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蘋果812
-
2 # 王小愣222
氣壓,溫度,風向很多因素,不過對釣魚人來說我們風雨無阻,有水的地方就有嚮往,只要有時間我一定在水邊!一生釣魚就是我最大的愛好!
-
3 # 左右逢源1971
影響魚口好不好的因素太多了,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魚的攝食。夏季高溫,魚群喜歡早晚和夜間尋找食物,白天大多數時間躲在陰涼處躲避酷暑。冬季冬至節氣開始,自然河流中的草、青、鯿、鱅類魚基本上處於停止進食階段,寒冷地區的冰釣,都是釣點水域較深,利用冬季地溫的特點,垂釣一些小型魚。
水的含氧量過低,魚群多是處在水的中上層呼吸,此時也是影響魚口的重要因素。
氣溫在短時間內的溫差過大,也會嚴重影響魚的進食。今年有一次我們一行釣友垂釣沙家浜的一個混養魚塘,頭一天的最高溫度是32度,釣魚這一天的最高溫度是21度,早晨在魚塘邊要穿一件外套垂釣,而魚塘中的水確有點夏季水溫的手感,一天下來,一行釣友全部“空軍”。
另外,餌料的搭配,當天的風向,釣場的環境等等都是影響魚口的因素。隨著自己釣魚經驗的積累,基本上都能判斷出當天影響魚口的因素,從而尋找相應的對策。
-
4 # 喜歡釣魚的阿羅
影響魚口好不好的原因有多種情況,第一天氣悶熱,第二氣壓高,(以上倆種情況倒至水溫過高,水中確少氧氣是最難釣魚的)第三水質有汙染根本不可以釣魚,第四釣位沒魚(沒找對地方),第五餌料味型不對,霧化不好,第六釣手沒打窩(沒把魚誘過來),第七沒魚的時候,多抽頻率先把魚誘過來,第八可以調整餌料的味型和霧化,第九調整釣法
-
5 # IOS精選應用
每位釣魚人都希望自己在釣魚的時候有個不錯的漁獲,如果還慢連一下是最好不過的了,享受連桿是釣魚中最大的樂趣。
當然這是在理想的情況下,如果在不理想的情況下這些就是空談了。釣魚的時候釣友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魚口不好,很多釣友在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應對,其實釣友們在不知道怎麼應對的時候,搞清楚原因了才能把魚釣好。
雖然說有水的地方都能釣魚,但是適不適合還兩說呢。所以,今天我給釣友們分析一下導致魚口不好的原因,和一些應對的策略,我相信釣友們看完這些,就會受到啟發之後如何結合實際情況去運用,最終改變魚口不好的情況,把魚釣好。
NO1:天氣對釣魚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很多時候釣友們釣魚,魚口不好的時候都是因為沒選擇好天氣釣魚,如突然升溫或者降溫,要麼就是氣壓比較低,導致水中的氧氣量低,這種情況下釣魚是比較難的,魚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不管是升溫還是降溫,都會讓魚口不好,所以釣友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天氣出釣,多關注天氣預報,瞭解透徹的資訊,在決定去不去釣魚,畢竟天氣這塊咱們改變不了。
NO2:配餌料也有一定的因素。對於一些老釣友來說,大家釣魚之前都會搭配好餌料,很多時候都是帶上一套餌料,其實這樣不足以應對不同的魚情,餌料不對口了自然想釣好是比較難的。導致魚口不好,就是餌料引不起它的興趣。符合魚口的餌料很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自然就得從新開餌,無論是味道還是顏色狀態這些,最為關鍵的就是釣友要記得多帶上幾套餌料,一旦出現了魚情不佳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從新開餌,畢竟魚口變化,我們是追不上的。
NO3:一個好的釣位很重要,很多時候是釣友選擇的位置不對。例如你沒有選擇氧氣量高的地方,或者食物比較多的位置,而是選擇到了一個很隨意的位置,這些地方都沒什麼魚,魚口不好說明你沒選對位置,都是魚不喜歡的地方,自然釣魚就苦難了。上面我也給出了答案,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是更換釣位了,當然選好釣位之後就不要在輕易的去更換了,不然浪費窩料也浪費時間,想多釣魚難度就大了。
