智慧。

    03

    和為貴,並非一味退讓,迴避矛盾,不要鬥爭。相反,在一些大事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上,必須直面矛盾,堅決鬥爭,雖千萬人吾往矣!鬥爭和不鬥爭,都是一種策略,目的,還是和為貴。鬥爭是讓對方明白,哪裡是你的底線,堅決不能觸碰,有些事情,只有在鬥爭中,雙方才能達成新的共識和平衡。無限制的退讓和迴避,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讓事情越來越糟糕。不迴避矛盾,堅決鬥爭,反而,有利於問題解決,達到和為貴的目的。

    04

    和為貴,還是一種多元思維方式。人與人之間不可能不發生矛盾,人的認知不同,思維方式差異很大,看待問題有不同意見很正常。求同存異,保持開放心態,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不糾結細節,只要在主要目標上達成一致,捨棄一些利益,和為貴,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做成更大的事情。

  • 5 # 小美影視分享

    和為貴",句出《論語》:"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類似的古訓很多,

    和為貴、

    和氣生財、和氣致祥、

    和衷共濟、

    家和萬事興,

    百忍堂中有太和,都是說的"和"。儒家的"太和"觀念,包含著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諧。儒家是透過道德學養達到自身的和諧,再推廣到"人與人的和諧"。

    和為貴,乃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和重大特徵。不僅儒家,構成

    中國傳統文化有機部分的其它流派,如佛、道、墨諸家,也大都主張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和"。佛教反對殺生,主張

    與世無爭;道家倡導"不爭",以"慈"、"儉"、"不

    敢為天下先"為"

    三寶";

    墨家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尤為反對戰爭。

    "和"是寬容主義精神的表現,是理論理性的體現。和睦的人際關係,和諧的社會環境,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人類自古至今,因國界、宗教、種族、主權、

    經濟利益的歧異,思想、語言的差別,乃至因家庭、財產、感情等諸多問題,所引起的衝突

    不勝列舉,以至常常上演"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慘劇。和為貴的觀念,對匡正今日社會所發生的種種弊病,

    不無裨益。

  • 6 # 散落君

    借用偉人的一句話“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沒有經歷過鬥爭和矛盾的和諧,是空幻的,難以經過考驗的。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後面一句話是“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什麼意思?就是說沒有底線地妥協,沒有原則地避讓,是不可取的。

    一味地妥協,迴避矛盾,換來的很大可能不是和諧,而是對方的得寸進尺,和自己的滿腔怨氣。等到怨氣積累過多,徹底爆發的時候,所帶來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現在網上不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而說退一步越想越氣,忍一時越想越虧。

    真正的和諧,要是互利互助的。單方面的退讓,就已經破壞了和諧的基礎,哪裡還有“和”呢?

  • 7 # 杜象應

    “和為貴”不是迴避矛盾,不要鬥爭,而是減少鬥爭,解決矛盾。“和”則萬事順。

    同事、鄰居、街坊,吵嘴鬥架的事平時少不了,但總有人說:“啥事啊?和為貴,不要傷了和氣。”還就真那麼靈驗,事後多半是和平解決,有的兩人不打不相識,打了成至交。這是不是“和為貴”了?!

    “和為貴”出處:

    “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原則。出自《論語.學而》中的一句:

    “禮之用,和為貴。”

    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按照禮來處理一切事情,人與人之間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調解適當,彼此間都能夠和諧共處。

    如何看待呢?

    “和”字,由“禾”和“口”組成。“禾”指莊稼即糧食,而“口”是人的嘴,“口”中無“禾”,嘴就去侵蝕“禾”,所以人們之間常發生口角鬥舌。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群居,矛盾就多,爭鬥免不了。具體情形不外乎三大類。

    一、人與人之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隨著個人成長有了認知後,就會產生自我觀念,說個不恰當的話,就是自私自利。比如兩人同時看到一件好東西都想擁有,但相互間又協商不好,各自起了爭搶之心。於是,一言不合,三言兩語就撕扯扭打起來。即使先前兩個人關係好的不得了,一但在紛爭奪利面前就顯得煙消雲散,不存在和談等價交換的可能。

    相對於這種狀況,是私心貪慾的膨脹。在不可開交的爭奪激烈時,第三者就出現了,居中調解。解決問題之道,無非就是遵從“和”的道德經,大家握手言“和”。

    歷史典故:將相和

    戰國時,趙惠王得到一件稀世珍寶———楚國和氏璧。秦國強勢欲以十五座城換取,大臣藺相如奉命持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終於完璧歸趙,被封官上大夫。

