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門課要求讀30本書左右,有的課的書單有100本,根本不可能讀得完。
9
回覆列表
  • 1 # 詩安

    在英國讀書,最讓人苦惱的除了他們那神鬼莫測的天氣之外,就是老師列的書單了。無論讀什麼學科,學哪門課程,老師都會列出一個長長的書單,有的幾十本,有的幾百本。那這些書需要全部讀完嗎?

    當然不。

    普通青年廢寢忘食地讀,在課程結束時也讀不完老師列的書單上的所有書,更不用說二逼青年了。我想可能只有極少數驚才絕豔的天才,才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一本不落地讀完書目上所有書。

    那列這個書單是做什麼用的呢?

    書單上所列的書是於對本門課程所學內容起補充、延伸作用的,讓你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本課程的要點及精髓。理想狀態下,當然是讀得越多,對這門課程的瞭解就更全面,認識就越深刻。

    可是人的精力有限,能力也有差別,體現在閱讀上更是如此。同樣的一個書目,有的人只能讀完前3本或前5本,有的人可以讀完一半,有的人甚至可以讀完三分之二。所以對於老師給的書單,努力去讀,但要量力而行。

    我在英國學TESOL(名字太長,其實就是英語教育)時,有一門課叫《第二語言習得》,書單老長,其中有一本書叫《研究第二語言習得》被我們戲稱為”聖經“,像磚頭一樣厚,一千多頁,是下面這個Rod Ellis 老爺子寫的。這是我們的必讀書,每週要讀1~2章,可是每一章就有幾百頁,讀的時候書不能拿在手裡讀,要放在桌上,或者躺在躺椅上,書放胸口 —— 因為這書太重了,拿一會兒就手痠。

    當時讀這些書的時候特別煩躁,可是讀完之後發現,就是這些書幫助我建立了對這門課的系統認識。現在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與之相關的問題時,會記起我曾經讀過哪本書,裡面什麼理論能解釋這個現象……

    讀這些書的過程中,閱讀速度會飛速提高,對很多問題的認識會更深刻,並且同時學術寫作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我覺得這其實就是這些閱讀書目存在的意義。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想,課程書單要求看的書太多,雖然不需要全部讀完,但一定要清楚你所學的這門課程領域內的“大牛”有哪些?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什麼?瞭解之後再挑選書目中的相關書籍好好讀。學習沒有捷徑走,就是一頁一頁讀,邊讀邊思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沒給自己買過衣服,要分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