NO4:魚在水中,釣友們要清楚,水有肥瘦一說。如果釣友沒有針對性地去垂釣,自然魚口就變差了。比如說垂釣痩水,那麼餌料的味道就要重一些,小藥適當的加一些,線組可以適當大一些釣法靈敏一些,而對於垂釣肥水的話,餌料要清淡一些不要用小藥,跟釣痩水正好是相反的。肥水裡面的魚能吃的東西多,而痩水裡面能吃的東西少,正是因為這個策略就不同。
-
6 # 農人春哥釣魚
影響魚口不好因素有以下幾點,春哥在這裡稍作回答,以供參考謝謝,,,,,,第一點就是氣壓,氣壓低魚活躍度降低,導致魚不開口,魚容易上浮,氣壓低一般表現為天氣悶熱,沒有風人都難受何況是魚在水裡,氣壓低是魚口不好的重要因素第二就是線組,線組的大小也會影響魚口,線組越小,魚口越好,但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根據你要釣的對像魚,儘量選擇小的線組,就像我今天開始用的2+1.2+4號伊勢尼魚口不好,不出口,後來換了1+0.8+2號伊勢尼,魚口變化很大,魚口好的很,出口,所以說線組對魚口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就是餌料配方,釣啥魚就針對性的餌料,也非常重要,餌料不對直接影響魚口,溫度高可以用甜香味的餌料,溫度低可以用腥香味的,根據實際情況對餌料配方做出調整對魚口有這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天氣的影響,天氣的變化對魚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季節的變化對魚口也是非常重要,一年四季就春天魚口最好,應為剛過完冬天,氣溫回升冬眠期的魚兒都開始出來覓食,攝食性高,魚口最好了,到了夏天溫度高,魚基本都在深水去,只有早上和晚上靠邊覓食,魚口好點,到了秋天,魚要瘋狂覓食,準備過冬攝食性也高,也是魚口最好的時候,就像我今天板鯽直接連口,到了冬天魚口就沒有嫩好的,溫度降低,活躍度降低,不過這個時候不鬧小魚,而且都是個體較大的魚,釣雨後不釣雨前,一般都是下完雨以後魚口比較好,下雨後氣壓高,魚活躍度高,有時候風平浪靜沒有口,大風大浪魚口好的很,應為有風浪魚活躍度高,魚口好,前兩天我就釣魚,風平浪靜魚口不好裡很,後來起了大風,魚口好裡很板鯽連口,,第五就是周圍的環境,釣魚要靜,如果噪音太大也會影響魚口,,,,,,,,,浮漂和鉛墜的搭配,鉛墜和浮漂的搭配也會影響魚口,掌握魚口不好的因素會讓你魚獲倍增,事半功倍,
-
7 # Ren博
魚口讓我理解就是魚的胃口,但是胃口不好魚也會吃餌,這是動物的本能,好不好在於魚胃口的大小,胃口好會搶著吃找餌吃,魚口不好就會懶得吃,影響因素有很多,水質,水溫,季節,位置,氣壓,水深,餌料。對魚口都有影響,
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我經驗理解。
一、餌料、配方、狀態。很多人空軍回來了,分析來分析去,得出結論是自己的餌料配方的問題!到底是不是呢?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反一份正常的餌料如何組成基礎料:如315、飼料、超誘餌等。主攻料:如二代草、三魚鯽等。狀態料:如拉絲粉、雪花粉等。小藥:如果酸、蛋奶等。根據以上原則,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發明很多種的配方出來!
如何開出一份合適、對口、狀態好的料?個人覺得野釣、賭塘和競技釣上的差別比較大!野釣。由於野釣基本上都是釣生口魚,對於食物的要求不高,接近天然的餌料反而會燒到歡迎,小藥等新增劑反而不一定合適!野釣,有小魚多,魚種雜等特點,因此在開料方面餌料的狀態顯得更重要些!賭塘。這應該是將餌料搭配運用得最淋漓盡致的地方!要在賭塘取得好收穫,最終贏得和塘主拉鋸戰的最終勝利,牽涉到的因素很多,時間、天氣已經說過了,放魚的頻率和密度是一方面,魚的偏口性是一方面,水深、水底的狀態、水的酸鹼度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這麼多因素的集合影響下,我們不僅要在餌料的對口性、狀態等方面下功夫,還有在做窩留窩上下苦工,針對不同魚塘水情魚情適當新增多種小藥新增劑!所以習慣了釣野釣的人,在密度不下的賭塘空軍是常有的事!