    公元279年,藺相如又隨惠王到澠池與秦王相會,使惠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封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引起廉頗憤憤不平。但是,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不與其爭執而避讓,使廉頗愧悟,立即負荊請罪。從此二人成為至交,傳為美談:將相和。

    和為貴,和則兩利。兩個人相和如初,都是基於一種愛國情懷,家國大事為重。

    二、國與國之間。

    當今世界上有233個國家和地區,相互間多以和平相互,各國政策皆唯“和為貴”原則。雖然說有少數國家發生衝突或戰爭,但也是多種矛盾集結的後果。

    戰爭沒有輸贏,也沒有好處,害的是難民及其民族的傷痛。為了防止或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組織就起到了居中調解作用,最終目的無非是阻止戰爭,企求和平!

    歷史典故:公主和親

    “父皇,讓我去和親吧!千萬別發生新戰事了!”這一幕正是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的情景。

    唐太宗時期,吐蕃一帶不時發生戰亂,太宗很是頭疼。這時,吐蕃提出和親要求,作為父親,太宗不想將女兒嫁到遙遠且貧窮的地方,而作為一國之君,他又不得不避免戰火連天,妻離子散。正在這左右為難之時,文成公主站了出來,於是出現了上面的那一幕。

    公主出嫁西藏後,多年沒戰事發生,還帶去了玉米、小麥等良種,教會了當地人紡棉、織布,從而使西藏富有。

    一個美滿婚姻,促進了兩個民族的友好,一個和美的家庭,推進了社會的進步發展。這就是“和為貴”的最好明證!

    三、事與事之間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事在人為確是根本,每做一件事都必須考慮的是各方面利益兼顧,做到合作共事,利潤均享。我們強調“和為貴”,但不是忍讓無止境,一味地附和,而是求大同,存小異。

    孔子倡導“和為貴”,是為了緩解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避免走向破裂,以安定社會為主要目的。他認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提倡“和為貴”,並不是無原則性的調和。

    歷史典故:六尺巷

    清朝時期,張英是一個大學士。某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家書,信中說:家裡人和鄰居宅基地因蓋房讓三尺而發生紛爭,希望他利用影響力,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看後,笑著回信一封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裡人閱後,禮讓三尺,鄰居深受感動,又讓出三尺。這就是“六尺巷”的由來。

    人做事,天在看,把良心放中間。做人做事都一樣,和為貴,萬事順。家興旺,國富強!

    總之,和為貴,天下求和平,人心思平安。和為貴,和則安,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之路!

  • 8 # 大山之林

    和為貴出自《論語-學而》,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儒家思想向來“以和為貴”,倡導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諧與發展。

    孔子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

    在奴隸社會,等級制度十分明顯。上一等的人顯示其威風和權威;下一等級的人,則懷有畏懼的心情,只能唯命是從。

    到了春秋時期,社會關係開始變化。時常有臣弒君和子弒父的現象。對此,由孔子提出的“和為貴”之說,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矛盾,使之不致於發生破裂,以達到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和為貴”在古代是一種政治方爭和策略。在當今社會,“和為貴”在不同方面所表示的方式或處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中國近代史上,遭受過多個國家的侵略,經歷了國際戰爭和國內戰爭。在以日本帝國主義以“大東亞共榮”為藉口,侵略中國領土,殺害中國人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與敵人講和嗎?“和”就意味著退讓和亡國。有血性的華人民都拿起武器與敵人展開鬥爭。但也有些漢奸屈服於敵人的淫威之下,甘做走狗。

    在如今國際形式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能和則和。在大事大非面前,在“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內政”受到侵害的時候,中國政府決不含糊,爭鋒相對。

    “和為貴”在清朝政府腐敗無能的情況下,變成了一段屈辱的歷史。一味地割地求和,一味地簽定不平等條約。以喪權辱國達到了所謂的“和為貴”,是一種屈服於列強的無奈之舉。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我們要遵從以和為貴的原則。儘量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忍讓的態度待人接物。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對於無理取鬧、得寸進尺的人,我們不能一味地忍讓。你越讓步他越覺得你軟弱可欺。這時我們不要回避矛盾,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

    “和為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古代的“將相和”是典型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原諒的例子。安徽銅城“六尺巷”的故事也是由建房糾紛而最後變成相互退讓的美好傳說。前面的事情是人透過反思,然後不計前嫌,重歸於好。後面的事情是經過親戚的教育而達成和好。

    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以和為貴的。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受到侵犯的時候,我們就要打擊和鬥爭。在與人相處中,人恪受到傷害或遭受汙辱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迴避,要擺事實、講道理。對於蠻不講理、橫行霸道的,形為極端的,我們可以退避三舍,沒有必要以和為貴。有些事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採取措施,或者鬥爭。

  • 9 # 子衿青青

    “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原則。它的本意並不是迴避矛盾,不要鬥爭,而是調和矛盾,平息鬥爭。同時儒家思想中“和”的運用也有一定的前提和條件,即要遵“禮”和順應自然。

    (一)“和為貴”的內涵什麼?