-
8 # 野釣開心哥
大家好,對於影響魚口好不好的主要因素,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水溫因素,大家都知道魚類生存是要在一個適合它自身適應能力的水溫範圍內的,就拿鯽魚來說,雖然鯽魚在淡水魚中算是適應能力最強的一種魚了,但它對於水溫也是有要求的,鯽魚在水溫達到15~20攝氏度時,是最適宜鯽魚生存的,此時食慾最強,因此在這種水溫下,鯽魚的吃口就會很猛。但當水溫超過25℃,或低於5℃,鯽魚的食慾會變得很差,理所當然的這個時候的魚口也就變得不好;
第二,季節因素,魚類是感溫動物,趨溫性很明顯,對水溫變化非常敏感,當一年四季氣候溫度變化,魚類的各項身體機能也會隨之變化,明顯的冬季的魚口很弱,甚至近乎冬眠停口,而春秋季節相對的魚口會好很多;
第三,溫差的變化,這裡所說的溫差變化,是指一天當中的溫度高低的變化,如果一天的氣溫變化不大,比較穩定,那麼魚口也會穩定,如果一天的溫差很大,早晚跟中午的溫度差了十好幾度甚至更多,那別說魚了,就是人都很難適應,在這樣的天氣變化下,魚的吃口也一定不會很好的;
第四,氣壓以及溶氧量,魚在水中呼吸,靠的是水中的氧氣,不同天氣不同氣壓不同溫度的水下的溶氧量是不一樣的,魚只有在氧氣充分的地方才有可能正常吃餌,如果天氣變化造成氣壓低,那水中的溶氧量勢必就會變低,這就直接導致了魚不開口,所以很多釣友都明白只要氣壓低,魚就不好釣;
第五,水質因素,我們不難發現,在釣魚的各種水質裡,水質好的地方的魚就會相對好釣,魚口也給的真實,但水質差的地方,魚是非常難釣的,魚口小還算好的,怕就怕沒口或口很亂,全是蹭線、假口、陰漂等動作,比如現在的一些黑坑,由於長期做釣,餌料和小藥把水質搞得很髒很肥,甚至滿是綠藻,尤其當太陽昇起,水溫升高,水中的綠藻微生物等等都在爭奪水中有限的氧氣,結果直接造成魚缺氧,根本就不吃食了;
第六,餌料因素,餌料對於魚口的好與壞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正確的餌料狀態,正確的餌料味型才能確保魚口好、魚口真、魚口實,狀態好,魚吃餌入口方便不擋嘴,輕輕一吸就入口,味型對,魚喜歡吃,口就會開的大,大快朵頤嘛,反之,如果餌料狀態和味型不適合,魚口自然就會小;
第七,魚的體質因素,這一點也很重要,很容易理解,魚跟人一樣,身體好的時候,吃飯吃的多,吃的香,反之,身體不好,就不想吃,那當然魚口就不好,如果所釣的魚是受傷的魚或者有病的魚,那魚口肯定不怎麼樣;
第八,魚的數量,不知釣友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當窩子裡只有很少的幾條魚時,給的口會很慢很小,但當窩裡聚來了大群的魚時,魚會搶食爭著吃,這時魚口會很瘋狂,咱們的魚鉤一下水就會有吃口,這樣釣魚才是最爽的;
第九,水層因素,不同季節不同氣壓不同溫度情況下,魚所在的水層是不同的,即便像鯽魚這樣的底層魚,在特殊情況下也會起浮離底甚至呆在水面,如果是草魚的話,更會呆在不同的水層,這就需要我們要找對水層,不然魚口會很差甚至沒口;
第十,魚的生理期,這裡所說的是指魚的交配甩子的時期,如果在這段時間釣魚,基本十釣九空,即便有吃口,魚口也不會很好,但當魚兒甩完子,就又會瘋狂進食補充能量,此時魚口會出奇的好;
第十一,釣位的因素,這個因素也會導致相同的水域,但選擇不同的釣點,卻會有截然不同的魚口現象,魚會選擇它認為安全的或者舒適的地點進行藏匿或進食,如果魚感到這個釣點安全,比如水下有障礙物便於它躲藏,那它就愛呆在這個地方,吃食也會放心大膽的吃,給出的魚口自然漂亮,反之,如果釣點魚覺得不安全,那即便吃食,也會膽戰心驚試探性的一點點吃,不會有明顯的吃口,所以釣位因素對於魚口好壞也很關鍵;
第十二,調釣方式及浮漂線組搭配因素,個人覺得這是影響魚口的最主觀的因素,很多情況下,在別的因素都正常時,卻因為調釣或線組浮漂不正確不適合,造成出不來口,或魚口不真實,比如冬季天冷釣小鯽魚,但調漂仍用夏天的大漂還調五釣二,結果魚根本拉不動浮漂,可想而知,這樣的調釣方式,魚口會好嗎?
以上是我個人總結的幾點影響魚口的因素,一定還會有其他因素遺漏,望釣友們指正!
-
9 # 可樂加鹽更甜哦
魚口讓我理解就是魚的胃口,但是胃口不好魚也會吃餌,這是動物的本能,好不好在於魚胃口的大小,胃口好會搶著吃找餌吃,魚口不好就會懶得吃,影響因素有很多,水質,水溫,季節,位置,氣壓,水深,餌料。對魚口都有影響,
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我經驗理解。
一、餌料、配方、狀態。很多人空軍回來了,分析來分析去,得出結論是自己的餌料配方的問題!到底是不是呢?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反一份正常的餌料如何組成基礎料:如315、飼料、超誘餌等。主攻料:如二代草、三魚鯽等。狀態料:如拉絲粉、雪花粉等。小藥:如果酸、蛋奶等。根據以上原則,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發明很多種的配方出來!
如何開出一份合適、對口、狀態好的料?個人覺得野釣、賭塘和競技釣上的差別比較大!野釣。由於野釣基本上都是釣生口魚,對於食物的要求不高,接近天然的餌料反而會燒到歡迎,小藥等新增劑反而不一定合適!野釣,有小魚多,魚種雜等特點,因此在開料方面餌料的狀態顯得更重要些!賭塘。這應該是將餌料搭配運用得最淋漓盡致的地方!要在賭塘取得好收穫,最終贏得和塘主拉鋸戰的最終勝利,牽涉到的因素很多,時間、天氣已經說過了,放魚的頻率和密度是一方面,魚的偏口性是一方面,水深、水底的狀態、水的酸鹼度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這麼多因素的集合影響下,我們不僅要在餌料的對口性、狀態等方面下功夫,還有在做窩留窩上下苦工,針對不同魚塘水情魚情適當新增多種小藥新增劑!所以習慣了釣野釣的人,在密度不下的賭塘空軍是常有的事!
-
10 # 沂州琅琊人
很多釣魚人都經歷過在同一個地方釣魚,同一個釣點,用同樣的餌料,有時魚口很好,頻頻連竿,甚至釣到爆護,而有的時候一直釣到收竿都沒有魚口或魚口寥寥無幾,半天釣上來一條還都是小魚,甚至還會空軍。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針對魚口不好的情況從多方面來進行一一分析:
1.餌料和魚情不符而魚不吃餌
餌料的味型,狀態、軟硬度和我們要釣的目標魚是否對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魚的吃餌效果。記得化老師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把困難留給釣魚人,把方便留給魚”,我們在釣魚時不是讓魚來適應我們的餌料,而是我們開出的餌料能適應魚的胃口,讓魚輕鬆自如的把鉤和餌料一起吞到嘴裡,才是釣魚人想要的最終結果。這時我們就要摸清當前水域魚喜歡的餌料味型和吃餌習慣,在開餌和用餌上面做出相應的改變。
2.魚受到驚嚇導致無心覓食
在近期被電過或捕過的水域中,由於魚受到了驚嚇,這種恐懼感幾天都不會消失,一時半會是不會開口的,另外,池塘水突然增多或變少也會使魚產生危機感,這時魚只顧瘋狂逃命,哪還有覓食的慾望啊。碰到這種情況,如果是在我們知道的情況下,可以不必著急去釣,先推遲一週,讓魚充分適應當前環境了再釣,想必會有不錯的收穫。
3.氣溫變化導致魚開口不積極或不開口