    “和為貴”,語出《論語·學而第一》:“有子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這段話意思是: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有子是孔子的學生,“和為貴”雖在此段記載中是出於有子之口,但是代表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理念。這段話顯然是非常強調“和”的重要性的,那麼“和”在此處具體含義指的是什麼呢?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說:“案有子此章之旨,所以發明夫子中庸之義也。”即謂“和”者為中庸之義。《論語·子路第十三》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含義就是將不同的意見相互調和,“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夠做到節制而不盲從。“中庸”的含義就是“中和”之用,“執兩用中,不偏不倚,不過亦無不及,調和折中,恰到好處”。《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和”是“中”的外在表現,“中”則是“和”的內在精神。如此,“和為貴”所要倡導的就是對調和與和諧的推重,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核心命題。

    (二)“和為貴”的前提條件

    1.以禮節制之

    《論語·學而第一》有述:“有子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也”。這裡已經體現出“和”雖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一味地追求和,而不堅持原則,不遵守禮儀,不受禮文的約束,這是和稀泥,做和事佬,是行不通的。就是說,在禮與和之間,要保持一種張力,達到一種平衡。孔子認為堯舜禹等上古賢明君主做到了這一點,值得後人學習效法。由此可見,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儒家的“和為貴”也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是在人們普遍守“禮”為前提的。

    2.順應自然

    朱熹在《論語章句集註》中解釋說:“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雖嚴,然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不迫,乃為可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京都文和堂”重刊的《增補二論典故最豁集》解釋:“和,是自然。貴,作尚字看。”“禮之體雖嚴,而其發用,以自然和順為貴。”這裡顯然是沿襲了朱熹的說法。由是觀之,完整意義上的“和為貴”,至少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即自然和順與從容不迫。儒家推重的“禮”追求的最高目標是合宜,合適,和順,和睦,和諧,也即"自然合順,從容不迫”。古人喜歡講天道,或稱天之道。何為天之道?最大的天道就是自然。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時之行,百物之生,都按一定的時序進行,這是最基本的自然規律,而規律是一切事情的基礎,是“人事之儀則”,是不可抗拒的。人們做事一定要順應自然,適應自然,力戒逆天違道,為所欲為,要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儒家“和”的思想融合著天道,只有順應自然,才會和順,才能實現"和為貴”

    結語:

    我們身處攘攘塵世,矛盾和爭鬥很難置身事外。但若能汲取儒家“和為貴”的思想精華,一切循“禮”而為,順天應時,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就能把和別人之間的各種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

  • 10 # 許家那個人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它的原文如下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說這裡的“和為貴”的意思就是以和諧為貴。說它是迴避矛盾,不要鬥爭只是看到了它的表層內容,它真正本意是相對於“禮之用”來說的,撇開“禮”和“禮之用”,就不可能理解“和為貴”。這裡我們說的“禮”即孔子儒家思想主張的“禮”,也就是周禮,以父系氏族血緣關係與王位繼承及“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制相結合的宗法等級制度以及體現這一制度的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範;而“禮之用”呢就是周禮的作用,進而產生“和為貴”。

    而現在我們說“和為貴”就是把前面的“禮之用”縮寫了,進而衍生出了“和為貴”。現在的“和為貴”就是世界需要和平,社會需要和諧,家庭需要和睦,人與人相處需要和氣;而身體也只有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方能延年益壽。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睦的家庭環境,和順的內心世界對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一個人保持快樂心境的基礎條件。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和為貴”並不是迴避矛盾,不要鬥爭,而是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以和諧為主要目的。

  • 11 # 大道行者2016

    和為貴與兵家的上兵伐謀具有相似的寓義:避免因衝突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與流失。和為貴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雙贏,只是獲得的量的區別,不是力量的互為消弱。

    鬥爭是因利益糾紛而生的衝突。有時需要一定烈度的鬥爭才能達和為貴。鬥爭是手段,和為貴是目的。

    矛盾是事物的兩面性決定的。僅迴避矛盾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正視矛盾,合理取捨,化解矛盾衝突,才能有和為貴的事實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奉獻精神傳後代是指什麼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