氣溫的變化會直傳遞到水溫上面,無論是突然的降溫還是升溫,水中的魚兒都能在第一時間感知,而且短時間內很難適應這種溫差的變化,從而出現沒有覓食慾望或進食不積極等現象,所以我們釣魚人在垂釣之前不要著急出門,先要及時檢視天氣預報,檢視一下前後一週左右的溫度變化,儘量選擇在溫度變化之前作釣,如果氣溫已經發生變化,就等再等幾天氣溫穩定了,魚已經適應了當前氣溫的時候再釣。再者就是比如北方的冬天氣溫特別低時,釣一些鯽魚倒還可以,運氣好的話還可能偶爾釣上條鯉魚,這時如果偏想要釣草魚,青魚或鰱鱅這些已經封口冬眠的魚種的話,基本是不可能釣上來的,除非魚碰到鉤上掛上來。
4.水中缺氧造成魚的厭食
氣溫較高時,魚的胃口就會變差,會產生厭食反應,如果這時僅僅是氣溫高,只要水面有風,這時在餌料中新增一點“魚開胃”之類的小藥來刺激魚繼續開口,還是可以繼續釣的。我們知道氣壓越高,空氣中的氧氣越充足,氣壓越低,空氣的含氧量越少,人就會感覺呼吸困難,同樣在水中的溶氧量較低時,魚在水底就會呼吸困難,這時魚兒就會從水底上浮到水的上層來呼入更多的氧氣。造成水中缺氧的因素有很多,風對水中氧氣的交換起著重要的作用,氣壓高時,颳風吹起水面的波浪可以促進氧氣進入水中,增加水的溶氧量,這時水中的氧氣就比較充足,如果垂釣當天,氣溫較高而水面又無風時,水中就會缺氧,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要再釣了,抓緊收竿走人吧,無論你使用什麼方法,什麼樣的餌料和小藥,釣底還是釣浮,或是使用水中增氧片之類的來促進魚開口,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再折騰也是瞎浪費時間,這時的魚只顧保命了,根本無心再進食。

-
11 # 小娃愛野釣
有時我們釣魚會遇到一些很無奈的情況,明明釣位差不多,餌料都一樣,但是為什麼前幾天就魚獲滿滿,今天卻顆粒無收?影響因素都差不多,到底是什麼會導致兩天的釣獲截然不同?我們釣魚經常會會關於用什麼漁具、用什麼餌料、選哪裡的釣位會好一點,卻很少會留意天氣因素對垂釣的影響。其實天氣因素對我們垂釣過程影響也非常重要,它能夠影響魚兒的活躍度以及活躍的水層等,這直接影響我們的垂釣策略。影響魚開口吃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水溫
水溫變化受氣溫變化影響,只是它的升溫降溫過程比較慢,(例如:氣溫上升了6-8度,但水溫只升高了1-2度,要3-5天后水溫才慢慢上升4-5度,降溫也一樣,比氣溫慢半拍。)水溫是影響鯉魚活動和開口吃食最為關鍵的因素!水溫適宜,鯉魚身體感覺舒適,便會四處遊動,開始活動覓食!如果水溫受天氣影響,變化不定,波動頻繁,魚類自身調節適應不來,自然就會影響鯉魚的活躍和開口覓食!就像突然間的天氣變化(南風突然間轉北風),人的身體適應不了會感冒一樣!身體不舒服感冒了哪還有食慾,吃東西!水溫過高讓魚覺得煩噪不安,過低魚兒慵懶少動不活躍,均會影響開口吃魚餌慾望!
2、氣溫
以春季釣魚為例。春季分為早春,仲春,暮春三個時間段。早春雖然較冬天氣溫有明顯的回升,但乍暖還寒,天氣氣溫不穩定,起伏變化大,魚仍處於冬眠狀態,幾乎是不吃不活動。因此,早春想釣到魚幾乎是很困難的,大多數會選擇釣鯽魚,因為鯽魚耐寒,但是我們也要找到鯽魚的窩點才能釣到很多的魚。仲春,也就是驚蜇以後,溫度氣溫回升至8一20度左右,而且氣溫波動幅度不是很大,魚兒開始活動開口吃食,但有時氣溫也會降至8度以下。建議仲春出釣,選擇連續多日的氣溫較為恆定且溫差小的晴好天氣,魚兒開口積極,垂釣效果較好!暮春,清明至立夏前,是一年中釣魚的黃金時間,此時氣溫基本回升至15--26度左右,這是最適宜魚兒生存活動覓食的溫度,魚兒因春季產完卵後肌腸轆轆急需補充大量能量,而積極覓食,吃食那是來者不拒。兄弟們切莫因正事而耽誤了一年中最易上魚的美好時光!
3、溶氧量
溶氧量也是影響開口吃魚餌的一個重要因素,水中溶氧量高,魚兒身體機能健康,新陳代射旺盛,充滿活力,主動四處遊動覓食,開口積極。相反水中含氧量不足,魚兒身體缺氧,身體機能下降,無心覓食,自然更不會開口吃食了,甚至因水中缺氧而導致死亡!就像人一樣,高原缺氧會感到頭暈腦帳,四肢無力,哪還會有食慾。影響水中溶氧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水質,氣壓,風力,氣溫!
4、其它因素
如果魚兒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那麼魚的生活習性也會改變,也會導致魚兒不開口吃食。例如:野釣地點水質受到汙染,因電魚、網魚受到驚嚇,等等。
回覆列表
釣魚人都知道,魚的食慾並不是始終很好,所以在垂釣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魚停口的現象。那麼影響魚兒食慾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水質影響
如果魚塘水質已經開始長生大量藍藻,垂釣會非常費勁。因為水質太差,太肥,魚兒幾乎不需要遊動就可以隨意就食,哪裡還會開口吃釣友們的餌料呢?所以,重視水質是判斷魚兒是否開口的第一步。
鯉魚居多的水質為土黃色,草魚呈現青綠色。這是因為鯉魚是塘底拱食吃;草魚食草糞便為綠色,所以水色發綠。但大多數野塘子或者是黑坑都是混養塘,因此,我們要注重水色呈現土黃色為最佳 。
如果呈現青綠色或者墨綠色,則水質就不適合垂釣了。
二、水溫影響
從一般性規律來看,當天氣高溫低於8攝氏度時,鯉魚等魚兒開始停口,但世事無絕對。如果用紅蟲垂釣,此時也能夠釣獲鯉魚,只是非常稀少而已。而低溫條件下能開口的鯽魚基本都比平時大。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淡水魚,水溫一旦高於35攝氏度,絕大多數淡水魚是不吃東西的。不過,一些體質好的老魚仍舊會覓食。因此,此時的餌料配置要以老魚的食性為主,餌料要偏清淡。
北方垂釣,冬天水面還沒有結冰的時候以虹鱒、鯽魚為主。而南方的羅非如果低於8攝氏度就要大面積死亡了。所以,網路上號稱天下通殺的小藥根本不存在。南北方水質本身酸鹼度不同,造就的魚兒食性也不同,因此,釣友們需要針對性的按照地域環境的特點來使用餌料。
三、季節影響
以鯉魚為例,如果是春季,直接開鯽魚餌料,兩者兼顧。如果春末夏初,垂釣鯉魚就必須開專門的鯉魚餌料,夏季最炎熱的時候,魚兒口味清淡,很多人不約而同的選擇嫩玉米垂釣,可以兼顧草魚和鯉魚。到了9月底一直延續到10月底,此時餌料又開始走大腥大香的路子垂釣鯉魚。
由此可見,鯉魚的食性和食慾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切莫拘泥於成法,要靈活運用。隨著季節變化,調整餌料發生相應變化,此為高手應對的不二法則。
春秋兩季,都是魚兒補充身體蛋白質的時候,因此,很多人會首選紅蟲垂釣。但夏季紅蟲就沒有了春秋兩季的能量。夏季,很多釣友用葡萄、玉米垂釣鯉魚、草魚等,都能有奇效。所以,魚兒食性和食慾改變有點類似人的飲食變化規律。夏季清淡,冬季進補,通常不會跳出這個圈子。
魚兒的食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用餌要靈活,不能一包餌料打天下。建議釣友們做好釣魚筆記。只要有一年功夫,你對魚性的瞭解程度和用餌的經驗都會大大的提升。